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人人电脑时代更需要拓展课堂深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人人电脑时代更需要拓展课堂深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编辑手记:从计算机辅助教学到课程整合,再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深度融合。教育外部的技术环境正在悄然改变,信息技术对于传统课堂“教”与“学”的冲击越来越大,伴随着改变的逐步深入,我们也越来越接近理想教育的核心部分。人人电脑时代,课堂内的深度、广度、参与度被放大,更需要挖掘有深度的课堂教学。

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加快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

建设智能化教学环境,提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软件工具,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鼓励发展性评价,探索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倡导网络校际协作学习,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逐步普及专家引领的网络教研,提高教师网络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推动信息化和教育教学改革有机结合,鼓励各地大胆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改革试验。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随着技术的发展,电脑的性能越来越强、价格越来越低廉、体积越来越小、功耗越来越低,表现形态越来越人性化。在学校里,电子书包成为大家关注和讨论的热点,人人一台笔记本电脑或是平板电脑(以下简称“人人电脑”),已经不是梦想,在很多学校已经成为了现实。每位学生都有一台电脑后,技术究竟应该发挥什么作用?目前大量的企业和学校在做教材电子化、课堂讲授微视频录制等工作,试图通过电子化的方式,提升知识传输的效率,这是方向吗?

在“人人电脑”的课堂网络环境下,每个学习者都拥有与教师平等的技术,信息技术不再仅仅是作为教师辅助教的工具,而且是用来营造一种理想的教学环境。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能实现每位学生的自主探索;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资源之间的多重交互,能支持自主探索、多重交互、情境创设、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多方面要求的新型学习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提升课堂认知投入,诱导发生高级思维活动,使课堂的教学结构发生根本变革,使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人们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囤积”大量信息本身是没有价值的,重要的是将要学习的知识通过反思、质疑、变换、应用等过程被个体予以有效处理。进入信息时代,获取信息的成本越来越低,获取知识的成本越来越高,最重要的不再是信息本身,而是不断地整理、分析信息并将其转化为知识应用。“人人电脑”的发展与应用为这一理念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作为知识时代最显著的特征,它帮助人们拓展认知、思考和创新能力,减轻认知负荷,使人的主体性得以更充分的展现,更有条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如何将它转化为自己有用的知识,这得依靠学生运用数字技术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层次的加工,否则信息非但无用,还会使学生淹没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产生认知倦怠与信息疲劳,反而影响正常的学科教学。所以,“人人电脑”时代更需要拓展课堂深度,核心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深层次的认知体验。

案 例

“人人电脑”拓展了课堂的深度、广度与参与度

电脑在课堂教学中,不应只是辅助教学展示的工具,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用技术来学习。计算机辅助教学强调技术作为一种媒体促进知识的讲授,技术主要是作为知识传授的桥梁,将知识迁移到学生的脑袋里。这种教学方式,既发挥了传统教学的优势,也强化了传统教学的弊病,从人灌变成电灌,是一种局部修饰性的变革。

其实,信息技术不但能帮助教师创设情境、呈现知识——这些都是常规的做法,而且还能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交流讨论的工具,表达的工具,知识建构的工具,等等。信息技术不只是学生训练的巩固器,最重要的是作为学习工具和认知工具,促进了学习者对知识的深化理解与内化。

当课堂上每位学生都拥有一台电脑时,首先,学生的学习内容不再拘泥于课本。学生了解、阅读了更多和课文主题相关的资源,增大了课堂的阅读量,了解了课堂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拓展了课堂学习的广度。

其次,在精心准备的学习资源、学习工具的支持下,按照教师精心设计的学习活动,学生以主体身份完成教师设计的任务与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一步一步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体验了获取知识的过程,在参与和体验的过程中,对知识达成深刻认识,可以提升对知识掌握的深度,引发了高层次的思维体验。

再次,人手一网电脑,学生可以利用电脑自主学习、交流讨论、相互批改、分析文章,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中来,每位学生都是课堂积极学习的主体,提升了课堂的参与度。

“人人电脑”环境下,教师并非简单地直接呈现给学生一些知识,而是在相关的学习资源支持下,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在对相关信息的阅读、思考、提炼、加工的基础上,和同学进行合作研讨,在一个一个主题相关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达到知识领会、方法掌握和主题深化的目的,因此,学生对学科知识理解也更为深刻,与此同时,搜集加工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并在合作探究过程中锻炼了交流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从学生知识、综合能力目标的达成情况来看,在相同的课时容量下,由于课堂的广度、深度和参与度都得到了拓展,如图1所示,因此,无论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学生在课标的基础上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在传统课堂中,如果一位特级教师来讲某个知识,或许也可以让学生实现知识内容的高水平理解。但在人人都拥有电脑的环境中,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对知识探究、变换和加工,除了能实现知识目标的高水平达成之外,学生在课堂中还有自主学习的机会、交流讨论的机会、分析问题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机会、独立思考的机会、动手的机会、运用信息技术的机会,这些机会是训练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必要途径。信息技术介入之后,能给学生带来无论多优秀教师都带不来的东西。在传统课堂中,一位优秀的教师,课讲得越好、讲得越多,学生独立自主思考、参与课堂的机会越少,反而能力素质得不到发展,久而久之,使得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能力。而在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环境下,不仅仅是让学生对知识理解深刻,而且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和参与学习的过程,在参与过程中,综合素质得到提升,而这些,即使是再好的教师讲课也讲不出来的,这也是“人人电脑”环境下教学的独特价值所在。“人人电脑”进课堂能体现新课程所强调的在过程中获取知识,在对知识深加工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得到发展。素质教育是什么?绝对不只是意味着吹拉弹唱。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课堂设计得好,就能既使学生学到扎实的基础知识,又能培养他们的能力。信息技术在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并重方面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真正落实新课程三维素质教育目标,实现知识和能力并重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

总之,“人人电脑”的课堂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关键在于提升课堂的深度,在恰当的教学环节中使用合适的技术手段,就是要将技术作为促进认知、情境化、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认知深化的工具,在课堂上促进高层次思维品质的形成。

“人人电脑”环境下的深度教学

深度教学的核心特征不仅仅是让学生对知识理解深刻,而且要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和参与学习的过程。在参与过程中,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使学生在高水平完成既定课程教学目标的同时,渗透获取信息技术技能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培养,真正落实新课程三维素质教育目标,实现知识和能力并重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深度教学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效率与效益。效果主要是各学科教学质量的改进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效率主要是用较少的时间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效益则是要让学生学得有趣味,感觉认知负担不重,但学到更多知识,能力得到更多训练。

Bloom等人对认知教学目标进行了分类,把认知发展水平按层级秩序分为六个层级,即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每个层级有其特定的意义和行为特征。

知识:对先前学习过的知识材料的回忆,包括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等的回忆。心理过程主要是记忆。

领会:把握知识材料意义的能力。包括转换(用自己的话或方式来表达)、解释(对一项信息如图表、数据等加以说明或概述)、推断(预测发展的趋势)。

运用: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它包括概念、原理、方法和理论的应用。运用的能力以知道和领会为基础,是较高水平的理解。

分析:把复杂的知识整体分解为组成部分并理解各部分之间联系的能力。它包括部分的鉴别、部分之间关系的分析和认识其中的组织结构。例如,能区分因果关系,能识别史料中作者的观点或倾向等。既要理解知识材料的内容,又要理解其结构。

综合:将所学知识的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知识整体。包括发表一篇内容独特的演说或文章,拟定一项操作计划或概括出一套抽象关系。它所强调的是创造能力,即形成新的模式或结构的能力。

评价:对材料(如论文、观点、研究报告等)作价值判断的能力。它包括对材料的内在标准(如组织结构)或外在的标准(如某种学术观点)进行价值判断。例如,判断试验结论是否有充分的数据支持,或评价某篇文章的水平与价值。这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

“人人电脑”环境下的深度教学,如图2所示。知识、领会、应用属于较低层次的认知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一系列良构问题的解决来达成,其主要作用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存储、巩固和简单应用。学生在此过程中只进行了浅层次的认知加工,主要发展的是低级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评价、创造属于较高层次思维发展的能力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设置一系列综合性的情境问题激发学生进行深层次的认知加工,对学生进行较高难度或者较为综合的思维训练。因此,课堂教学不能只是向学生提供一些简化的问题或者基本的技能练习,而应该使他们学会在复杂学习环境下处理一些复杂的、非良构的问题,以此来提高学生深层次认知加工的能力。因为在对于不同情境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除了要关注问题本身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等条件外,还必须考虑到更多其他的因素,比如情感、意志、价值判断和个人信念等。

在此过程中,“人人电脑”恰恰可以发挥其他方法手段无法实现的优势,为学生提供认知加工的工具、丰富的学习资源、不同层次的个性化学习情境,激发其广泛的认知投入和深层次的认知加工。主要发挥的作用有:

促进学科学习。利用技术所提供的针对学科特点的专用功能,可以有效促进学科知识的学习,如物理、化学仿真实验以及生物微世界仿真、单词记忆与词典功能、练习测试功能和形数转换(图形计算)功能等。还革新了学习者作为接受者的角色,使学习者成为生产者、创造者和发送者。

问题解决。利用技术营造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探究思考,找出问题,并针对问题,借助移动技术工具,尝试创造性实践与问题解决,培养学生信息加工处理、问题解决和表达交流能力。利用技术进行探索和发现,有利于学习者理解和思考现实世界,促进抽象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发展创新和实践能力。

探索和发现。利用技术的多媒体仿真功能,结合学科教学的要点,模拟真实的自然现象,建立虚拟学习环境,并提供人机交互和参数控制,学习者通过与虚拟学习环境互动,了解日常生活中不易接触到的自然与科学现象,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探索精神和科学的研究方法。

小组协作。使用者可以将电脑用于学习社区中的小组协作,组织协商活动,支持意义的社会性建构,能够促进项目计划的制定和信息的分享,有利于取得好的小组协作效果,培养合作学习精神。

设计与分析。可以更好地组织观点,体验过程,用来更好地理解信息的解释信息,通过表征学习者的所知,技术为学习者提供深入理解内容的学习手段,从而促进更丰富的理解。

知识表征。技术可以变化知识表征形式、表达不同思考观点,有利于表征观念的深层复杂性,拓展看问题的视角,为同一观念提供多种理解视角,技术可用于对知识进行加工和变换,延伸学习者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学习者思维模式的发展,从而培养深层次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习反思。有助于学习者反思所知及其过程、建构知识和促进高阶思维。有利于学习者认知技能的培育、发展和习得。

质性评估。结合新课程的发展性评估理念,建立电子档案袋,记录学习者成长轨迹与代表作品,促进学习者的反思和成就感的获得,实现促进学习者全面发展的发展性评估。

微评论:

江苏省射阳中学 姚文连:对于广大教师而言,应该用发展、全面的观点来看待信息技术的功能与作用,应该追求更高层次的主动融合。在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既不能为了追求时髦,为了整合而整合,牵强附会地使用信息技术,也不能因畏难情绪而排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而应该理论联系实际,因人因地制宜,从容易整合的切入点开始尝试,在课程整合的过程中体验整合,学会整合,以最适当、最有效的方式呈现具体的教学内容,以追求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师度教育:成功的网络教学,不单纯从形式上和丰富多彩的画面上吸引学生,而是从本质上真正吸引学生主动学习,不但起到了传统教学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而且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这也是当前教育所肩负的特殊使命。

教育技术水手: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外学习的深度融合,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管理的深度融合,完善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机制要有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