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与“能友”为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与“能友”为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写出《白鹿原》的实,生前有一段非常坦荡的话,是他那么多文字当中,最让我难以忘却的。他坦言:“路遥只用了10年就攀上文学高峰,他刺激我写出了《白鹿原》。”实说,眼瞅着比自己小7岁的路遥接连发表《惊心动魄的一幕》《人生》《平凡的世界》,一步一步达到个人文学事业的巅峰,“我再也坐不住了,心想,这位和我朝夕相处的、活脱脱的年轻人,怎么一下子达到了这样的高度!我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无形的压力。我下定决心要奋斗,要超越,于是才有了《白鹿原》。”

能够把这“动力源”说出来,对于已经身居文坛高位的实来说,其坦荡程度令人肃然起敬。我们或许可以想象,当年蛰伏在塬上小屋里写作的实内心憋着怎样一股劲儿,“要写死后垫棺做枕头的书”的豪言背后是怎样一种决心。不仅是实,包括贾平凹、高建群,乃至更多的文坛人物,能够在20世纪90年代异军突起,跟“路旋风”刮起后形成的“刺激”与“坐不住”,显然或多或少都有关联。那是一段文学梦想可以获得无上荣光的日子,人人憋着一股劲儿,大家见了面会互相说:“你哪天也弄个硬的,弄个枕头出来。”情绪是可以相互感染的。

与“能友”为伍,何尝不是人生的一种幸运。

这几年“朋友圈”流传一句话:“你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这句话说的,就是同一时空维度里“同舞者”的意义。科学研究指出,人是唯一能很好地接受暗示的动物,身边人的优秀、昂扬、奋斗、荣誉,抑或挫折、失败、苦痛,都会以或明或暗的方式,投射到自己身上――在“暗示”面前,是积极地迎上前去,把落差视为激励自己的动力,还是消极地躲闪过去,甚至斜刺里伸出一只试图绊住人家的脚,恐怕就是人生观的差异了。

“朋友圈”里还流行过另一句话:“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以“群”的方式砥砺内心,从“能友”的身上得到刺激的能量,会令自己释放出“超常规”的潜能。反之,拒绝这种刺激,或以狭隘之心,让别人的优秀成为自己纠结且无法自拔的祸根,恐怕也就注定了人生的悲剧。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周瑜与诸葛亮的关系,就是一个生动的案例。

比起小说中“你的优秀就是我的痛”,更多的普通人,更容易面对的选择是“做鸡头,还是做凤尾”。选择做“鸡头”,就是在一群并不怎么优秀的人当中,做一个很有优越感的领跑者;选择做“凤尾”,则是要在一个由优秀者组成的队伍当中,跟在别人的身后,努力向前奔。

有人愿意选择做“鸡头”,并不愿跟太多的“能友”为伍,这样可以少一些压迫感,似乎从容了许多。但跑过短跑的人都知道对手的重要性。“一骑绝尘”的时候,很难把自己的潜能再挖掘出来。有人愿意选择“凤尾”,看起来他并不闪光,跟在别人的后面,努力地奔跑,看起来既卑微又辛苦,但为了跟得上直至超越队友,有时会把自己逼到极致,尽管自己只是“凤凰队”里的垫底,最终成绩却比那个“鸡窝队”里的第一名还要优秀。

最近很火爆的电视剧《欢乐颂》里,有这样一句话:“只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短长。”这句话语虽然略显俚俗一些,却得到了诸多人的认可。与一群高于自己的“凤凰”在一起,可能是痛苦的,会受到不少刺激,但也能促使你迸发出更大的潜能,走到更远的地方,触摸到更高的高度。

所谓的“人往高处走”,与“能友”为伍,其魅力也正在于此。别人的优秀,是促使自己优秀的动力,是帮助自己进步的基石,绝不是令自己苦情的惩罚。就“人生成功学”来说,外部刺激出的荣辱心、奋斗感,往往比内心生发的道德自觉还要有力,“卧薪尝胆”,并不失为一种强烈的动力。

在一个昂扬的时代,接受优秀者的刺激,与“能友”为伍,一个人,也可以活成一支队伍。即便我们成不了优秀的别人,却可以成就最优秀的自己。

(摘自《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