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听之、思之、乐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听之、思之、乐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4年4月,我县举行了“创新杯”教学优质课竞赛,我听了王伟连老师执教的《圆柱的认识》,其中有两个片段让我记忆犹新。

片段一:四人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利用学具带着以下几个问题:“圆柱的面、高、侧面展开图等有什么特征?”井然有序地开展活动),10分钟后教室里突然静下来。

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想展示,老师叫一个小组上台汇报。(学生边讲解边比划)

生1:圆柱有上下两个大小相等的圆。

生2: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生3:将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剪开后的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圆柱的高,宽是圆柱的底面周长。

生4:若将圆柱的侧面沿斜直线剪开后的展开图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此时王老师并没有表态,而是接着问:谁有想法?

生1:我认为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剪开后的展开图的长不一定是圆柱的高,当圆柱的高比圆柱的底面周长短时,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那高就是宽了。

生2:我还发现如果圆柱的高与底面周长相等时,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剪开后的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此时响起了掌声,老师只是回应一个微笑。

片段二:老师追问:你们听懂了吗?还有什么疑惑吗?

生1:如果将圆柱沿着直径垂直切开,它的切面是什么?

生2:切面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的什么有关系?

生3:若已知切面的周长与宽,能求出什么?

生4:当圆柱的高与直径相等时切面是什么?

此时王老师再一次将问题抛给学生讨论。

“谁有想法?”“你们听懂了吗?”“还有什么疑惑?”简短的问话,在这一内驱力的作用下,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互相启发、互相补充,绽放智慧的火花,令我感触颇深。

一、改变教学方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中,教师只是一个知识的引领者、组织者,为学生提供探究空间,将课堂的自还给了学生。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合作探究交流,让学生直接和知识对话,体现了“相信学生,利用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了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动起来――身动、心动、神动。

二、注重探究,激活求知欲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始王老师并没有直接采用打“乒乓球”的形式,否则学生的思维训练会受到扼制,一切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也被拒之门外。而是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进行合作探究,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在观察中发现,在比较中得出结论。使学生在主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思维得到锻炼,情感得到体验,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同时提高了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巧妙用语,唤醒思维

整节课的知识点由前面4个学生所回答的学习目标基本涵盖,但王老师却巧妙地引导:“谁有想法?你们听懂了吗?还有什么疑惑?”一石激起千层浪,进一步唤醒了学生的思维,挖掘出学生的潜质,才有后面精彩的场面,体现教师课堂教学的调控能力和教学机智。学生思维也由单一性走向多向,真正使不同的人学到不同的数学。

课中学生真正动起来了,成了学习的主人。他们的合作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有很大提高。他们能按各自不同的目的、不同的能力、不同的兴趣,选择不同的数学,学会用数学的思想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是教学所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