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头顶上的“发”布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头顶上的“发”布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部发型演变史,如同引领时代风尚的大片,好不缤纷灿烂。

有部电影叫《做头》,将上海女人对“做头发”这回事的态度表现得相当淋漓。影片中的上海女人,做头已经不再是一种对美的追求,而是她迈向迟暮年华里最后的一丝尊严。由此可见头发对人类,尤其是女性,显然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而这种地位从古至今,也一直未曾消退。

从原始社会最初的披头散发,到各种各样发髻的兴起,发型的演变层出不穷,套用诗仙李白那首狂放的《将进酒》中“朝如青丝暮成雪”来形容,一点不为过。

秦汉:从散发到平髻

在港剧《寻秦记》中,秦清的造型被很多人诟病为“道姑头”。事实上,秦清的原型人物是历史上资助秦始皇修长城的秦朝富婆“寡妇清”。作为当时家境颇丰的富人阶层,秦清的发型多少代表了当下发型的流行趋势。

而秦汉时期的发型趋势,被大量同时期出土的文物证实,主流正是平髻。在日常生活中,髻上不梳裹加饰,以顶发向左右平分式较为普遍。高髻只是见诸于少数贵族女子的一种发式。秦的发髻有望仙九鬟髻、凌云髻、垂云髻等。发展到汉代,又产生了坠马髻、盘桓髻、分髻、百合髻等。

坠马髻是汉代常见的一种发式,古人描绘此种发髻既有妩媚之色,又具娇柔之态,“髻式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状,坠马髻,折腰步,龋齿笑,以为媚惑。”其式样如同骑马坠落之态,因此而得名。在西安任家坡西汉墓出土陶俑、湖北江陵凤凰山出土彩绘木俑中,都能见到坠马髻的形象。

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发式妆饰也已日趋流行。步摇,就是其中一种最常见的发饰。那是一种插在头发里的发钗,顶部有下垂的珠子,走起路来就随之摇动,因此被称作“步摇”。另外,在当时还有另一类叫“巾帼”的装饰物,是用假发编制成为形似发髻的头套,使用时只需直接将其套在头上即可。及至后世,“巾帼”也就成为了女性的代称。

魏晋、南北朝:假发登台

魏晋南北朝是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生的时代,随着大量北方流民来到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民俗民风相互交融,发髻开始产生出一种复杂的,极尽奢华的演变趋势。这个时期的女子发型,崇尚一种夸张的高而大,为了达到高大的目的,甚至不惜使用假发,让假发登上历史的舞台。

《晋书・五行志》中,详细记载了当时妇女使用假发的情形,“太之中公主妇女,必缓鬓倾髻以为盛饰,用发既多,不可恒戴,乃先于木及笼上装之,名曰假髻,或曰假头。”其中有一种“蔽髻”最富代表性,在假髻上镶有诸多饰件。在宫中还以饰件的数目多寡来区分宫女的尊卑,且规定哪些宫女可以使用佩饰,哪些则不能。

与此同时,受各种不同文化及习俗相互交融的影响,发式及妆饰多种多样,无奇不有。杂记中曾记录:魏有灵蛇髻、反绾髻、百花髻、芙蓉归云髻、涵烟髻;晋有缬子髻、坠马髻、流苏髻、蛾眉惊鹄髻、芙蓉髻;宋有飞天髻;梁有回心髻、归真髻;陈有凌云髻、随云髻;北齐有偏髻等。

《采兰杂志》中记载了一个故事,魏国著名的美人甄姬入宫后,每到梳头时就会有一只灵蛇在她身旁将身体盘成一个样式,甄姬看了后就将自己的头发梳成灵蛇身体的样子,每天一款,绝不重复。这种发型,被后人称为“灵蛇髻”。

而当时的魏国皇宫里面,宫女们梳的发型,是一种反绾髻。所谓“反绾”,就是将头发往脑后束起,再将束起的头发翻出一朵一朵的发髻固定于头顶,后脑留出一束长发披肩或是分于两侧。

唐:发式尽奢华

唐代的发式和妆饰,极为丰富多彩,尤其是不乏承前启后的精美发式。据资料记载,隋有迎唐八鬟髻、翻荷髻,唐有倭坠髻、望仙髻等,发式之变化不胜枚举。

在电视剧《大明宫词》中,太平公主婚后头顶上那个高耸的发髻,以及在头发中间那朵盛大的牡丹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发式被称为“花髻”,是高髻中的一种。李白在《宫中行乐图》中写到“山花插宝髻”,而万楚也在《茱萸女》中写到“插花向高髻”,均讲述了这种将鲜花插于发髻上的发式。这种传统的装饰手法,是中国妇女发式装饰中一种广泛采用的方法。

除此以外,当时还有云髻、云鬟、云鬓等发式;而“鸦”、“云”、“绿云青云”、“青丝”等常被古人喻为妇女头发又密又黑之貌;“宝髻”是指将金银、宝玉、珠翠饰于髻上,“乐游”这种发式得名于一座宫殿。

“愁髻”则是把发式与当时的画眉及面妆相联系,面妆则有额熏、眉黛、红粉、口脂、花钿、装靥等,有的施于额间,有的施于两鬓,还有点缀在嘴角两侧的。鬓式又与发式相配,各式鬓角厚薄不一,疏密有致,大小不等,其名如蝉鬓、云鬓、雷鬓、丛鬓、轻鬓、圆鬓等。

宋:从头到脸的延伸

宋代妇女发式多承晚唐、五代遗风,也以高髻为主流。在福州的南宋黄升墓中,曾出土了一件高髻的实物,那是一种直接用他人剪下的头发编结成各种不同式样的假髻,需要时直接戴在头上,使用方法类似于今天的头套。

那时使用假髻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各种不同式样的假髻供不同层次的人物在不同场合选择使用,因此在当时的一些大城市,已经设有专门生产和销售假髻的铺子。

除此之外,宋式仍可谓丰富多彩,无奇不有,亦颇具特性。其中朝天髻就是富有时代性的一种高髻。在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宋代彩塑中可以见到此种发髻的典型式样。其做法为先梳发至顶,再编结成二个对称的圆柱形发髻,并伸向前额。另还须在髻下垫以簪钗等物,方使发髻前部高高翘起,然后再在髻上镶饰各式花饰、珠宝,整个发式造型浑然一体,别具一格。

宋承前代遗风,好作面饰,即在额头和脸颊粘贴花钿。这是一种用极薄的金属片和彩色纸做成的小花、小鸟、小鸭等花样,用通常粘合羽箭的胶水粘贴。因用此胶来粘贴花钿,只须用口呵嘘就能溶解贴用,故得名为“呵胶”。而《宋徽宗宫词》所述“寿阳落梅妆”则更为传奇,引以为时髦,以至相互仿效。

元、明、清:刮起民族风

到了元代,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梳理一种名为“婆焦”的发式,在现存的众多元代人物画像中这种发式相当普遍。看上去很像汉族儿童的“三搭头”,先将头顶正中处用剃刀修成二道交叉线,并将后脑一部分头发全部剃去,前额保留一小撮短发自然下垂,左右二侧头发分别结成对称的辫子,环绕于耳后,下垂至肩。

明初基本承袭了宋元的发式。嘉靖以后,妇女的发式起了明显的变化,“桃心髻”是当时较时兴的发式。将妇女的发髻梳理成扁圆形,再在髻顶饰以花朵,后来又演变为金银丝挽结,且将发髻梳高。髻顶亦装饰珠玉宝翠。

清朝建立后,按照满族习俗,当时整个社会的男子盛行剃发留辫,妇女发髻上的装饰物不用金银,而多用珠翠,模仿满族宫女的发式,将头发均分成两把,称作“叉子头”;在脑后垂下一绺发尾,修剪成两个尖角,称作“燕尾”;还有豪华奢侈的“一字头”,高如牌楼,皇室偏爱的“大拉翅”即是其中最著名的一支。

关于“大拉翅”,曾在清宫中居住过一段时间,并为慈禧太后绘制油画肖像的美国女画家卡尔在自己的著作《禁苑黄昏》中说:“从前拥有一头秀发的满族贵妇人都通过一枚金、玉或玳瑁的簪子把自己的头发从这发髻中引出来,挽成一个大大的蝴蝶结。皇太后和宫廷女官们用缎子取代了头发,这样较为方便,也不容易乱。她们的头发光滑得像缎子一样,头发结束而续之以缎子的地方很难看出来。”

民国以后:烫发来袭

在李连杰版的电影《方世玉》里,萧芳芳扮演的苗翠花,看到洋人卷卷的头发觉得很羡慕,于是让儿子方世玉为她DIY一个发型,方世玉就用炭火烧红的铁钳在冷水中过一下,再钳住一缕头发裹缠起来,以达到让头发成卷的效果。

这当然是很有想象力的烫发,但事实上这种被称为“物理烫发”的手法已经早被淘汰。1905年,德国人内斯拉发明用碱液洗头,这方法能使头发卷儿保持较长时间,甚至生长出新发才算完,所以有人管它叫“永久卷曲”。这种烫法操作安全,发质光泽,卷曲自然,便于自行梳理,发丝又不易散乱。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种方法传入日本,慢慢地又传到中国。自此以后,中国女性就注定在直与卷的道路上反复折腾、来回漫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