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寻找世博的贡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寻找世博的贡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世博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它已经历了百余年的历史,最初以美术品和传统工艺品的展示为主,后来逐渐变为荟萃科学技术与产业技术的展览会,成为培育产业人才和一般市民的启蒙教育不可多得的场所。世博会场不单是展示技术和商品,而且伴以异彩纷呈的表演,富有魅力的壮观景色,设置成日常生活中无法体验的,充满节日气氛的空间,成为一般市民娱乐和消费的理想场所。从历届世博会的举办经验来看,世博主办城市都把筹办世博会与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借助世博契机为主办城市和主办国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芝加哥:世博就是激活

19世纪30年代初,第17届世界博览会在芝加哥揭幕。历史的火把,照出1933年前后的美国“病状”:由于盲目扩大生产,帝国经济摇摇欲坠,原本相对稳定的国际国内市场,矛盾进一步激化,导致经济危机出现,并很快波及美国各地,失业率急剧上升。综观当时的美国经济走向,可谓险象环生,社会各界对一蹶不振的美国世况忧心忡忡。这届以“一个世纪的进步”为主题的世博会,对美国而言既是一次机遇,又是一次挑战。在如此背时的经济大环境中举办世博会,能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芝加哥承受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事实上,在要不要举办世博会这个问题上,美国政府的分歧也很大。但是,这届世博会的召开,却奇迹般地转变了人们的经济视角,看到了经济复苏的曙光。

果然,芝加哥世博会的举办,将经济颓势下的美国带出了泥淖。这场“盛宴”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弱化了美国经济危机造成的消极影响。危机发生后,虽然财政短缺,但芝加哥办博筹资的热情不减,由此演绎了一种灵活的生存方式。这届世博会除了有政府承诺的一部分资金作为扶持外,组委会还通过发行债券等融资渠道进行融资,并与食品、运输、娱乐等行业的15家提供商签订了赞助协议。为了节省开支,主办方甚至还将场馆设在了密歇根湖岸边的伯纳姆公园,这块1.7平方公里的土地原来大部分是垃圾填埋场。如何吸引更多的社会民众参与呢?主办方颇花了一番心思,发起“博览会会员招募”活动,社会民众可以用5英镑购买博览会会员的身份,享有10次免费进入会场的机会。“招募”活动获得了巨大成功,募集到了60多万英镑。这届世博会吸引72300多万人次参观,给芝加哥带来了近4亿美元的商业利润,创造了近10万个就业机会。原本对生活失去信心的大批失业者,面对博览会上的各种新产品、新技术,信心大振,勇敢地撑起了希望的风帆,开始走向新生活的彼岸。

巨大的世博“引擎”,拉动了美国经济,很多人在这场“盛宴”中品尝到了经济复苏的快乐。这届世博会不仅拉动了美国经济的增长,同时也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为参展国带来了经济利益。

布鲁塞尔:世博会推动危机化解

在经济危机时期,世博会有效地拉动经济,为摆脱经济危机提供了一个希望的平台;在战争年代,世博会不仅拉动了经济发展,而且对社会文明的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1958年比利时布鲁塞尔世博会就是在战后首次举办的。1951年,比利时国王博杜安向世界宣布:由比利时承办的1958年世博会,选址于距首都布鲁塞尔城外7公里的风景如画的海色尔公园。

在战争的废墟上,人们要重建家园,要重建信仰。组委会在征集世博会标志性建筑物时,选中了由工程师沃特金设计的原子球建筑方案。原子球建筑成了这届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影响很大。布鲁塞尔世博会的主题集中反映了人们的心声:“科学主导的文明与人道主义”。

经历了二战,人们对原子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原子球体现的就是那个时代的主体意识,即人类如何和平地利用原子能,如何解决科学技术与人道主义的问题。这届世博会,更多地体现了人类对于世界和平的渴望,主办者实现了办博的初衷:世博会,推动世界向着文明、向着人道,迈出一大步。此后举办的世博会,主题逐步开始由“展品和技术”为主导,转向以“文化和理念”为主导。

爱知:世博会将经济延伸到了“循环建设”

在经历了10余年后,日本经济稳定回升。然而,经济的发展必然会涉及能源的消耗,明摆的事实是,日本的发展受制于矿产资源的缺乏,引起了日本民众的思考:如果仅仅为了今天的经济效益,打破人与自然的平衡,是否值得?正是出于这样的思考,日本希望能够将亚洲传统的智慧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从而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为此,在日本爱知召开的世博会将主题定义为“自然的睿智”,其意是要让世博会成为各方围绕“自然的睿智”汇合各种智慧和文化的“地球大交流”的场所。

爱知世博会使人类社会更多地关注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从会场设置看,会场中心是依地形建成的不规则圆弧形空中回廊主通道,各个展馆通过由回廊主通道分岔出来的辅道相连接,完全不破坏原有地形和环境。从材料使用看,无论简单的生活用品还是其他建筑材料,都尽可能地采用可降解或可再生、无污染的材料;从能源看,更加突出了获取能源是在无损于环境的前提下的未来循环型社会的能源模式。日本注重公众环保意识的培养,爱知世博会共有235个环保项目让市民参与。

1997年至2005年,从筹办到举办,爱知世博会创造了高达7.7万亿日元的经济效益,收益颇丰,为45万人创造了就业机会。除了经济收益,更重要的是,爱知世博会推动了全球的循环建设,这是以往任何一届世博会所没有企及的。爱知世博会无疑是一次规模宏大的环保教育活动,拉动了全球循环型社会的建设,为和谐社会的共建迈出了一大步。

上海:世博影响传递中

如今,上海世博会的引擎正在发动,世界充满期待。由美国信贷危机引起的这一次全球性经济危机,使深受经济危机之苦的不少国家寄希望于中国。若与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相比,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全球经济环境要恶劣得多。

据预测,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会直接拉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会拉动中国民众的信心,推动高新技术的发展。

上海世博会世博园区占地5.28平方公里,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总投资为180亿元,新造建筑230万平方米。占地5.28平方公里的土地,有1/3将被用于绿化。这些,都会因投资而起到巨大的拉动效应;上海世博会为期半年,届时约7000万人次躬逢其盛,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参观者会在长三角其他城市逗留,衣、食、住、行、游、玩等消费将大幅增长。

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不仅会拉动上海地区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而且同样也会拉动泛长三角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现代化进程,以及其他旅游设施的建设速率。有专家说,上海世博会会催生中国国内的“历史文化名胜之旅”、“文化之旅”和“邮轮旅游”等三大旅游线,为中国旅游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拉动旅游消费。

中国每个省、市、自治区,在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区都有自己的展区和为期五天的活动,这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会起到共同拉动的合力作用。

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对于抵御全球性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冲击,对于中国民众的意识觉醒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当下,办博对民众信心起到了积极的导航作用。

世博会聚集人气,孕育机遇,为投资者的投资方向和企业的品牌建设提供“路径”。有人指出,世博会对国际品牌和城市品牌的提升是毋庸置疑的,大批参观者也有机会接触上海企业的品牌,产生由认知到熟悉,由熟悉到接受,从而促进消费。

除此以外,上海世博的召开还为中国的经济发展环境、开放度、国家声誉、形象和信誉度等方面有着更重要、更有价值的巨大影响。

一个国家从世博申办开始到结束,至少能在10年的时间内让全民普遍关注。从上海申博到2010年世博结束,从前期的“人人盼世博”到后期的“人人都是东道主,全民支持办世博”这是个长期祥和的局面。而这10年正是中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主办世博会无疑将为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主办世博会还会让主办国家扩大市场开放度,加速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世博会是当今世界上最具国际化的大型事件,要求主办国政府、组织和企业都必须调整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管理和运作方式,而这样的调整过程无疑就是扩大开放,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过程。只有扩大市场开放度,按国际惯例操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外资、保证工程的质量和投资的效益;最后,承办世博会会使主办国在整体上获得一个开放、民主、热情和有活力的形象,这种形象对吸引外资以及对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都有实际意义。能在国际上打造“中国品牌”,更好地带动国内企业由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的转变是非常重要的。

现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除了企业自身要有雄厚的实力和一流的产品,还需要企业所属国在国际上有美誉度和影响力。也就是说,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竞争实际上是需要国家这一大品牌支撑的。主办世博会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上打造“国家品牌”,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看来有了世博会,上海不仅能解决数万个就业岗位,还将衍生出一些新型产业。更重要的是,世博会为中国在加入世贸后加快与世界全面接轨创造了条件。奥运会和世博会都是万众瞩目的全球性顶级盛会,能够强力吸引世界各国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创造出无限的商机和财富。

看来,魅力无穷的上海世博会完全能成为21世纪初带动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