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孩子“偷”东西怎么办?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孩子“偷”东西怎么办?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放学了,住宿的学生有的在写作业,有的在小声说话。我在批改学生作业,教室的氛围祥和、安逸。

这时从外面跑进一名学生,告诉我刚才杨阳拿小买店一袋冰水,被店主抓住了,我抬头一看,杨阳在自己的坐位上,低着头,再看其他学生,也都把目光一齐投向了杨阳,教室里顿时安静得只能听到刚跑进来的学生呼吸声。我连忙说:“不可能,杨阳不能干那事,你听错了吧!你先回家吧!”那位同学走了,教室里的学生也恢复了刚才的状况。我继续批作业,可我的心里却平静不下来:“怎么办?现在就找杨阳问清吗?不能这样做,如果是真的,叫孩子日后怎样在同学面前抬头呢?”时间慢慢过去,住宿生都走差不多了,其中有杨阳在那做着什么?这时我把杨阳叫到面前问道:“是真的吗?”孩子小声说:“是真的,我渴了”,那声音小了再小。我扭头看了一眼墙边的饮水机,上面的水桶不知什么时候空了。我回头看了看含着眼泪的杨阳,他的目光正停留在桌上的一个苹果上(那是中午一名学生看见我咳嗽悄悄放在那的)。我随手拿起苹果放在杨阳的手中说:“以后渴了跟老师说,你先吃了这个苹果解解渴吧!”刹那间,孩子的眼泪一串串落了下来。看着他双手捧着苹果,我的心中也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我不能在再追问什么,因为我已经知道他是诚实的。

学生的心灵象一个易碎的风筝,我们允许他们在空中飞翔,但我们教育的这根线不能放手,我们即要放线,又要收线。孩子偶尔拿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无非这样几个原因:一是对东西的归属没有清晰认识;二是单纯的个人喜欢;三是自己的愿望没有被满足。并不是主观的、有意识的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所以不能将孩子的这种偶然行为定性为通常意义的“偷”,用“拿”也许更容易让孩子接受。孩子的心智发育还完全,导致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这阶段我们作为老师或家长就要告诉孩子: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动,即使你喜欢也要征得别人的同意,有什么愿望说出来,如果是正当的、合理的是可以得到满足的。我想孩子知道了这些,就会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也就从根源上杜绝了“偷拿”的行为。

我们经常说,孩子也有自尊心,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要充分尊重孩子,即便是偶尔做错了事,我们也要从孩子成长的特点角度出发去理解他,探究到孩子“偷拿”东西的真正原因,也更容易帮助我们防止类似事情再发生,进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