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王寅教授火针治疗瘢痕疙瘩经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王寅教授火针治疗瘢痕疙瘩经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瘢痕疙瘩是一种较为罕见的顽固性皮肤疾病,祖国医学对它的相关论述亦不多见,目前尚无公认而显效的治疗方法。王寅教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30余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针灸治疗各种疑难杂病,她对瘢痕疙瘩的认识和治疗独具创见,疗效显著。本文将对祖国医学对瘢痕疙瘩的认识及王寅教授火针治疗瘢痕疙瘩经验加以论述。

【关键词】瘢痕疙瘩;火针治疗;名医经验

【中图分类号】R24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396-02

瘢痕疙瘩是发生在皮肤组织上的一种良性纤维组织过度增生。中医称之为“蟹足肿”、“肉龟疮”、“黄瓜疽”、“锯痕症”、“肉蜈蚣”等。《中国医学大辞典》云:“此证由心肾二经受邪所致,生于胸背两胁间,严如龟形,头尾四足皆具,皮色不红,高起二寸,疼痛难忍”。本病是一种较为顽固的毁容性皮肤病,迄今尚无满意疗法,是皮肤科及整形外科所面临的一大难题。王寅教授采用火针治疗本病,疗效显著,笔者有幸侍诊王教授左右,得益匪浅。

1 祖国医学对瘢痕疙瘩的认识

1.1 临证特点:瘢痕疙瘩临床较为少见,中医古籍记载亦不多见,明・王肯堂《证治准绳・疡医》称之为“黄瓜痈”,清代《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称“肉龟”,近代皮肤科名医赵炳南称其为“锯痕症”。

瘢痕疙瘩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女皆可发病。全身均可发生,以胸骨区,肩胛区多见,亦可见于四肢、耳廓、下颌等处。病变常发生在外伤、炎症或手术后,亦可自发而起。病程进展缓慢,扩大到一定程度常自动停止发展,鲜有自愈者。常因抓挠、摩擦等刺激加速发展。瘢痕初起,原有创口部位增生高起,继而形成坚硬斑块,超出原有创口范围,表面光滑,无皮肤纹理,颜色暗红或淡红色,形如蟹足或蜈蚣,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数目不定。常有瘙痒或刺痛等不适。部分患者阴雨天症状可加重。

1.2 病因病机:瘢痕疙瘩的发生多由先天禀赋不足,素体不耐,加之外遭金创、水火之伤,湿热邪气搏结于局部经络而得,或手术、虫咬等外伤或湿热等邪气侵袭肌表,脏腑机能下降,余毒未清,营卫不和,瘀于肌腠而得。其为病,病理因素总以湿、热为主,湿热互结,郁于肌肤,阻塞经络而发病。其表现在表,但疾病根源仍在脏腑。《太平圣惠方・灭瘫痕诸方》:“夫瘢痕者,皆是风热毒气,在于脏腑,冲注于肌肉,而生疮胗。及其疮愈,而毒气尚未全散,故疮痴虽落,其瘢犹黯,或凹凸肉起。”

2 王寅教授火针治疗瘢痕疙瘩特点

火针是古“ 旧九针”之一,古称燔针、针、白针、烧针等。火针最初用来治疗寒痹、寒凝筋急等证,如《灵枢・ 官针》中“九曰刺、刺燔针而取痹也”,又《灵枢・ 经筋》中“ 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以不收,阳痿不用, 阳急则反折,阴急则腹不伸,刺者, 刺寒急也, 热则筋不收, 无用播针”。但火针针具的改善,针刺手法的进步,火针的治疗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展,王教授火针对瘢痕疙瘩的治疗也正说明了这一点。

2.1 取穴特点:取穴精少,仅在皮损局部取穴,不再加刺其它穴位。因瘢痕疙瘩患者皮肤一般都比较敏感,应尽量减少对皮肤的刺激。一般在病损局部约0.5~1.5cm2刺一针,根据体质辨证调整,年轻体壮者密刺,年老体弱者疏刺。

2.2 刺法特点:持针如握笔式,刺入角度与病损部位的垂直。(2)操作过程要娴熟,要红里透白、准、快。红里透白即将针体在酒精灯外焰烧至通体赤,此时温度最高,《本草纲目・ 火针》“烧至通赤用之, 不赤或冷则反损之,不能去病也”;准即下针准确,勿伤完肤,《针灸聚英》云:“以墨记之,使针时无差,穴点差,则无功。”;快即疾进针速出针。(3)要把握好针刺深度,最好要透及瘢痕底部,才获速效,然又不可伤及正常组织,如《针灸大成?火针》中说:刺针“切忌太深,恐伤经络,太浅不能去病,惟消息取中耳。”(4)针刺后迅速在病损局部拔火罐,拔罐面积最好覆盖及整个病损部位,吸拔时间5~8分钟,以粘液或血液尽出为度。

2.3 注意饮食调护:瘢痕疙瘩是较为顽固的一种皮肤病,治疗周期较长,容易复发。因此本病的饮食及调护比较重要。(1)适度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2)尽量避免皮肤外伤,尤其是瘢痕体质者,消除发病的诱因。(3)瘢痕形成后,尽量避免搔抓、摩擦、按压等不良刺激。(4)忌食辛辣、油腻、发物,如辣椒、大蒜、酒、鱼虾、牛羊肉、油炸食品等,尤其在本病治疗时更应注意。

3 验案分析

3.1 病情简介:范某,女,60岁。5年前经左侧背部近肩胛下窝处脂肪瘤切除后,局部刺痒,抓挠后形成瘢痕疙瘩。因瘢痕瘙痒,且有增大趋势,一年后再行手术以切除瘢痕,术后局部刺痒且疼痛难耐,切口处形成暗红色瘢痕,较第一次术后瘢痕更为增长,逐渐超出手术切口,表面光亮且凹凸不平,痒痛难耐,甚而影响正常工作、生活。阴雨天加重。经多方治疗无效,2010年3月10日来我科治疗,症见:瘢痕色暗红,最高处高出皮肤1.5cm,形状不规则,边缘参差如蟹足,经测量最长轴可达7.6cm,最短轴5.5cm,质硬如橡皮。脉弦滑,舌质淡红苔白稍腻。

3.2 治疗方案:火针加拔罐治疗:嘱患者坐位弓背,充分暴露病变部位,局部皮肤用75%酒精常规消毒, 取0.8mm中粗火针,在酒精灯外焰上1/3灼烧针体,烧至红里发白, 遂将针刺于瘢痕上,迅速点刺不留针,深度0.5~1.0cm,如此反复十余次,刺透瘢痕壁为度,约每0.5cm2刺一针。针刺后取5号火罐迅速吸拔于瘢痕上,即可见鲜血及粘液流出,每次量约20~30ml。大约5~8分钟将火罐取下。每周治疗一次。本病患者皮肤一般比较敏感,对外界刺激容易过敏。为减少对皮肤的刺激,仅在病损局部施术,不再加刺其它穴位。

3.3 疗效观察:第一次针刺拔罐后,即有大量暗红色粘液及血液样物质吸出,量约20ml左右,取罐后瘢痕颜色即见变浅。瘙痒、肿胀感即消失,患者无其他不适感。嘱其坚持治疗,治疗三日后方可洗浴。同时勿食葱蒜、辣椒、牛羊肉、鱼虾蟹等辛辣、发散之物,每周治疗一次。

2010年5月26日,经三个月12次治疗后瘢痕组织明显缩小,瘢痕高出皮肤1.0cm,瘙痒感明显减轻,患者自述每次治疗后大约一周瘢痕处复觉瘙痒、肿胀,治疗后瘙痒、肿胀感即消失。嘱其勿挠勿碰,坚持治疗。

2011年4月8日第49次来我处治疗,可见(如图1),瘢痕明显缩小,其表皮2/3颜色变浅,已接近正常皮肤。瘢痕三处蟹足略高出周围皮肤约0.2~0.3cm,其余处已与周围皮肤相平,经测量最长轴3.8cm,最短轴2.5cm。无瘙痒、肿胀感。患者精神好转,心情愉快。

(图1)

3.4 病案分析:该患禀赋特异,体内蕴有湿浊,恰逢金刀之伤,致使血行壅滞、经络痹阻,湿热邪气搏结与背部经络,发为瘢痕疙瘩。《中医临床大全》中载有“本病与先天享赋、素体特异有关,加之遭受金创、火水之伤,余毒未清,气滞血癖,搏结经络而成”。故治疗宜泄热祛湿,疏通经络。此处之热为郁热,火针泄热恰为以热引热,同气相求,犹如暑至极而反凉。火针止痛止痒之理亦在于此,火针红赤为用而通心,《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即皮肤疾病的痛痒症状,大多数都属于热证。故热去而痛痒皆止。火针可祛湿者,恰如水湿遇热而散。火针亦可假热以行气活血,疏通经络,如《针灸聚英》所载“ 火针亦行气, 火针惟假火力, 无补泻虚实之害”。贺普仁教授所创“三通法”之温通亦以火针为主。诸症而一火针之作用备矣。再以火罐吸拔,驱邪外出,强令湿热瘀血外出,《素问・调经论》曰:“血有余则泻其盛经,出其血”。火针与火罐结合,既可驱邪气又可通经络,既有温通又有强通,使邪去而痛痒皆止,患者痛痒感缓解,免去搔抓,从而病灶局部免受刺激,血供降低,瘢痕逐渐萎缩,疾病向愈。

瘢痕疙瘩形成原因至今尚不完全清楚, 但其形成的基本环节是胶原过度沉积[1]。组织学研究也证实, 瘢痕的主要成分为胶原纤维。人体在正常情况下, 胶原蛋白的合成和分解动态平衡,如果合成大于分解, 胶原蛋白沉积过多就会导致瘢痕增生。而胶原的沉积又是成纤维细胞的功能活动的结果[2]。成纤维细胞是创伤修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功能细胞, 它能合成细胞外间质的多种成分, 细胞外间质的过多沉积就形成病理性瘢痕。火针可阻断局部供血,使成纤维细胞的活动降低,减少胶原的合成。高温又能使胶原蛋白变性,促进其分解。总之,火针治疗可以减少胶原蛋白的合成并促进其分解,使瘢痕逐渐变小。另外,高温灼烧亦可防止局部感染。本法操作安全,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Diegelmann RF, Cohen IK, McCoyBJ.Growth kinetics and collagen synthesis of normal skin, normal scar and keloid fibroblasts in vitro [J]. J Cell Physiol, 1979, 98: 341-345

[2] 查元坤, 戴永贵. 现代美容外科学[M].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5.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