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肠结核与克罗恩病的临床鉴别及粪便菌群分析在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肠结核与克罗恩病的临床鉴别及粪便菌群分析在鉴别诊断中的意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总结肠结核克罗恩病临床症状,内镜表现以及粪便菌群分析结果对两者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2月于我院确诊的21例肠结核和30例克罗恩病病例,同时选择10例健康患者作对照,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内镜表现特点及粪便菌群分析结果。结果:克罗恩病患者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者占53.4%(16/30),较肠结核(14.4%, 3/21)多见(P

【关键词】肠结核;克罗恩病;粪便菌群分析;鉴别诊断

【中图分类号】R57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2-0007-02

Functional efficacy of clinical feature and intestinal flora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intestinal tuberculosis and Crohn disease

Xiong Zhen Zhang Liwen 【Abstract】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Functional efficacy of clinical feature, endoscopic feature and intestinal flora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intestinal tuberculosis and Crohn disease. Methods: 21 cases diagnosed as intestinal tuberculosis and 30 Crohn disease from Jan. 2005 to Dec. 2010 were reviewed.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endoscopic findings, and the result of intestinal flora were analyzed. Results: Hematochezia was more frequently seen in CD patients (53.4%, 16/30) than that in ITB (14.4%, 3/21, P

【Key words】Intestinal tuberculosis; Crohn disease (CD) ; intestinal flora analysis ; Diagnosis

肠结核是结核杆菌侵犯肠道引起的慢性特异性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是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 属于炎症性肠病(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的一种 ,两者的诊断缺乏特异性方法。二者在发病人群、临床表现及内镜检查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临床治疗、预后及转归却截然不同, 因此二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尤为重要。

目前认为炎症性肠病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的发生为肠道微环境(肠道菌群)、宿主遗传易感性和黏膜免疫因素三者的相互作用的结果〖1〗。近年来肠道菌群与IBD发病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多个研究均证实,实验性结肠炎中,模型鼠肠道上皮完整性受到破坏的同时也破坏了肠道菌群平衡〖2〗。因此肠道菌群的变化特征可能为IBD与肠结核的诊断提供了一条可供选择的途径。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2005年1月-2011年12月年期间在我院诊断的肠结核病人21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2例。年龄在21- 62岁,平均年龄43.4岁。 克罗恩病病人30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24例,年龄在19-35岁,平均年龄27.6岁。

肠结核诊断标准: 有腹痛、腹泻或腹泻便秘交替等或者腹部压痛、包块等临床疑似肠结核症状体征, 并具有以下任何一项实验室检查标准:(1)肠壁或肠系膜淋巴结找到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2)病变组织病理检查找到抗酸杆菌;(3)其他:根据临床症状、体征高度怀疑肠结核, 有肠外结核灶、抗痨试验治病情改善。CD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诊治规范的建议〖3〗。

排除标准:排除细菌性痢疾、缺血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不确定性肠炎等其他疾病,排除近半月来使用过类固醇、抗生素、益生菌等制剂药物者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采用回顾性病历分析, 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及病理检查等。

1.2.2 菌群分析方法:将入选患者和相应对照的新鲜粪便称取0.3g,用稀释液按十倍稀释法稀释至10-8,然后用滴注法1ul接种于1种非选择性培养基(有氧总菌群)及选择性培养基上,选择肠道菌群具有代表性的需氧菌4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肠球菌、酵母菌),厌氧菌3种(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拟杆菌),共7种培养基。需氧菌置于37℃生化培养箱内培养24小时,厌氧菌置于厌氧工作站37℃培养48小时,观察计数,记录每克粪便所含菌群的数量。

1.3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3. 0进行统计学检验 (卡方检验), P

2 结果

2.1 肠结核与克罗恩病的临床表现鉴别:本研究中肠结核患者21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2例。年龄在21- 62岁,平均年龄43.4岁。 克罗恩病病人30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24例,年龄在19-35岁,平均年龄27.6岁。

肠结核和克罗恩病的临床表现见表1。二者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均为腹痛和大便习惯或性状改变。与CD相比,肠结核患者的便血少见;但乏力盗汗等结核全身中毒症状较多,另外部分肠结核患者可以出现结核性腹水等症状。在体征方面两者常见体征有腹部的包块,肠结核患者可出现腹水征等体征。

表1 肠结核和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比较(例数 %)

注:* 为fisher确切概率法

2.2 肠结核患者和克罗恩病患者的内镜表现比较:肠结核和克罗恩病在内镜下的表现亦存在着很多的相似之处(见表2), 如, 粘膜的充血水肿、肠腔狭窄等方面(p>0.05)。但在溃疡、黏膜息肉样改变、卵石征以及阶段性改变等方面在克罗恩病中更加常见(p

表2

注:*为fisher确切概率法

2.3 肠结核与克罗恩病患者粪便细菌特征比较:克罗恩病、肠结核、正常对照组的肠道菌群选择性培养计数的结果如表 3所示。克罗恩病和肠结核患者肠道中均以双歧杆菌、拟杆菌、大肠杆菌和金葡菌为最多,克罗恩病组乳酸杆菌、双岐杆菌与正常组比较明显减少(P

表3 克罗恩病、肠结核、正常对照组粪便菌群分析(x±s),单位:lgCFu/g

细菌克罗恩病组肠结核组正常对照组

注: a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

3 讨论

3.1 肠结核与克罗恩病的临床鉴别要点:肠结核和克罗恩病是消化内科两个比较常见的疾病,由于二者在临床、内镜病理表现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误诊率较高, 相互的误诊率可以达到50 %~70 %,但是两者的治疗方式截然不同。因此如何能够更好的区别这两种疾病成为消化内科医生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我们的比较中可以看出:(1)临床表现方面: 克罗恩病更容易引起便血,而肠结核患者更多出现全身的结核中毒症状如乏力盗汗等;(2)内镜检查方面在溃疡、卵石征及节段性改变方面, 在克罗恩病中更加常见,而在息肉样改变方面克罗恩病明显少于肠结核,这与曾锐等人报道的略有不同〖4〗;(3)同时本组病例分析显示试验性抗痨治疗仍是鉴别肠结核与克罗恩病的有效方法,但试验性抗痨治疗后的观察期限应不短于4~8周,并应复查内镜,抗痨治疗后短期、一过性的症状改善不能作为诊断肠结核的可靠依据。

3.2 肠结核与克罗恩病患者粪便细菌特征比较结果:在肠道细菌特征方面,克罗恩病和肠结核患者肠道中均以双歧杆菌、拟杆菌、大肠杆菌和金葡菌为最多,克罗恩病组乳酸杆菌、双岐杆菌与正常组比较明显减少,拟杆菌较正常组明显增多; 肠结核组乳酸杆菌、双岐杆菌、大肠杆菌与正常组比较明显减少,拟杆菌较正常组明显增多;肠结核组拟杆菌较克罗恩病组增多明显,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克罗恩病组大肠杆菌较肠结核组增多明显,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肠球菌、金葡菌和酵母菌数量在各组间无明显差别。

3.3 粪便细菌特征在肠结核和克罗恩病的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肠道是人体的最大贮菌库,细菌数量多达500余种,质量约1公斤,以结肠中细菌数最多,浓度达到109 CFU/ m L-1012CFU/mL,主要为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类杆菌等厌氧菌,其中乳酸杆菌为优势菌群,有潜在致病性的梭状芽抱杆菌和葡萄球菌仅有少量存在〖5〗。多个研究均证实,在DDS或TNBS诱导的实验性结肠炎中,模型鼠肠道上皮完整性受到破坏的同时也破坏了肠道菌群平衡,使致病菌和益生菌比例失衡,补充益生菌后纠正了肠道菌群紊乱从而对实验性结肠炎产生治疗作用。Conte等〖6〗通过对IBD患者肠活检粘膜进行菌群分析,发现IBD患者的回肠:总需氧菌,兼性厌氧菌,革兰阴性菌均高于正常人,且在IBD患者回直肠细菌明显高于盲肠,而正常人在回直肠和盲肠各段细菌数均较于IBD患者低。

目前临床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存在菌群紊乱且用益生菌治疗有效己得到普遍认可,但用益生菌治疗CD患者仍有争议,Braat等〖7〗研究发现,予CD患者服用鼠李糖乳杆菌2周后发现1型和2型辅T细胞反应减弱,未见免疫调节细胞因子表达上调,证实了益生菌治疗CD有效。 Van Gossum等〖8〗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显示,70例C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乳杆菌Johnsonii 1010 CFU/d和安慰剂治疗12周后两组复发率分别为21%和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内镜评分亦无明显差异。CD患者肠道菌群表现为怎样的特征、是否存在肠道菌群紊乱仍不明确。

肠结核是结核杆菌(MTB)在肠道引起的一种特异性炎症,表现为肠黏膜溃疡增生、肉芽肿等病理损伤及腹痛、腹泻和便秘等消化道症状。这些病理损伤和消化道症状固然主要由结核杆菌引起,但肠结核患者是否存在菌群紊乱致使一些条件致病菌参与了病理损伤和消化道症状的发生尚不清楚,肠结核患者也应有固有的优势菌落群体和特征。Lineva等〖9〗通过对130例抗结核治疗3-4月的肺结核病人肠道菌群分析发现:75%的病人存在肠道菌群失调,主要表现为双岐杆菌减少,大肠杆菌、念珠菌增多。Dugina等〖10〗同样证实了肺结核病人存在大肠菌群失衡,且因菌群失衡降低了患者对结核药物治疗的耐受性,认为通过补充活的双岐杆菌和乳酸菌有利于消除菌群失调且无副作用和禁忌症。

本研究运用目前标准可培养菌群分析的方法分析CD患者、肠结核患者及正常人之间粪便内肠道菌群的特点,比较三者之间菌群差异,以期发现CD和肠结核在肠道菌群方面的鉴别特征和临床应用菌群特征对肠结核和克罗恩病进行鉴别诊断,以及为将来益生菌治疗肠结核和克罗恩病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Podolsky DK.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N Engl J Med,2002,347:417- 429

[2] 练光辉,卢放根,陈宏辉等. 嗜酸乳杆菌和青春双歧杆菌治疗实验性结肠炎小鼠的作用及其机制.中华消化杂志,2008 ; 28 :480- 482

[3]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对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 中华消化杂志, 2001,40 (2) : 1382141

[4] 曾锐, 欧阳钦, 胡锦梁.肠结核和克罗恩病临床病理改变的比较。现代预防医学杂志,2006,33(12):2287-2288

[5] Guamer F,Malagelada JR. Gut flora in health and disease. Lancet,2003,361: 512-519

[6] Conte MP,S Schippa,Zamboni,et al.,Gut- associated bacterial microbiota in Paediatric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Gut, 2006,55(12): 1760-7

[7] Braat H, Vanden Brande J,et al.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induces peripheral hyporesponsiveness in stimulated CD4+ T cells via modulation of dendritic cell function. Am J Clin Nutr, 2004,80:1618-1625

[8] Van Gossum A, Dewit O,Louis E, et al.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f probiotics on early endoscopic recurrence of Crohn disease after IIeo-caecal resection. Inflamm Bowel Dis, 2007,13:135- 142

[9] Lineva ZE. Clinical and bacterbiological feature of intestinal dysbacteriosis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robl Tuberk, 1997; 2 :27-28

[10] Dugina NN, Mitrokhin SD. Large intestine dysbacteriosis and therapy efficacy in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tract tuberculosis in sanatoria. Antibiot Khimioter, 2004; 49: 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