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刺槐播种育苗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刺槐播种育苗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根据近几年育苗实践,对刺槐育苗的整地、种子处理及苗期管理等技术环节进行阐述,提出陕北榆林风沙区刺槐播种育苗关键技术措施。

【关键词】播种育苗 技术措施

前言:刺槐,亦称洋槐,属豆科刺槐属落叶乔木,根系发达,萌性强,具根瘤,有一定的抗旱、抗烟、耐盐土,但忌水湿。是一种常规造林树种,其木材坚韧,纹理细致,有弹性,耐水湿,抗腐朽,经济价值高,很受群众欢迎。

一、育苗前的准备工作

1.苗圃地的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交通方便,灌溉条件良好,光照充足。土壤含盐量应在0.2%以下,地下水位不高于1米的沙壤土,但切忌低湿及容易积水的地方。刺槐育苗地不适宜重茬,重茬苗木生长不良,也易遭立枯病危害。最好与松树、侧柏、臭椿等树种换茬,这样既能使苗木生长旺盛,又可减少病虫害。

2.整地施肥

结合春季或秋季深耕每亩施腐熟圈肥3000-5000斤,10-15斤硫酸亚铁(黑矾)粉和5%辛硫磷1斤进行土壤消毒,防止地下害虫和立枯病的发生。浸种的同时细耙、整平、制床,一般床10―15m,宽2m,深14―16cm,床面必须平整。

3.种子处理

刺槐种皮厚而坚硬,透水性能差,有许多为硬粒种子,如不经过浸种催芽处理,种子发芽慢,出苗不整齐,应采用多次热水浸种、分级催芽、分批播种的方法。一般先用80-100℃热水浸泡一边倒水一边搅拌,直到不烫手为止,浸泡24小时,把已膨胀的种子先进行催芽,没有膨胀的种子,再采用上面的方法连续处理。在催芽的过程中,每天需用清水冲洗一次,并上下翻拌一遍,以便调节温度,供给氧气,排除碳酸气,待种子1/3分裂嘴时,即可播种。

4.播种时间及播种方法

播种时间:以春播为主,春播时间只要幼苗不受晚霜危害的情况下,尽量争取早播,最好在清明前后即到4月上旬到4月中旬最为适宜。

播种方法:以条播为主,一般采用大田式条播育苗,在播种两天,畦内灌足底水,待土壤松散时,耧沟条播。每亩用种子10-15公斤,每畦播8行,行距25厘米,沟底要平,盖土要匀,覆土约0.5-0.8厘米。在播种后结合覆水,每亩用90%乳油120-140毫升,对水35公斤均匀喷布土表。

二、苗期管理

1.间苗

刺槐苗木喜光、分化早,如苗木密度过大,分化更为明显,所以要及时间苗和定苗。间苗分次进行,第一次间苗在幼苗高3-4cm时进行,幼苗生出2片真叶时,把过密的幼苗拔掉,同时把的幼苗及时补栽在缺苗的空隙。间苗的原则是:“适时间苗,留优去劣,分布均匀,合理定苗”。以后根据苗木生长稠密程度,再进行第2次间苗。间苗后应及时灌溉,防止因间苗松动暴露、损伤留床苗根系。最后一次间苗也称定苗,确定保留的优势苗和苗木密度,定苗时的留苗量可比计划产苗量高6%-8%。

2.浇水、追肥

刺槐幼苗出土前不要浇水,以免使表土板结,造成出苗不齐。出苗后要适时适量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全年可浇水3-5次。浇水要适量,刺槐怕涝,多雨季节应及时注意排水,防止苗木根系腐烂。苗木初期生长较慢,7月上、中旬生长快,当苗木生长到40-50厘米时,结合浇水每亩每次追施尿素10-12公斤,以后每隔 10日左右追施一次,连续追施3-4次,到 8月中旬停止追肥和浇水,防止苗木徒长,影响苗木木质化。

3.松土除草

由于灌溉等原因引起土壤板结和圃地有杂草的情况下,需要进行松土除草。松土常在灌溉或雨后1-2天进行。但当土壤板结,天气干旱,或是水源不足时,即使不除草也要松土。一般在苗木生长前半期,每隔半月左右进行一次松土除草,深度4-8cm;在苗木生长后半期,每隔15-30天进行一次松土除草,深度8-10cm。除草要做到:除早、除小、除了。

4.病虫害防治

幼苗病虫防治:刺槐小苗的病虫害有地蛆、蚜虫、立枯病,所以应经常观察,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根据病、虫不同采取不同防治措施。对于根腐型立枯病可于苗木出齐后每15天喷洒1次0.5-1%等量式波尔多液或喷洒1-2%硫酸亚铁药液进行防治,连续2-3次,也可采用0.5%多菌灵或500倍液百多菌清喷洒。虫害:可用甲拌磷1500克,用玉米面加水混拌洒在容器缝隙之间,在晴天傍晚效果很好,也可用辛硫磷拌些诱饵杀,可用40%氧化乐果乳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

5.割梢打叶

刺槐苗木生长速度快,枝叶茂密,对光照和通气条件要求高,而且苗木分化严重,生长发育快的大苗压抑周围苗木的生长。所以采取割梢打叶法抑制大苗,辅助小苗生长,使其均衡生长发育,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割梢打叶在夏季幼苗生长旺盛枝叶繁茂时进行,一般从苗高60-70cm开始,以后每隔20天进行一次,8月中旬结束。要从垄两侧向上削枝叶,大苗多割,中等苗少割,小苗不割。割后苗高不矮于50cm。如苗木不太密,苗木分化不严重,可以不打叶。

参考文献:

[1]方栋龙等.苗木生产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陈杰林.害虫综合治理.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