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科技平台背后的产业课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科技平台背后的产业课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令人忧心忡忡的是,现在的产业认知并未足够深刻,以至于人们总在说需要重视科技创新、需要品牌运作。

在我看来,所谓的“科技贡献率”与“品牌贡献率”的倡导并非不妥,但单纯的概念并不能洞悉与摆脱当前的产业困境。科技能否成为新的生产力

不管如何,对科技的意识重视、宣传以及投入还在继续着。但我们有必要拨云见雾,从行业与地方科技迷局中寻求地方产业集群的发展新动力。毕竟,我们已为出口增长的低迷与国内消费的不振等这些市场表现而困扰。

那么,我们可否依赖于科技创新、让科技成为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及地方产业集群发展的新发动机呢?

这得从纺织服装产业本身说起。

在漫长的产业链中,纺织服装大多数环节属于低价值环节。比如纱线制造、印染绣花等工艺制造、面料织造、成衣生产等均处于产业链的低端,这些环节均拥有数量庞大的制造商与贸易商。而两头的纤维研发制造与终端产业品牌营销则属于高附加值环节。这显然属于“哑铃型”产业价值链结构。

也就是说,在纺织服装业,绝大多数加工与贸易型的企业并不具备高科技的内涵,他们的进入门槛极低,非常容易被替代。在这些环节,企业的科技创新内容主要表现在应用开发,而不是基础研究上。

他们怎么办?

纺织如何转型

近五年来,在享受了产业群组规模优势与世界级出口量的辉煌后,纺织业最大的话题已换成了“转型”二字。

然而如何转,却一直语焉不详,或日隔靴搔痒似的不着调。产业界也从未将他们认为坐而清谈的评论家与官员的话当回事。

在我看来,转型的关键只能是将传统制造业改造为先进制造业。只有这样,才是我们庞大制造业的根本出路。靠向设计、品牌化进军只是在试图改变制造业。这不可能成为庞大制造业的前程。脱离制造业的本性就不可能找到制造业的出路。

在整个中国纺织产业史上,唯独1990年代的上海曾经有过瓦解大部分纺织制造业的历程。但上海作为中国最前沿城市,有各种新兴产业与庞大服务业可以转型。而一些远离大都市的产业集群何以实现这样的转型呢?即便是上海,也承担了数十万就业人数大转移的阵痛呢。

那么,传统制造业如何成为先进制造业呢?

其实我们尚有世界先进案例可循。比如电子元器件与终端产品制造业等IT业的低价值环节,却被台湾做成了世界性的制造品牌。很显然,先进制造业不一定单纯是高新技术产业与新兴产业这样的产业先进性,还可以因为技术与管理的先进性而驱动传统制造业成为先进制造业。

事实上,上述的上海案例中也并非上海纺织业100%的放弃掉了,而是留下了很小的一部分制造业。其中就有芳砜纶耐高温纤维开发与制造这样的先进制造业,以及改善技术与管理后的其他传统纺织品与终端产品的制造企业。而其研发体系一直在推进新型纤维材料、产业用纺织品、新型面料和高效节能环保的纺织印染技术的开发。

而同样台湾的纺织业,在面临中国大陆庞大的产能优势与强悍价格竞争力后依然能保持世界出口排名第五至第六的地位,就是因为其加强了科技投入,使其纺织品尤其在功能性方面始终保持了世界级的竞争力。比如我去年在台北访问时发现其袜业行业就有活氧袜、冰凉瘦身丝袜、防蚊抗病袜、气垫袜等令人眼花缭乱的品种。

整个1980-1990年代令世界迷恋的日本制造更是这种制造力的强大表现。

纺织制造转型

现在,是时候对我的第二个残酷的问题――应用型的科技开发服务对处于中间环节的低附加值制造业产业集群的意义――作出解答了。

那就是在三个层面对传统制造业进行改造:

(1)利用科技对传统企业进行改造:信息化让制造业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成本降低,且令其充满灵捷与柔性。

(2)利用生产业提升制造价值:加大设计开发、技术服务、市场营销、物流、运营管理等生产业要素在整个制造业的占比,比如令其与生产活动的比例从过去的1:9提升至3:7甚至更高,从而提升整体制造价值。上述的台湾袜业案例彰显的台湾功能性纺织品的竞争优势就是产品开发环节的科技应用的结果。

(3)生产贸易一体化:制造企业之间的差异化其实大多数情形下是其贸易能力的差异化。以外单制造为例,有的企业能承接到订单,就是因为其国际化意识高、熟练使用参展与网络营销等推广模式、企业内的团队素质高等因素导致的订单争取能力强。香港与台湾的优势就是其国际化程度高。而更显著的例子是印度的lT外包服务业,很多学者都分析过是因为印度母语为英语,故其承接美国外包服务业务更容易。失去贸易驱动,产能必然闲置。但这种一体化并非集成于一个物理空间意义上的企业内部,而是在企业控制范围内的一体化。这一点,IT技术与互联网技术依然可以帮助企业更低成本与更高效地进行贸易推广。同时,还能实现产能与贸易触角的全球化配置。

事实上,制造业要素驱动已从劳动力成本导致的价格优势向创新驱动的综合优势升级。

可见,科技应用依然可以在低价值环节产生增值效应。尤其在科技改造制造流程与自动化程度以及现代技术驱动管理转型、引导管理思维的转变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科技平台揭示产业课题

事实上,在科技平台的建设中,许多产业课题已是若隐若现。

有些已经显性化。比如欧美日更高的进口标准,这催生出我们检测设备与检测内容的更新。

有些则需要平台更高的产业敏感度,在共性需求尚不强烈或尚未显现时即能提前捕捉到新的世界产业趋向。比如新的信息化理念与模型、品牌化建设、新纤维应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等。

这些,都需要平台运营者有见识、有勇气、有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