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自制教具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自制教具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作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物理教学;实验;教具;自制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1―0114―01

教师通过和学生自制教具,除了可以使教学仪器过少的问题得到解决,还能调动学生参与物理实验的积极性,直观化原本抽象的概念或规律,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自制教具并非要求学生机械模仿已有器械,而应在理解、掌握相关原理后,选择身边的材料,采用简单的方法制作教具。

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在课前预览或预习时会看到教材中的实验,如果依然进行同样的实验,那么学生就不会感到新奇。而自制教具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其自身的趣味性与新奇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习兴趣与求知欲。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自制教具能够提高学生参与实验教学的积极性,启迪智慧,发展其聪明才智。兴趣是产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可以保障学生高效学习。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促使其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物理。

比如,在实验中,将装有少量水的烧瓶放在酒精灯上加热,水沸腾后会有大量“白气”出现在瓶口,用气球的口封住烧瓶,并移开酒精灯,让学生猜想可能出现的现象。大部分学生猜测气球会在外面变大,但事实上烧瓶将气球吸进去,使其在瓶内变大,学生在好奇的同时积极探索,进而了解到该现象发生的原因就是大气压。

二、培养学生想象力,提高动手能力

自制教具通常制作方便简单,取材经济容易,能达到实现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实验目的。比如,教师和学生在自制教具时经常会将生活中常见的塑料片、泡沫塑料、小药瓶、易拉罐、饮料瓶等作为材料。制作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先认识教具,并充分发挥想象力,亲自实践,最终得到实用性较强的器材。教师平时要引导、鼓励学生观察与研究周围的事物,培养其动手能力与创造力。

比如,陀螺是学生喜欢的玩具,教师可要求学生将蓝、绿、红三种颜色描在陀螺上,不同的颜色在转动过程中好像“混合”在一起,使学生受到了启发。

又如,教师可要求学生将硬纸片涂成不同的颜色,并拼成圆盘完成相关的实验。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布置的这些小任务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为其创造动手实践的机会,起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三、拓展科学方法,突破重点及难点

教材中列出的实验虽然很多,但是许多实验并没有详细地列出需要的仪器或者是材料,而且实验内容略显乏味和枯燥。教师可根据现有实验器材的不足指导学生自制教具,方便学生观察,从而获得更直观和明显的教学效果。材料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实验效果,好的材料可以充分体现实验效果。

例如,在做功增大内能的演示实验中,课本上的步骤是将一团蘸有乙醚的棉花放在有活塞的厚玻璃筒中,迅速压下活塞,空气的内能会因为活塞的做功而增大,同时升高温度,导致棉花燃烧。然而在真实的课堂中,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无法点燃棉花,甚至引发安全事故。所以实验时要注意放一丝棉花,避免爆炸。放之前要将玻璃筒的盖打开,使筒内进入更多新鲜空气,帮助燃烧。将活塞压下时速度必须快,力度适中,只有达到以上三点才能一次性完成实验。

四、缩短实验时间,丰富学生的感性材料

在演示实验中,尽量采用简单、学生熟悉的材料,就越能够激发学生的实验欲望。与此同时,实验不要过于繁琐,避免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复杂的装置上,却没有关注实验结果与揭示的真理。事物的发展过程通常比较缓慢,但是物理教学的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教师需要采用各种方法尽量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观察到实验的变化,探索其中的物理规律,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产生与发展物理的基础就是观察与实验,其在物理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自制教具完成演示实验,并且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问,有针对性地设计实验,指导和启发学生。

比如,题目“有一个装有金属块的塑料盒浮在盆中,如果从盒中拿出金属块投入水中,那么水的高度会怎样变化?”教师即使进行了详细解释,也难以使学生信服。此时可以选择家中的洗脸盆、小木盒等简单的仪器演示给学生看,使其清楚地看到问题的答案。这时再解释就会有很强的说服力,学生也能逐渐理解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