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正确处理好高校运动员学习与训练的关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正确处理好高校运动员学习与训练的关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6-000-02

摘要高校运动队的组建,给学校文化生活带来了生机,提高了学校的知明度。合理科学地处理好高校运动员学习训练关系,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大课题。本文针对高校运动员的现状问题,提出处理高校运动员的学习和训练关系的发展对策,目的在于既保证运动员学业有成,又提高运动成绩,做到学训相长,为进一步办好高校运动队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校运动员学习与训练同步发展

一、前言

我国国家教育部于1987年实施在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20多年来,各省、市陆续确定了一批本地区试办高水平院校,目前全国试办院校已近300所。高校运动队训练竞赛是高校体育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做为运动队的每一个运动员来讲,如何保证在大学期间顺利完成学业,并能够提高其运动竞技水平,这两者之间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亟待研究和改进提高。

二、现状分析

(一)高校运动队的生源渠道

高校运动队的运动员来源有三个途径:一是全国统考进校的学生中选拔上来;二是特招生(高考降低分数线录取,有较高运动竞技水平的运动员);三是单招生(国家优秀运动员直接经过学校单独考试,全国不设文化分数线,学生文化学习成绩较差)。

(二)学籍管理

高校运动队的运动员学籍管理:特招生取得正式学籍后,按照学生本人志愿,分散录取在各院(系)。全国统考进校的学生中选拔上来的运动员多为体育院系的学生,单招生也多在体育运动系。实行学分制的学校,根据运动员的贡献,给予奖励学分。实行学时制的学校,给予免修部分课程,降低考试标准,增加补考机会等。另外有些大学与现役优秀运动员达成协议,给予学籍,条件是代表学校参加比赛,其训练、生活、学习、管理都不在大学内,由大学派教师定期前去授课,学习一些大学的课程,放宽学业要求。

(三)学习与训练的问题

高校运动队多数为半天学习、半天训练。由体育教师兼任专项教练员。高水平运动员,因入学成绩相对较差,他们要抓紧时间投入学习。这样在运动训练时间上、强度上、质量上都会受到一定影响,其结果是运动成绩下降,学习计划也难以保证完成。

体育院系的高水平运动员,因整体学习成绩相对较差,很难将竞争机制有效地引入学籍管理中。运动成绩越好的队员,对训练抓得越紧,训练时间长,精力投入大。而学习成绩就越差,很难拿到毕业证书。相反,运动成绩一般的队员,只顾文化课的学习,反而能顺利毕业。而编入其他院系的高水平运动员,因学习成绩差,影响了班级参加各种统考课程的平均成绩。加上因训练比赛经常不能参加班级的各项活动,时间长了老师同学有意见,不利于班级管理和队员的成长。

三、对策研究

(一)学习与训练并重,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完成好学业,这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针对高校运动员管理上要统筹安排,实行真正的学分制。包括运动成绩也算学分,不限学习年限,突破学时制,如果学生学习成绩达不到应有的学分,则延后毕业。运动员可以根据赛事安排学习时间,寒暑假以训练为主,学习为辅。平时以学习为主,训练为辅。各高校可安排专业老师对参赛集训的运动员进行小灶辅导授课,帮助学生完成学分。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信息科学等综合科学都已介入到运动训练科学领域内,其目的是使优秀运动员训练有一套完整的科学保障体系。高校集中了各学科专家及科研设施,力量较为雄厚,完全可以建立一支有高水平专业化的教练员队伍:有生理生化、心理、医务监督、信息交流、生活管理等综合测评群体作保证。形成一套科学训练保障体系,以促进运动训练的科学化、系统化、有效化。

(二)合理安排运动量,加强训练后的放松活动

大部分高校把高水平运动员日常的教学与训练时间安排一般为上午上课、下午训练、晚上自习,也有高校上下午上课、课余训练、晚上自习。教练员在安排运动量时,要注意运动强度和运动量适宜,特别是早操活动运动量要小,以免学生上课时提不起精神来。运动员通过一宿休息,第二天早上体力得到恢复。反之,学生因为身体太累,上课泛困,从而影响学习。周六、周日、节假日可以安排一些高强度的大运动量训练,或者组织比赛,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此外,每一次的训练课后,要加强放松练习。放松练习不仅可以有效的帮助运动员恢复疲劳,同时可以消除微细损伤的积累。然而,许多教练员对于放松活动非常不重视,每次仅让队员自己放松一下就好,而没有带领队员认真去做。

(三)加强师生交流,把握运动员思想脉搏

对于运动员来讲,一方面需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进行艰苦的脑力劳动;另一方面又要坚持汗与泪的运动训练,困难和代价是相当大的。高校运动员要完成学业,就是科科达到考核的标准。在运动员一开始入训练队时,教练员就应该向他们讲清楚,不能完成学业就要降级或者离校,这是不可改变的规章制度。让运动员对待学习与训练的关系。思想观念摆正了,学习文化的态度也就转变了。教练员应经常找运动员谈一谈学习情况。及时了解、掌握他们的学习成绩,了解、掌握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和心理反应。开一个交流会,运动员相互之间交流一下,挤时间抓学习的经验,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来达到共同提高学习的目的。对于学习好、运动成绩又好的运动员,可以申报学校给以表彰,树立典型推广全队。

(四)加强与辅导员、班主任的沟通

高校运动员本质是学生,除了参加课余训练比赛,最主要的任务是要学习专业知识。但是训练会占去学生部分学习精力,因此高校运动员在保证完成学习任务的前提下再参加运动训练。要做到这一点,教练员应多与辅导员、班主任沟通,及时了解运动员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运动员离不开班级集体,除了训练比赛,大部分时间还是生活学习在自己的班里,运动员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离不开辅导员、班主任老师的教育。辅导员和班主任是除了教练以外运动员接触最多的老师,对运动员在生活和学习上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所以教练员要经常积极主动地和运动员所在班的班主任取得联系。及时了解运动员的学习情况,掌握其心理动态。教练员也要把训练情况介绍给辅导员和班主任来达到相互沟通、了解。班主任要鼓励运动员积极训练;小周期训练时,教练员要督促运动员努力学习文化课。学习太差的运动员要完全停止训练,在近快时间内赶上学习成绩。教练员与班主任的有效沟通,抓住运动员学习与训练的关键,使运动员在文化学习上和运动训练上达到同步发展。

(五)建立健全奖励制度,奖罚分明,严格要求

奖惩措施对运动员进行管理,是科学管理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日常管理必须建立适宜而严格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运动队的“宪法”。而教练员决定着它的执行广度和深度。应做到有法必依、令行禁止,不能搞形式主义,把规章制度变成一纸空文。为了促进运动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设立体育奖学金制,对运动员来说,起着一定的鞭策作用。对于运动成绩逐步上升,在比赛中获较好成绩与名次,并在每门功课都达到合格的情况下,设立高额奖学金;并将奖励情况记入学习档案。对于运动成绩好而文化课差的运动员,只设立单项奖,其奖金额度要低。对运动员的奖励要兼顾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精神上的奖励对运动员影响较大,也许会影响其一生。对品德较差的、学习不认真的运动员,采取必要措施进行帮助教育,限期改正,如屡教不改,视情节轻重给予适当的惩罚。

四、结束语

对运动员进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是高校的办队优势,运动员的文化程度接影响着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这一点已为实践所检验。在实行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高校要真正以人为本,站在运动员的全面发展的立场,切实做到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两手抓”。优秀体育人才的成长和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始终同步进行。始终遵循学术水平与竞技成绩同等重要原则,铺就高校运动员全面发展的成才之路。

参考文献:

[1] 胡湖.中、美大学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模式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

[2] 马志洋.普通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研究综述[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2.

[3] 徐银琴.校运动队"管理方格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1.

[4] 刘显毓.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J].当代经理人.2006.6.

[5] 蒋惠珍.高校运动队多元化项目管理的探析[J].浙江体育科学.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