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327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的肌电图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327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的肌电图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目的:探讨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患者的神经电生理特征。方法:收集2012年10月―2014年11月临床症状和体征符合CTS患者327例,行正中神经、尺神经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测定,并对拇短展肌、第一背侧骨间肌行肌电图检测和分析。结果:327例CTS患者中,182例CTS患侧腕正中神经中指-腕感觉潜伏期、感觉传导速度、感觉诱发波幅与正常参考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神经电生理;肌电图

中图分类号:R7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7)02-0019-03

Electromyogram analysis of 327 patients with carpal tunnel syndrome

ZHANG Minjian, SHEN Jian, CHENG Jiwei, WANG Ze, JIANG Yuxiang, ZHANG Lijun, ZHANG Xiaojing

(Central Hospital of Putuo District, Shanghai 200062, China)

ABSTA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lectro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tients with 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 Methods: A total of 327 cases whose clinical symptoms and signs conformed to CTS were collected. Median nerve, ulnar nerve motor and sensory conduction velocity were measured in 327 patients, and the abductor pollicis brevis and first dorsal interosseous muscle were detected and analyzed with electromyogram. Results: In 327 patients with CTS, 182 cases had the middle finger wrist sensory latency, sensory conduction velocity and sensory evoked amplitude in the median nerve of lateral wrist and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reference value,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carpal tunnel syndrome; nerve electrophysiology; electromyogram

腕管综合征(CTS)指腕管相对狭窄使正中神经受压,造成腕部以下正中神经支配范围感觉异常,如麻木感、针刺感等,属临床常见手外科疾病[1],严重者有大鱼际肌萎缩,日常精细活动明显异常。CTS临床发病率较高,目前电生理检测是诊断CTS的金标准,而神经肌电图检查(EMG)有助于CTS的早期诊断[2]。本文报道普陀区中心医院对327例CTS患者进行EMG的检测结果。

1 对象与方法

1 . 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0月―2014年11月临床收治的CTS患者327例,均符合CTS诊断标准[3],其中女性208例,男性119例,年龄27~69岁,平均(54±12)岁;单侧病变134例,双侧病变193例;32例有轻度大鱼际肌萎缩,7例大鱼际肌萎缩较明显;病程2个月~2年,均有不同程度手部麻木和感觉异常,且在劳累后和夜间加重,按摩手部可使症状缓解。

1 . 2 方法

1.2.1 EMG检查

采用同心针电极常规法检测患者患侧第一背侧骨g肌和拇短展肌。EMG异常判断标准:大力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募集波形为单纯相或无运动单位电位;轻收缩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大于15 ms,波幅增高大于3 mV;静止时异常自发电位多于2处(正锐波或纤颤波)[ 4 ]。

1.2.2 神经传导检测

神经传导检测仪器为维迪公司(美国)Keypoint Station肌电图仪,检查时室温控制在29℃左右。神经传导正常值参见文献[3]。

感觉神经传导检测:由于中指和小指分别由正中神经和尺神经支配,故常采用环状电极分别刺激正中指和小指,用电极在腕部分别记录正中神经、尺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和感觉潜伏期,并观察其波幅。

运动神经传导检测:腕部正中由正中神经支配,腕尺侧缘由尺神经支配,故常采用双极刺激电极刺激腕尺侧缘和腕中部,用表面电极,分别在拇短展肌、第一背侧骨间肌肌腹处作记录,获得正中神经、尺神经远端运动潜伏期和波幅;分别在腕部尺侧和肘部尺神经沟下方及稍上方刺激尺神经获得尺神经在前臂的运动传导速度;分别在腕中部和肘皱褶线、肱二头肌腱内侧处刺激正中神经,获得正中神经前臂的运动传导速度。异常判断标准:传导速度小于正常传导速度的均值±2.5个标准差者为减慢,潜伏期大于正常均值±2.5个标准差者为延长。患者若中指-腕感觉传导速度小于46 m/s,中指-腕感觉潜伏期大于3.7 ms,正中神经运动电位潜伏期大于4.0 ms为异常,诱发波幅低于正常的50%为降低,波幅

2 结果

327例患者中,306例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均减慢,感觉潜伏期均延长,182例正中神经感觉诱发波幅降低,159例正中神经运动电位潜伏期延长。182例CTS患者患侧腕正中神经中指-腕感觉潜伏期、感觉传导速度、感觉诱发波幅与正常参考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小指-腕的感觉神经刺激部位到记录部位距离均为10 cm,中指-腕的感觉神经刺激部位到记录部位距离均为13 cm。

159例CTS患者运动电位潜伏期延长,41例出现腹合肌动作电位(CMAP)波幅降低。41例拇短展肌中,轻收缩时33例出现轻收缩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大于15 ms,波幅增高大于3 mV;9例合并出现自发电位纤颤波、正锐波2处以上;3例合并出现大力收缩时呈单纯相;但41例患者第一背侧骨间肌EMG均为正常。41例CTS患者患侧腕正中神经运动电位潜伏期、运动诱发波幅与正常参考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腕部刺激与大鱼际肌记录电极间距为7 cm,腕部刺激与小鱼际肌记录电极间距为7 cm。

3 讨论

正中神经在早期出现郎飞节旁脱髓鞘,临床检查感觉传导速度减慢或感觉传导幅度(SNAP)轻度减低,往往是CTS的早期病变表现,早期给予患者保守治疗即可获得良好疗效。当神经出现节段性脱髓鞘,此时EMG检查出现运动电位潜伏期延长,往往已发展为中期,对中期患者施行腕管减压手术可一定程度恢复受损神经功能。当轴索完全变性,神经纤维化,EMG检查出现异常自发电位,SNAP、CMAP明显减小或消失时为晚期,晚期受损神经是不可逆损害。

EMG检查对受压的神经病变程度可以作出基本判断,也可以对CTS作出定位诊断,可以确定神经损伤程度以及神经再生及其速度。研究表明,CTS最早变化是正中神经肌电波幅降低和感觉传导速度减慢;CTS早期最为敏感指标是无名指的感觉电位变化,除小指外任何一手指感觉电位消失均可作为晚期CTS的诊断指标:拇短展肌出现正尖、纤颤波等自发电活动亦可作为CTS中、晚期的定量指标之一。

应用常规法诊断CTS具有无创、简易、方便、可操作性强、准确率较高的优点[3]。本组检测结果显示93.6%的CTS患者正中神经有不同程度的感觉动作电位波幅降低和感觉潜伏期异常;48.6%有运动电位潜伏期延长,正中神经传导绝大多数无明显异常;10.8%有拇短展肌神经受损。本研究提示CTS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率高于EMG检查的异常率,感觉传导速度异常率高于运动传导速度的异常率。电生理诊断CTS的主要依据:腕部正中神经运动和感觉潜伏期均延长,感觉潜伏期延长是更为敏感的指标,也是诊断CTS的必须条件。早期CTS仅表现为正中神经诱发电位波幅下降和感觉传导速度减慢,随着病情的发展,运动电位潜伏期延长,临床症状逐渐加重。若仅拇短展肌异常而无正中神经运动或感觉潜伏期延长,不能诊断CTS。如正中神经感觉和拇短展肌电位异常,而正中神经运动电位潜伏期正常或轻度延长,不应只考虑CTS,还应考虑可能同时伴有的神经根、神经丛等疾病。

参考文献

[1] 王雪莹, 陈岩, 曲狄, 等. 腕管综合征的临床与电生理研究[J]. 中医药导报, 2010, 7(16): 208-209.

[2] 胡妙芝, 王珏. 神经肌电图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J]. 中国医学工程, 2013, 21(1): 195-196.

[3] 李萍, 袁学谦, 羊毅. 腕管综合征的神经电生理特征[J].中国医学工程, 2013, 21(1): 195-196.

[4] 陈香葵, 张晓莺. 30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检测与临床分析[J].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8, 17(3): 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