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语文在快乐中飞扬,使学生在愉悦中收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语文在快乐中飞扬,使学生在愉悦中收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愉快教育,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平时教学探讨高中语文如何进行愉快教学。

关键词:高中语文 愉快教学 心得体会

课改之前学生对语文课的评价往往是睡觉课、休息课,老师喋喋不休,学生昏昏欲睡;课改之后,在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要以学生为主体的呼声下,语文课又似乎变成了表演课、影视课,课上轰轰烈烈,掌声不断,课后却收获甚微。那么,怎样才能既让学生津津有味,又掌握应掌握的内容呢?下面,笔者就这几年在教学中的做法和体会谈谈愉快教育与教学效果的问题。

一、提高素质,走近学生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皮尔逊说过:“为了得到教师的爱,学生可以去做各种教师所喜爱的事,甚至去学习他最不感兴趣的科目。”所以要让学生喜欢语文课,应先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老师。如何成为学生喜欢的语文老师呢?我想,语文老师不必是帅哥或美女,但一定要“腹有诗书”。试想,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如能侃侃而谈,纵论古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政治经济、科学文化都能涉猎一二,讲起课来如行云流水,妙语如珠;写起字来,龙飞凤舞,笔底生花,激动的时候还能引吭高歌。面对这样一位博学多才的老师,学生怎能不心生仰慕之情?倘若他(或她)还能不时跟学生聊聊家常,叫学生写写日记、周记,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力所能及地帮学生解决一些学习或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或者为他们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议,那么这位老师一定会成为学生的知心大哥(或知心大姐),而他(或她)上课所传达的内容就会乐于被学生接受。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二、钻研教材,以趣促学

任何一篇文章都不是孤立的,教师应努力钻研教材,这样才有可能联系同类题材的其他作品,或同类风格的其他文章,才能融课内外知识于一炉,才能温故而知新,举一而反三,进而融会贯通将课上得既深入又具趣味。

比如在教授《梦游天姥吟留别》时,因为题目中的“梦”,我利用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联系古典小说中的《枕中记》《南柯太守传》,极大地引起他们听课的兴趣,之后,我要求学生阐释“梦”的含义,学生也就自然地领悟到“梦”意是在告诉人们人生短暂,应珍惜青春。再联系到本篇课文,李白是在告诉人们梦境是如此辉煌,可是现实却是如此的丑陋和残酷,并借此抒发了自己不事权贵的傲岸情怀。又如在上《边城》一课时,因为课文写到了不少当地的地域风情,我由此联系了鲁迅《祝福》一文对祝福的描写,而后让学生也说说自己家乡比较特殊的风俗民情,比如上杭南阳元宵节闹花灯、上杭城关端午节赛龙舟、连城走古事、游大龙等等,他们说得很有兴致。接着,我再让学生熟读课文相关段落,要求他们也写写本地风俗。这既让他们上课时兴味盎然,又让他们有所收获,并且从他们课后所交的小作文来看,他们也写得很投入很成功。

当然要达到此目的,教师首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特别是对与课文有关的作品,社会背景,地域风情,民俗文化更要有所涉猎。这样上起课来才能得心应手,避免照本宣科,学生也能在语文教师有趣的讲解中得到尽可能多的收获。

三、融入典故,寓教于乐

在语文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碰到一些知识性的学习,如果单纯进行知识的灌输,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这时候,可有的放矢地联系一些趣味性强,容易使学生产生强烈好奇心和丰富想象力的语文典故,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还可寓教于乐,达到极佳的教学效果。

如在讲授有关对联的知识时,我先介绍了上杭圆通山白衣庵一幅对联的来历。该庵东厅神龛安有一尊塑像,系大清两广水师提督钟宝山。钟宝山是上杭临城石砌村人,他身居高位,却心怀乡亲做了很多善举。故而乡人在他归天之后,因为感念他,为他集资雕塑遗像安置庵堂,并敬若神明。在塑像的两侧,就是他生前写的一幅对联。据说,钟老夫人病故之时,宾客盈门,面对上万两的烛礼白银,钟宝山感慨之余,疾书一纸锦囊,密封授予管家,叮嘱待其归天之际,见机拆封悬挂。五年后,钟宝山为国捐躯海疆,治丧之时冷冷清清,管家拆开锦囊,原来是一幅对联:“夫人死百客临门,将军亡一概不知”,真是对世态炎凉的绝妙讽刺啊!讲完之后,我趁机问学生,留心过一些你认为有特色的对联没有?还真有不少学生是生活的有心人,他们列举了如上杭紫金公园亭柱联:“静坐小亭邀明月,闲看流水听渔歌”“十里烟波添画意,三回白练洗琴声”;某乡村凉亭柱联:“静坐但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某诊所门楣联:“但愿世间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同学们踊跃发言。我微笑,鼓励,快速板书他们所说的对联,并就此介绍了这些对联有关对仗平仄的知识。因为对联来自于学生自己,所以接下去讲的虽是枯燥的对联知识,他们也听得格外认真,从而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目的。

生活处处皆语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拥有一双慧眼,善于从生活中、周围环境中,从小处、平常着眼,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浓厚兴趣,让学生感到学习语文是愉快的、轻松的。

四、讲究手段,激发兴趣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语文老师不能固守一成不变的教学流程去教学,这样往往会流于僵化。哪怕是上课的内容的确偏于枯燥,也应尽可能地调动各种教学手段,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有新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课前十分钟,进行师生交流,让学生演讲,介绍时文、新闻等等,这样既能引导他们关心社会,关心时事,又能极大地调动他们上课的热情,可谓一举几得。在讲授具体的课文内容时,可借助多媒体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的优点,让学生或欣赏优美的画面,或品味名家颇有韵味的朗读,或者借助材料、课件扩充教学内容,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有时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或分角色朗读,或分角色表演。如果是比较枯燥的课文,我就尽量地穿插一些诙谐幽默的故事或寓意含蓄的笑话等。总之,抓住学生求新求趣心理,不断在学生面前展现灿烂的知识新天地,进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笔者也认为讲究愉快教育,并不排斥课后学生通过必要的“苦”读来巩固知识点,也就是说乐学和苦学应该是辨证的,乐学正是为了促使学生更有兴趣更有动力地进一步学习语文。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应始终让学生保持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千方百计帮助学生不断获得知识上的收获,体会收获的快乐,实现语文教与学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