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四合院美国灯塔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前段时间,阅读了《经济学人》的文章《海龟的困境》(Plight of the sea turtles)。
文章从宏观到微观,谈论中国留学生从海龟到海带,经历了从香饽饽到被人才市场拒绝的过山车命运。我接触了许多中国学生,很多人都默认出国留学这条路,感觉只有从国外拿到一个文凭才安心。只求出国留学、拒绝中国的大学,这是盲目的崇拜。读大学,为的是提高竞争力。以后,这种竞争力将渐渐从技术层面消失,聚焦于了解(中国)人、做(中国)人。不了解这一点,可能千辛万苦在国外学到了技术,回国后却面临被拒绝的悲剧。其实,国外文凭并不一定比国内的吃香,比如互联网,倘若毕业后计划投身于中国的IT,那么很有可能在国内读书比出国留学好。因为出国留学可能学到IT技术,但是在中国读大学能近距离接触中国互联网消费者。
正如微信,它就是这样一款了解中国人的互联网工具。
暑假期间,我邀请了杜克大学师生来中国度夏令营。有一个老师掏出手机,就上线WeChat(微信英文版),我很好奇,问:“是中国学生向你推荐的?”
“没有,我在美国就用WeChat。”
“为什么?”
“我觉得挺好用。”
我周边的中国人,只要有智能手机,基本上都用微信。微信的成功不能首先归功于技术,它的开发团队技术不比国外的强,只是,微信开发团队更了解中国消费者的习惯。
使用移动互联网社交平台,中国人和美国人大不一样。
有人说,中国的微博是美国的Twitter。其实,两者很不一样。在美国,Twitter用于分享“我”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或每天干的事。而在中国,微博等社交平台更多用来讨论政治、时尚和偶像。中国的人人和美国的Facebook有点像,但是,人人上的用户们并不写日志,他们更愿意转发其他人写的日志、文章。而美国的Facebook用户,大多都是自己写日志,评论自已的生活。此外,翻看美国Facebook上用户profile里的照片,我看到的是90%的照片都是自己拍摄的;查看中国用户的主页,里面的照片大多是拷贝的。
中国和美国移动互联网用户习惯的不同,根深于两者的社会特色——美国崇尚个人主义,中国强调集体主义。在集体主义环境中,一个人利用社交平台参与到集体中,了解集体中所发生的事。美国的个人主义是发表自己的想法,人与人之间点对点互动。
不难发现,微信是为集体主义用户设计的。
微信里使用率最高的功能之一是微信群,它是手机短信功能被放至群体中使用,附加音频、视频等。这时的短信,不再是一对一发送,而是一对多。乘坐地铁、公交时不难发现,周围的很多人都在用微信,因为无聊的时间可以用于录音、拍照。这在美国不太可能发生,绝大多数美国人都是开车上下班的,不可能边开车边用微信。微信还利用了中国人把生活和工作合二为一的特点。在微信的朋友圈里,你会把上司和好朋友都加进来,但是,好朋友对你的评论你不一定希望上司看到。因此在微信的朋友圈里,如果两个同时给你评论的好友互相不认识,他们无法看到彼此的评价。但在美国,不会出现这样的顾虑,因为美国没有把上司、同事和私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文化。
这些功能和设置非常微妙,只有充分了解了消费者的习惯,才能设计出这样成功的产品。
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社交方式,归根到底是认同了各自的生活方式。微信,如同四合院,而美国个人主义的Facebook,好比波士顿的灯塔山(Beacon Hill)。在四合院中,家庭是聚焦点,每个家庭晾衣服、逛街的事儿都是谈资,微信提供了这样的社交平台。灯塔山,是波士顿的一个古老街区,由联排住宅组成,以其煤气灯照明的狭窄街道和砖砌人行道著称,被视为波士顿最好、最昂贵的街区。在纽约,也有“灯塔山”。当美国人看见邻居出门上班、逛街时,邻居已化好了妆,准备好了面对世界,而洗衣、煮饭这些事儿是看不见的,这些都属于个人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