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西药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之临床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西药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之临床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半夏汤配合兰索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效果.方法52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小半夏汤100ml, 2次/d 兰索拉唑15 mg,2次/d;po)及对照组(吗丁啉10 mg,3次/d;兰索拉唑15 mg,2次/d;po),于用药前与用药后第1,3,7天记录反流性食管炎症状评分,6周时复查胃镜,了解食管炎的治愈情况 .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治疗1天后症状即明显改善,症状评分明显下降(P

【关键词】 小半夏汤 兰索拉唑 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系指由于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粘膜的炎症、糜烂、溃疡和纤维化等病变,属于胃食管反流病。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为本病的主要症状。症状多在食后1小时左右发生,半卧位、躯体前屈或剧烈运动可诱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药物是治疗重要的手段之一。本文观察了小半夏汤配合新型质子泵抑制剂兰索拉唑对反流性食道炎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我院2006年1月以来因为烧心、反酸、胸骨后痛等症状就诊,且经电子胃镜确诊为RE患者食道滴酸试验阳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小半夏汤100ml, 2次/d

兰索拉唑15 mg,2次/d;

对照组 多潘立酮10 mg,3次/d;

兰索拉唑15 mg,2次/d

1.3观察方法

1)方法 患者随机分成2组,小半夏汤配合兰索拉唑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24例,于用后药后第1,3,7天记录观察患者症状缓解情况,分别记录反酸、反胃、烧心、疼痛的程度。

0分:无症状;

1分:轻度,患者需注意才能感觉到症状;

2分:中度,有症状主诉但不影响生活;

3分:重度,有明显症状且影响日常生活。

参考1999年,烟台关于反流性食管病(炎)诊断与治疗方案[1],将食管炎分为Ⅰ-Ⅲ级。治疗6周时由同一医师复查胃镜,食管炎消失者为治愈,改善≥1个级别为有效,改善不明显者为无效。HP检测采用快速尿素酶测定。随访方式采用电话及来院随诊治疗6周时由同一医师复查胃镜,食管炎消失者为治愈,改善≥1个级别为有效,改善不明显者为无效。HP检测采用快速尿素酶测定。随访方式采用电话及来院随诊。

2)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x±s表示,治疗不同时间、记分改变用t检验,两个样本率用 x2检验.

2 结果

2.1一般情况 本研究52例患者,年龄38-76岁

2.2 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最高症状评分12分,最低5分,治疗后第1,3天小半夏汤配合兰索拉唑组与服药前症状明显改善(P

与对照组比较* P

2.3内镜检查 治疗前胃镜检查,两组患者均为Ⅱ级以上反流性食道炎,治疗6周后小半夏汤配合兰索拉唑组21例,对照组18例接受胃镜复查,小半夏汤配合兰索拉唑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8.5%和100%,对照组75%和95.83%,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对照组1例无效,用小半夏汤配合兰索拉唑治疗效果良好。

3 讨论

兰索拉唑对基础胃酸和所有刺激物所致的胃酸分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胃蛋白酶有轻中度抑制作用。可使血清胃泌素的分泌增加。对幽门螺杆菌(Hp)有抑制作用,多潘立酮片是胃肠促动力药。本品直接作用于胃肠壁,可增加胃肠道的蠕动和张力,促进胃排空,增加胃窦和十二指肠运动,协调幽门的收缩,同时也能增强食道的蠕动和食道下端括约肌的张力,抑制恶心、呕吐。但是,有可能加重心律紊乱,由于多潘立酮主要在肝脏代谢,故肝功能损害的患者慎用,此外,它可能还存在生殖毒性,故临床应用禁忌较多,

《小半夏汤》出自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本方主要由半夏,生姜组成,半夏辛开苦降,以降为主,生姜降逆合胃而辛散[2]。本方剂主要立法是治疗冲任虚寒证。而中医认为,冲脉隶属于阳明胃,冲任虚寒则冲气易上逆犯胃,会引起胃气上逆而出现嗳气,恶心,呕吐之症。反流性食管炎主要是由于各种因素使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削弱所致,《小半夏汤》所治疗的机理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机理有很多相似之处,故用小半夏汤降逆和胃,治疗冲气犯胃.,效果满意。

该方剂组成,辛温降逆,药简意赅, 疗效温和,毒副作用小,禁忌症少,经观察与兰索拉唑配合使用治疗反流性食道炎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且临床必要时可以加减,以热郁为主的证型,可适当配用竹茹,枳实,以加强降逆清热之效。

所以说,小半夏汤配合兰索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具有疗效好,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丁大洪.反流性食管病(炎)诊断及治疗方案(试行).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6,16:326.

[2] 王付 经方临证答疑[M].人民卫生出版社. 1版. 北京.200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