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你以为是缺点,你错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你以为是缺点,你错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敏感,胆小,好动,基本上是家长苦恼的前三名。但是在我看来,这都是优点,不是缺点

小秧到美国以后,人人都说她开朗了很多。每天放学,她都要求在班里继续待一会儿,看一本书,做一会儿AR(阅读测验)再回家。她做AR的时候,我就顺手帮她班主任做点事情,比如装订作业,整理学习用品。在等待时,我发现小秧任何事情都会主动积极地去找她班主任沟通,完全不用我帮忙。其实她英语还是有一些辞不达意的地方,她也不介意,一句说不清就说多两句,直到说清楚为止。这让我很欣慰,因为这跟过去胆小怕事、凡事求助妈妈的小秧有着天壤之别。

是孩子的性格发生了变化吗?好像也不是,因为我们每周六还会去中文学校开半天小灶,老师都是有着国内教学经验的同胞,在中文学校里,小秧又变成了那个胆小怯懦,不敢和老师沟通的孩子。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疑惑了,毕竟小秧目前在口语表达上,总体还是中文强于英文的呀。渐渐地我发现,也许问题不在语言沟通是否顺畅上,而是出在老师的态度上――并不是说中文老师有多凶,他们其实都非常的友善,区别在于,中美老师的思维方式不同。

举两个例子―― “你为什么不敢一个人去呢?”

小秧刚到美国上学时,语言不通,不敢一个人去洗手间,于是班主任每次都随机安排一个女同学陪她去。小秧班上所有的女孩,都陪她去过洗手间。我听了以后非常感动,觉得老师特体贴,专程去感谢老师。老师不以为意说:“Sophie(小秧)是比较敏感的孩子,等她完全熟悉了,自然会放松下来。”

老师说得对,小秧很快就不需要人陪伴了。

但是同样的情况,在中文学校里,老师会亲切地鼓励小秧大胆一点:“这有什么可怕的啊!你为什么不敢一个人去呢?”

老师说得也没错,听话的小秧也会鼓足勇气按照老师说的去做,但心情却和在美国学校时完全不一样。 “你怎么就不知道?”

本学期小秧得了好几个奖,最佳数学、最佳表现之类,可颁奖那天我要上课,不能去参加。当我告诉小秧妈妈不能去时,小秧哭了。当时她班主任也在场,立刻过去抱着她,非常遗憾地说:“妈妈不能来,我明白你的感受。不过我保证我会在那里支持你,为你加油。老师也会抱你,给你拍照。”老师还开玩笑说:“在学校里,老师就是你的临时妈妈。怎么样,我这个临时妈妈和你妈妈像不像?”

我有点不好意思,说:“Sophie是有一点敏感啦。”

班主任说:“敏感是非常宝贵的品质。Sophie总是非常在意他人的感受,她富有同情心,而且很有艺术天分,观察力很好,这都是敏感的孩子的特点。”班主任并不是泛泛地夸奖,她还推荐小秧去参加学区举办的“小小艺术家”展示会,而且小秧的艺术课作品也总是被放在走廊里展览。

就这样,小秧的心情经历了一次从低到高的过山车。

而在中文学校的一次颁奖上,小秧的心情也坐了一次过山车,只不过这次,是从高到低。

那是在一次成语比赛上,发奖品的老师得到的指令是:全对的是一等奖,错一个的是二等奖。老师告诉孩子,一等奖上台领奖,二等奖带着奖状去某老师处领奖品。

小秧是二等奖,她领了奖状,下台去领奖品。发奖品的老师问:“你错了几个成语?”她懵了,因为卷子没有发回来,她只知道自己得的是二等奖。于是她老老实实地回答,不知道,只知道我是二等奖,老师你看这是奖状。但那位老师还是继续追问,你到底错几个?小秧不知如何是好,于是老师就说:“那不行,我不能把奖品发给你。”

当下瞬间,因为老师的不信任,小秧委屈得嚎啕大哭,跑到后面来找我。我只得带她去找班主任,班主任听完之后,亲热地说:“傻孩子,二等奖就是错了一个成语嘛,你为什么不知道呢?”接着她带着我们一起去找颁奖的老师,那位老师满不在乎地说:“你这孩子也真是,自己的事情自己都不清楚!”

然而在美国的小学里,无论出了什么问题,哪怕确实是小秧犯了错,我也从来没有听到过哪个老师问她:“你怎么就不知道?你怎么就不会?” 来自外界的质疑

这样的对比还有很多很多,这使我想起身边一些土生土长的美国华裔儿童,几乎全都对中文学校有极大的抵触情绪,很多人都觉得这是因为中文太难了,但其实,也许更大的原因,是中国老师的思维方式问题。

思维方式的差别,并不缘于老师是否有爱心,而在于是否接受过正确的教师教育。教师证背后,应该是一门又一门针对幼儿心理特点的实打实的操作课程,这样,无论老师的个性不同,能力不同,都能保证基本言行是合理的。

在微博上,我收到过太多苦恼的家长私信,向我诉说自己孩子有问题,不知如何改进。但细听下来,99%的孩子都是没有问题的――所谓的问题其实就是来自一个单一标准,而“改进”就是希望孩子改变自己的个性。

举例而言,敏感,胆小,好动,基本上是家长苦恼的前三名。但是在我看来,这都是优点,不是缺点:敏感的孩子有艺术气质,有极为丰富美丽的内心世界;胆小的孩子懂得判别危险,逻辑性往往很强;好动的孩子体力充沛活力无限,行动力和勇气往往都很强。

这么珍贵的特点为何会令家长苦恼?因为在外界权威评价体系中,这三项都是缺点,应该被矫正――

你敏感,就会介意别人对你的评价,玻璃心,所以“你为什么那么介意?小孩子被说一下怎么了”?

你胆小,就不会争不会抢,得不到资源,所以“你为什么不变得大胆一点”?

你好动,就不能一动不动地坐满45分钟,老师就有权批评你,因为“别人怎么就都能坐着”?

发现了吗?我们的主流价值观里,有一个完美的儿童形象,它要求孩子可以愉快地接受所有人对自己的批评和改造,不论是否符合自己的真实特性,不论这些特性有多么正常自然。 来自家庭的支持

我想,我的读者大部分都是为人父母的人,大概每个人面对的都是相似的困境――就是我们经常会不由自主地恐慌,担心自己的孩子不够好,将来不能拥有一个足够美好的未来。

但是请相信,孩子不应该因为他的个性和特点被质疑和批评,不要去相信一定要把孩子刻成一个模式才能获得幸福的鬼话,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喜欢自己,否则无论有多少财富,都很难感到幸福。既然周围大环境不够理想,那么我们作为父母,才应该更坚定地给孩子来自家庭的支持:

孩子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环境,就算我们不能改变环境,也不要因为这种环境而去怀疑、否定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