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和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在学校教育中,小学低年级只是教学活动的起始阶段。由于小学生的生活体验较少、认知水平较低,他们只才具有比较浅显的形象思维能力;又由于注意力不太集中,自我调控能力较差,他们只是对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事物表现出一定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在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始终坚持以尊重、热爱和关怀为教学理念,以兴趣、形象和体验为教学原则,以开发、拓展和促进为教学手段,优化创新教学方法,认真讲求教学艺术,努力实施彰显活力、魅力和生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创设愉悦和谐的教学环境。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体会,试对此作出简要的抛砖引玉之论。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有效策略和方法;实践与探讨

在学校教育中,有效教学已经成了当前人们的关注焦点,通俗地讲就是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北师大的陈琦、刘儒德两位先生在《当代教育心理学》一书中这样阐述道:“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更加关注教学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对学生产生教育教导的作用,这就是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有效性问题和效率效益是密切相关的,它是提高教学质效的关键性因素。”本文从教学实践中总结认为,有效教学是前提性因素,有了这种良好的前提和基础,才能赢得长效教学的永久性指向。因此,在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立足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情感现状,通过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在“授之以鱼”的同时善于做到“授之以渔”,从而逐步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的情趣、能力和素养。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试对此作出简要阐述。

一、努力创设有效情境,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模拟教学中增强实际感悟,从而激发他们的课程学习兴趣

理论和实践充分表明:情境教学法是学校教育中一种寓教于乐的活动手段。它不仅能够有效地丰富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还能在激趣、促思、启智、培能和导行等方面发挥综合性的推促作用,为实现新课程提倡的“三维目标教学”提供无可比拟的有效支撑。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教学情境的内涵是丰富多彩的,根据它的创设途径和表现手段来分,主要有语言描述情境、生活模拟情境、游戏活动情境、操作表现情境和多媒体情境等几种类型。情境渲染心境,心境激活思维,让小学生置身于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之中,能够引发他们乐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如在关于《认识角》内容教学中,笔者首先出示了一个大而鲜艳的“五角星”,让小学生在生活情境之中同时初步感知“角”的概念形式。接着笔者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发现了那些‘角’的存在?比比看,哪些小朋友找出的角更多一些?”此话一说犹如一石激浪,大家纷纷举起了一双双充满智慧的小手:桌子、椅子、大门,课本、文具盒、尺子......课堂的教学状态和学习思维激活了,“生活处处有数学”也被初步植入到一颗颗可爱的小小脑袋之中。

二、迎合活泼好动心理,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游戏教学中增强实际感悟,从而激活他们的课程学习思维

心理学表明:游戏和玩乐是儿童的天性特点,在教学中有机融入各类游戏因素,是激发学趣、加强记忆和增进理解的根本做法。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的本身具有强烈的内在兴趣。”这种描述在儿童身上表现得非常贴切和明显。因此,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条件,努力设计出融知识性、趣味性、启智性于一体的教学游戏活动,以此活化小学生的学习思维,有效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本文以“谜语游戏教学”为例,在教学《认识物体》内容中,笔者通过多媒体屏幕显示出一组“谜语”,如“小小长方盒,大肚多藏物;准备做作业,请他来帮我。”“它是我的好朋友,每个同学全都有。笔墨书本帮我拿,可我还得背它走。”首先让大家猜谜来激起兴趣思维。稍会之后,再直观演示更多的物体形象,让小学生“对号拉手”。再如在教学认数“5”的内容时,有教师设计了“抢凳子”游戏导入新课:5生围着4张凳子打圈,当其他学生唱歌停了下来,他们各自抢坐在一张凳子上,仅一人落空。通过这个游戏,让学生在快乐游戏之中懂得了“4比5少1、5比4多1”的数学知识。

三、坚持能力培养目标,让小学生在知行统一的实践教学中增强实际感悟,从而唤醒他们的求异创新热情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儿童的活泼可爱明显体现在“好问”和“好动”这两个方面。爱因斯坦曾经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与此相应的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这样一句至理名言——“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上。”本文从教学实践中总结认为:在学校教育中,最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就是融入了学生的动手实践与操作,而不是让学生单纯地依赖记忆与模仿。学用结合、知行统一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宋代陆游所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正是折射出学校教育的根本之道。因此,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多问和多动手”,能够有效促进小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比如,在关于《厘米和米》的内容教学结束之后,组织和引导学生现场测算一下书本、课桌和教师的长度。让他们既能从中明白了厘米和米是长度测量单位,又能于身体力行之中感悟到它们的实际用法。实践证明,对于一些抽象的、规律性的数学公式、法则等,让学生借助实践操作的方式进行学习,不仅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思维创新能力,而且能够收获事半功倍之效。

四、发挥群体智慧功能,让小学生在互帮互促的实践教学中增强实际感悟,从而鼓舞他们的合作进取精神

实践证明:积极开展以小组合作探究形式为主的自主学习活动,能充分发挥群体智慧功能,为学生创造和提供交流学习、锻铸能力、增进交往、善于倾听、团结协作、共同促进的有效平台支撑,也是培养学习创新思维能力、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效的有效途径。众所周知,由于低年级小学生思维有所限制,他们考虑问题比较单一,往往不能灵活自如地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更多的时候在想到一两种答案以后就以为解决了问题而自我满足起来。针对这种情况,如果不能从起始阶段扭转局势,那么势必影响以后的学习思维和习惯。因此,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开展以学习小组为单元的合作探究教学活动,善于引导和培养小学生的多元化思维、互相学习和处理应用问题的能力,有效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群体智慧。如在“+=12、8—=”等类题目中有多种答案,对于个体小学生来说,只能得出其中的两三种而不可能取得全部答案,但是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既能激活学习状态,拓展学习思路,又可以于合作交流中实现思维资源和学习成果的有效共享,从而能够培养和促进小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与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