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曾国藩治军思想的基本特征与启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曾国藩治军思想的基本特征与启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曾国藩在清朝的历史上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先后历任两江总督和直隶总督等清政府要职,帮助清政府镇压了太平军,捻军,为维护清朝的统治和国家的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一套属于曾国藩自己的治军思想。如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相结合,一切以制度为本,在军队各方面重视“诚”。

关键词:治军思想;基本特征启示

一、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相结合

曾国藩在练军的时候非常重视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相结合,并非只是单纯的军事训练。这个被曾国藩总结为“训”和“练”,“训”指的是政治和思想教育,“练”指的才是军事训练。曾国藩在阐述“训”“练”时说:“训有二,训打仗之法,训作人之道,训打仗则需专尚严明,须令临阵之际,兵勇畏惧主将之法令,甚于畏敌之炮子;训作人则全要盹诚,如父母教子,有殷殷望其成立之意,庶人人亦容易感动。练有二,练技艺,练队伍,练技艺则欲一人御数人,练队伍则欲数百人如一人。”在和太平天国交战的过程中,曾国藩也是在不断调整自己的治军思路。当看到太平军治军严明的时候,曾国藩也曾说“练勇之举并非有他,只以官兵在乡下无骚扰,而去岁湘勇有奸淫掳掠之事,民间倡为谣言,反谓兵勇不如贼匪之耻,而稍变武漫无纪律之态,“得到”呼吸相顾,痛痒相关,赴火同行,蹈炀同往,胜则举杯酒以让功,败则出死力以相救,贼有誓不相弃之死党,吾官兵亦有誓不相弃之死党。”曾国藩的军事训练则是效法戚继光戚家军和岳飞的岳家军的训练方法,注重实战效果,每天点操,点名,这样的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既保证了湘军的战斗力,在战场上能够无往不利,同时也保证这只湘军的向心力和精神面貌,使得湘军在当时的清朝军队中颇为倚重,各地的军队也都争相效仿。

二、一切以制度为本,不准任何人违反制度

制度为先,赏罚分明,这在中国社会中是颇受重视的理念,尤其是在军队中,而在曾国藩的湘军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在湘军中,首先在订立制度的过程中将就文法简易,不像当时的清朝军队,制度设立一百五十多条,不仅繁琐,而且让士兵们很难记忆。毕竟当时的军队过程,文盲是占绝大多数的,而湘军的制度简单易记,这样士兵就能够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一切以制度为本;同时,在曾国藩的湘军中,赏罚必须是有制度依据的,不能因为某位将领位高权重就予以厚赏,任何人都不能违反制度。这样才能够服众,广大的士兵才能在心理上有所安慰,并且愿意为了获取属于自己的那份荣誉而在战场上拼死厮杀。这样的队伍和这样的战斗力是惊人的。关于这一点曾国藩在论及制度是曾经说过:“古之君子之所以尽其心,养其性者,不可得而见。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一秉乎礼。自内焉者言之,舍礼无所谓道德;自外焉者言之,舍礼无所谓政事。”在曾国藩看来,这里的礼就是制度,也曾称赞王阳明所写的批评“大明律然罚典止行于参题之后,则不行于临阵对敌时,赏格止行于大军征罚之日,而不行于寻常用兵之际。”批注说道:“阳明之文,亦有光明俊伟之象。虽辞旨不甚渊雅,而其轩爽洞达,如与晓事人语,表里粲然,中边俱撤。”

三、在军队各方面重视“诚”

曾国藩认为“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贤,人之德业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故曰: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所以曾国藩在军队的各方面都是以“诚”为出发点。在君臣关系上,曾国藩强调:“君子之道,莫大乎以忠诚为天下倡。吾党血性男子,有忠义之气”,军人当以忠义为先,效忠皇帝,效忠国家,这样才是诚的表现。并且在将领的选拔上,也是要求将领必须首先精忠报国,否则难堪大用,自然也就不得到提拔。另外,曾国藩提出军队要形成:“水与武和,水与陆和,兵与勇和,将与卒和,粮台官绅与行间偏裨,均无不和”,整支军队“如家人骨肉之联为一体,而无纤芥嫌隙之生于其间。”他希望整个军队能够像一家人一样,之间没有任何的猜疑和嫌隙。对于绿营之间的各自保全,袖手旁观深恶痛绝,所以曾国藩曾说:“湘军之所以无敌者,彼此相顾也。湘军将虽有仇,临阵未尝不相援,故有晨参商而夕赴救者。私怨,情也;公事,义也,尔独不闻知乎?”而且,曾国藩还对湘军进行改革,由将领来选拔士兵,这就相当于戚家军和岳家军,使“勇丁感营官挑选之恩,皆若受其私惠,平日既有恩谊相孚,临阵自能患难相顾。”从而产生出难以想象的战斗力。同时曾国藩能够做到以身作则,由己达人,以诚待人,不谋心眼,不谈心机,随着时间的累积,各级将领都感受到曾国藩的诚心实意,也就全心全意为曾国藩卖命,从而让军队上下一心,迸发出惊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结语

曾国藩作为清朝的地主阶级的代表,代表了封建社会大地主的利益,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是曾国藩的治军的思想中如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相结合,军队的一切都以诚为出发点,这些在今天依然有我们参考的价值,为我们创建一支战无不胜的中国人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劲松.曾国藩军事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16 (5) :218-222.

[2]左鹏军 曾国藩的通俗诗文创作与文体创新意识[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