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模仿创造刍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模仿创造刍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一个讨论的话题是“模仿作文中的优秀之作应不应该得高分?创造究竟容不容许模式?模式是不是一定就是对创造的桎梏?”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一个不存在见仁见智分歧的问题。

Abstract: There is a topic, “Should exceptional imitation composition get a high mark? Does creation need a mode? Is the model the shackle of the creation?In my opinion, this is a very simple question, which does not need differences.

关键词: 模仿;作文;写作;模式

Key words: imitation;composition;writing;mode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4-0224-01

0引言

“模仿”,也可写为“摹仿”。《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模仿”的意思是,“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这个解释应该是权威性的。广义来说,模仿是无所不在的。在自然科学领域有“仿生学”,在社会科学领域,我们也都很熟悉同志的一句名言:“走俄国的道路,这就是结论。”所谓“走俄国的道路”,就是“模仿”俄式社会革命。

1学生写作中的模仿

切近写作来说,模仿也是无所不在的。有哪一首唐人绝句、律诗,不是对前人诗歌样式的模仿呢?又有哪一首宋词元曲,不是在套用前人现成的词牌、曲牌进行创作呢?清人张问陶在他的一首绝句里称“模宋规唐徒自苦”,可就是他自己这首诗,不也是严格按照近体诗格律模式,“模宋规唐”创制出来的吗?更多的诗人、文学家并不以模仿为耻辱,大量“步原韵奉和”的诗词应和,书写着诗坛佳话;一副副脍炙人口的佳联,对句不都是出句的模仿之作吗?文学宝库中瑰宝的创造光华,正是在模仿与继承中闪射。反驳者也许会反驳,你说的那些模仿充其量是形式的模仿,而文学瑰宝的价值与光辉,首先在于它们的内容、情感和思想。钱钟书先生精辟地剖析过,“模仿有正有负,‘反其道行之也是一种模仿’”,看来,无论是谁,在何领域,以何种心态、何种形式,也难越出“模仿”的雷池。如果说,创造是前进的灵魂;那么,模仿就是创造的起点,是创造得以展示的平台。缩小到学生作文来说,模仿也是不可避免的。就学生群体而言,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是吸纳,包括好的文章样式和语言样式。语文学习和考查有一种方式,叫“仿写”。仿写,就是仿照给出文句的样式,随意或根据要求改换内容。仿照好的文章、语言样式,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不只是语言的训练,更是促使思想深刻的训练和对真挚感情的呼唤。

2写作中的创造模式

问题到了第二个层面,创造究竟容不容许模式?模式是不是一定就是对创造的桎梏?这是在一段时间内认识相对模糊的一个领域。一种看法认为“模式有罪”,作文“模式”是专为应试而人为设置的,应当完全、彻底的摒除。这种“模式有罪”的认识有两个误点。①将“应试”等同于应试教育而彻底否定;而没有认识到“应试”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作文应试能力是考生语文素质,乃至综合素质的体现。②将“模式”与能力完全对立起来,既无视合理的模式是某种规律的结晶,是能力施展的天地,也不承认合理地、灵活地运用模式,本身就是对创造性思维的锤炼,是较高的创造能力的反映。于是,在竞赛作文的辅导和实践中,刻意摒除、排斥模式,而对模式是否合理不闻不问。

我认为,千字左右短文是存在着合理模式的。这个模式可简略归总为六个字:“写两例,不雷同”。所谓“写两例”,就是指一篇千字内短文的主体部分应由两个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主体部分构成。所谓“不雷同”就是指这构成作文主体的两部分,在选材、结构与行文上要有变化,不做简单重复。广义来讲,任何创造都是在一定限制下实现的;任何创造也都是在一定模式下完成的。从文章本身讲,我们所见过的千字文章,绝大多数也都是“写两例,不雷同”的样式,只是未被人们挑明罢了。这不是偶然,当然更不是刻意,而是一种固有规律的体现。事物本身的多面性,文章思路要展开的需求性,都不允许单打一;千字文的限制,时间、精力的约束,也不允许写九九八十一难的“西游”,不允许写魏、蜀、吴三国纷繁复杂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写两例,不雷同”,其实是一种合理的思维样式的反映。可以拿中国古典文学最高成就的唐诗做比照。查阅一下历年、各地出版的优秀作文和竞赛获奖作文选,不敢说篇篇都是“写两例,不雷同”的范例,但绝对敢说大多如此。这些作文当然不是自觉地,刻意地套用、活用模式,只能说它们顺应了思维与写作的规律。“写两例,不雷同”的自觉应用,可以有助于克服学生写作常见的毛病,有助于学生突破自发的不合理的写作模式。

3学生习作中的习惯模式

学生写作的一大毛病是虎头蛇尾,这已经构成一种习惯模式。学生写作的另一毛病是趋同从众,于是很轻易地构成了一种跑题模式。例如有这样一则话题作文命题:

[文题]有人说,未来是一朵玫瑰花,要想摘到它,就必须发现它的美,并有不怕它的刺扎手的勇气;还有人说,未来是一片瓦蓝的天空,要想到空中遨游,就要有飞翔的翅膀和胆量。你的未来是什么?你想怎样实现她?

请你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表达你的想法或看法。命题引言和要求中有着一个又一个“写两例”的提示:玫瑰花和蓝色天空的两个比喻;“你的未来是什么?你想怎样实现她?”的两个问题;“表达你的想法或看法”的两个要求。但相当多的学生要从“我的未来不是梦”写起。命题明明白白要求谈“是什么”,他非要先谈“不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来可笑,其实无非是一句学生熟悉的歌词,就形成了相当普遍的跑题模式。当然,学生写作还有一个毛病是干瘪无味。只忙于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却无暇顾及作文是否血肉丰满、花叶茂美。把“两例”中的每一例,当成一个作文片段去写,写足300―400字,从一方面减轻了写作,这项创造性思维劳动,给同学带来的心理压力;从另一方面,当然更容易写得具体些、生动些,或说,可以调动、鞭策、逼使同学写得更具体和细致些。

无论虎头蛇尾、趋同从众,还是干瘪无味,都是思维的自发行为,是思维懒惰的表现,是创造性思维发扬的障碍;“写两例,不雷同”,就是以“自觉”取代“自发”的合理模式。同样,“写两例,不雷同”,既为合理模式,并且是一种思维模式,当然就不会是刻板僵化的教条,而必然是灵动多变的。是有多种样式和变化的。因为任何合理的模式都为激励创造而存在,它们必然不会是窒息创造的桎梏。

参考文献:

[1]闻冠军,幸晓艳.似曾相识燕归来[J].作文教学指导,2009,(10).

[2]王大绩.推到作文“柏林墙”[M].2010,(4).

[3]王大绩.突破阻遏“新课改”的三大痼疾(一)[G].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