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学生文化自觉策略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学生文化自觉策略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大学生文化自觉需要重视,需要科学理性的方法指导,需要把对本土文化内容的来源、形成、发展过程进行全面深刻解读。需要在本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人与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个人修养中理性解读。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自觉;科学方法;本土文化精神

作者简介:石 慧(1978―),女,苗族,湖南泸溪人,硕士,湖南女子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文化自觉”是当今社会提出的历史命题。它是在当今中西文化交流矛盾冲突,世界文化发展趋势让人恐慌等背景下提出,它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1997年首先提出的一个概念。文化自觉,是文化主体对文化反省、反思和觉醒创造的过程,体现文化主体文化观的成熟。文化自觉这种文化实践活动,它需要大量的阅读思考内化,从而演变为人的一种自主行为。

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在现代文化交流融合中至为关键,它关系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关乎民族发展的延续。文化自觉是一种思维活动,大学生文化自觉首先需要科学理性的方法指导。其次是需要把对本土文化来源、发展过程进行深刻了解,认识到本土文化发展规律和方向。

一、科学理性的方法

中西文化交流中,大学校园有两种主张,一种认为中国文化是优秀的,中国原有文化值得大肆推广。另一种认为本土文化落后,主张全盘西化,推崇西方文化。这两种文化主张虽说不一样,但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缺乏对文化的正确认识和理解,都是文化的不自觉状态。这种不自觉的状态是缺少科学理性思考的方法,那科学理性地方法是什么?

(1)整体把握、全面认识,培养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知能力,让其有“自知之明”。大学生需要对本土文化进行整体的了解,全面的认识,本质的把握。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应试教育快速发展,这导致大学生普遍文化历史视野狭窄、文化底蕴不足,对本民族文化有曲解和误解的情况,没有形成理性的文化观,以致盲目追捧西方文化。面对这种本土文化认同感的缺失,这需要高校对症下药,多开人文课程,让学生沉下心去对本土文化进行历史性的梳理,全方位的整理,这是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先决条件。当然,还需要深刻本质的思考,这才有可能对中华文化的起源,形成过程,特点及未来走向有所了解,心中明了做到自知之明。

(2)辩证取舍,客观认识,增强大学生对不同文化的鉴别能力。随着交流的频繁,文化碰撞的增多,面对不同文化的冲突,要引导学生既反对“全盘西化”,又反对“见西就打”的文化态度,要不偏不倚,客观公正地看待文化自身的发展,也要正确对待西方文化。坚持辩证客观的原则,“和而不同”地对待。在交流中,我们以客观的态度,面对本土文化的优势与不足,做到扬长避短,继承和发展本民族优良传统,以尊重和借鉴异质文化的心理状态,对其进行取长补短,辩证地吸收外来文化的可取之处,进而内化为自身思想品质和精神力量。

(3)注重时代特色,地域特征,提升大学生文化的创作力。不论何种文化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都会呈现出不同特点。文化反思过程中要抓住特点,如现在时代体现出来的是时代的融合精神。地域文化中湖湘文化又以“经世致用”特点为突出,徽州文化以“开创”精神为特点,大学生思想活跃,根据不同的地域特征,融合时代特色,创新本民族文化。

二、本土文化史全面反思

大学生文化自觉不仅需要方法的指导,更需要在深刻解读本土文化,对本土文化进行全面反思。大学生文化自觉需要从自身日常文化知识的汲取和积累做起,对本土文化史进行梳理形成一种理性文化观。这充分展示其对文化的自我认知、自我觉醒、自我担当、自我作为,从而走向文化自信。这就要求我们从民族精神、社会文化、自然生活、个人修身等四个方面内容进行文化反思自觉。

1.民族精神的反思

一般而言,广义的文化自觉,是属于国家民族层面的,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起源、形成、演变、特质和发展趋势的理性把握。而对本民族文化的把握,重点是理解本民族的精神。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无论何时何地,总是自强不息,总是勤劳、勇敢。正是这种长期不懈的勤劳勇敢,中华民族创造了多种多样的物质文明和让本民族延续千年的精神文明。中国的四大发明不仅推动中国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世界文明的进程,9到15世纪,中国站在世界各国发展的顶峰。这种勤劳、勇敢的品质,华人即使在海外也是如此。罗马、埃及、巴比伦、波斯世界几大文明古国,除了中国外,都消亡了。中国延续性发展下来,是因为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形成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而这种民族精神又引导、推动中华民族历史的发展。

自强不息还表现在对整体发展的重视,对整体利益的追求。中华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很注重整体发展、重视整体利益。在历史发展中,这种整体精神一次次被提起,即从社会、民族、国家的视角思考出发进而发展成了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精神且成为本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地强调个体、局部为整体利益而献身的精神。因此有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了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感叹。而后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爱国热忱。这些精神激励着后辈奋不顾身、自强不息。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炎黄子孙也是奋不顾身,置血肉之躯而不顾,用“杀身成仁”的精神,去追求国家的整体。百年抗争后,又以巨人的姿态重新站立起来。这都显示了强烈的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献身精神。

从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出发,在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关系上,中国民族常常是强调个人服从社会,对社会尽责,为他人尽责。这种整体主义思想和爱国主义精神,可以说是中国民族精神的重要特点和优点。这种精神的来源、形成,是大学生最需要认识和实践的。

2.社会生活的反思

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社会生活上的精神体现。社会生活中“厚德载物”表现为对“和”追求,“和为贵”是其重要的思想基础。在历史长河中我们中华民族形成了追求和谐,崇尚和平的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是以汉族为主的民族。两千年前,汉族在华夏大地上由许多民族融合而成的。在近代,汉族又和50几个民族相互融合,和睦相处,中华民族进而成为一个整体。那么如何做到“和”谐相处的局面呢?在社会生活中离不开经济利益,古人为了社会的和谐,规范了“富贵”观、“义利”观。孔子认为“见利而思义”,提倡在不损害他人、集体利益的前提下,再追求个人合法权益。“富与贵,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认为不是正当途径、不择手段得到的富贵,是不可取的,富贵必须在道德范围内追求。

在个人相处层面上,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这是告诉人们相处之道是以和谐为标准的,人与人之间可以保持不同意见,可以相互合作,不相冲突。可以看出,“和”的思想已成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处之道的标准。在中西方文化交流融合中,大学生也要以“和”文化作为我们的社交准则和文化融合的准则。

3.自然生活的反思

人类在自然中生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相处之道是人类社会首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是中国思想家们长久以来探讨的一个根本问题。中国古代思想的“天人之际”就是讲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虽说,中国古代的天人关系分两大类,但是两种学说中以“天人合一”说居主导地位。在今天自然生存环境存在重压的前提下,我们更应该认识到人与自然是同样重要,人类不应该凌驾自然之上,肆意地改造自然,过度的开发,严重的污染。如果自然平衡严重被破坏,恢复不可能时,人类的生活也将不复存在。人类只有尊重自然规律,依照自然规律办事,才能更好地发展。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中的“天”“人”观念,也是我们本土文化的精华,大学生是需要在去伪存真中理解和把握。

4.对个人修养的反思

对于修养而言,第一要务是读书,在读书中长见识,陶冶性情。中国人自能够受教育之时起,几乎全民读书。一读书,还表现在个人发奋苦读上,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学而优则仕”的梦想。在众人奋发苦读中,最后成就了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地学、数学、农学、医学和人文科学的许多领域,这些领域中中国人为世界作出了资金及独特的贡献。

修养文化中,中国最突出的是修仁。它是一个克己、自省,爱人、忠恕的过程。修“仁”,首先是“克己复礼”,克己是强调严格要求自己,自己要求自己。《礼记・大学》“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从天子到普通民众都是以修身为根本,进行自我完善。修身中还要求自己反观自己内心态度,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自己内心时刻要求自己的言行合乎规矩,向最高标准看齐。这种自觉的求道,在内心要求自己。孔子说:“刚毅木讷近仁。”刚毅,具有坚定性格是修仁的必要条件。所以在中国古代思想中,提倡谨言慎行,“讷于言而敏于行”,要多做少说,才能避免错误发生。为了实现仁德,孔子认为可以牺牲个人的生命,“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其次是“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仁”,体现了爱人,爱众人的思想。在人的伦常关系中是孝悌,是不同辈分人的爱。对于朋友是“信”,是“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种方法论,是尊重他人,将心比心,推及他人,最终实现人们的和谐相处。

大学生文化自觉在科学方法的指引下,对本土文化进行全面解读,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爱国,和谐共处、始终强化个人修养等特征的原因及发展走势,明白其发展规律,心中对文化做到真正明了。而这种明了是大学生文化自觉步骤性学习的结果。大学生只有在这种全方位内容反思中,才能做到真正文化自觉。

参考文献:

[1]费孝通.我为什么主张“文化自觉”[J].冶金政工研究, 2003(6).

[2]张冠生.反思是文化自觉的尝试――费孝通教授近读访谈[J].中国集体经济,1999(11).

[3]费孝通.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J].学术研究. 2003(7).

(作者单位:湖南女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