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学”源于“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与学习兴趣密切相关,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素质,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问题. 作为数学教师必须认识到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增强教师驾驭问题能力的基础. “学”源于“趣”, 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乐意走进课堂,去品味学数学的情趣,去展示自我能力,去体验探究的过程,去感受成功的快乐. 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的经验有三点:以“新”激趣;以“广”激趣;以“评”激趣.
在承担省级立项课题“问题解决”子课题《在教学中增强教师驾驭问题的能力的研究》研究以来,我深深地认识到:对于任课教师来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 你在课堂中驾驭问题的能力强不强,首要条件就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被激发.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与学习兴趣密切相关,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素质,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问题.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作为数学教师必须认识到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增强教师驾驭问题能力的基础. “学”源于“趣”, 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乐意走进课堂,去品味学数学的情趣,去展示自我能力,去体验探究的过程,去感受成功的快乐. 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以“新”激趣
(一)内容新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小学生的年龄都偏小,他们的学习绝大部分都依赖于兴趣进行. 对于小学生来说,新颖有趣的东西永远具有无限的魅力.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提供丰富的教学背景和素材;采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数学规律;模拟场景,提供课题学习中的具体场景让学生去感受去体验;或采取讲故事,猜谜语等各种新颖有趣的活动. 使它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把这些静止的资源活动化、拟人化、趣味化,进一步增强它的吸引力,这样就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双眼,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比如:教学“商不变的规律”时,师生一起欣赏一段录像故事《猴子分桃》. 教师叙述:花果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那儿住着一群猴子. 有一天,猴王让小猴分桃子. 猴王说:“给你8个桃子,平均分给4只小猴子.”小猴子一听,连连摇头,“不行,太少了!太少了!”小猴子喊了起来. 猴王缓了口气说:“那好吧,给你80个桃子,平均分给40只猴子怎么样啊?”小猴子得寸进尺,挠了挠头试探地说:“大王请开恩,再多给点行不行呀?”这时猴王一推桌子显出慷慨的样子:“那好吧,给你800个桃子去平均分给400只小猴子,你总该满意了吧!”小猴子笑了,猴王也笑了. “同学们,谁的笑是聪明的一笑?为什么呢?”
此片段中,学生的兴趣被激发、思维被激活,兴奋点很快从精彩的故事情节转移到探索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情境中.
(二)教法新
1. 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对于小学生来说很有必要,因为情境有助于思维,有助于产生想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关键是教师能否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集生活数学实例,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 比如:教学“比例的意义”时创设情境“我校厨房前的柏树真高,老师真想知道它们到底有多高?你们能不能在不破坏它的情况下,帮老师量出它有多高?”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通过利用侧影长求树高引出比例,使数学生活化,学生很快便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
2. 动手操作,切身参与
多种感官协同参与学习活动,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 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充分考虑为学生创造演示、操作、实验、练习的机会,让学生把书本中出现的人物当做自己,进入课本中,因为这样一来学生会觉得学习内容更贴近自己,感到亲切,从而主动参与学习. 比如第一册“猜数游戏”(6,7的加减法)的教学可让同桌做猜黄豆游戏(一共6粒,左手2粒,右手有几粒?)边写算式(6 - 2 = 4,2 + 4 = 6)
3. 游戏竞赛,诱导参与
我们通常会发现,即使你平时觉得再“笨”的学生,只要一到游戏或听故事比赛时,他也会玩得十分高兴,这说明每个人的骨子里多多少少都有快乐因子. 教学中教师若能设计一些游戏竞赛或故事抢答等,利用学生的好动、好胜、好表现的心理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快乐因子,对培养学生活泼健康的个性,创建和谐活泼的课堂气氛很有好处. 利用竞赛中的名次和胜负为诱因,刺激学生自我提高的需要. 4. 设疑解难,引发思考
教育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设疑造成悬念,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质疑,自己释疑,或老师释疑,使学生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二、以“广”激趣
数学课的作业比较机械、单调、重复、抽象,显得枯燥无味,如能改变作业的形式,拓展作业空间,让孩子在作业全过程中有着快乐的情感体验,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才能真正发挥练习的自主性,提高练习的时效性.
(一)愉悦的绘画式作业
爱画画几乎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孩子天生就是一个小画家,实践证明画数学是孩子们最喜爱的一项数学作业. 如:我在教学“比例尺”后,让学生根据一定的比例尺画出自己卧室的平面图,画出校园的平面图,并注明比例尺等.
(二)多彩的数学日记
通过日记的形式,学生可以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可以和自己谈收获和困惑;可以提供一个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数学方法和情感的平台;可以发展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比如学完“长度单位”,我布置学生用长度单位估一估、量一量身边的物体,把它写到日记里. 第二天出示《小马虎的日记》:“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卫生间,拿起15米长的牙刷刷完牙,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 学校离我家约有900厘米. 上学路上,我看见有一棵高2厘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一根长3厘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 我跑步赶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拿出1毫米长的铅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地做起笔记. ”老师在小马虎的日记上写下“可能吗”三个字,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请改正. 这样原本干巴巴的“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摇身一变,成为富有情趣的《小马虎的日记》. 包装后的作业形式活泼、趣味十足,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作业的积极性,学生觉得兴味盎然.
三、以“评”激趣
教育面对的是人,人是有感情的.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与批评. 学生作业试卷的批改不应该只是无情的评判,更应是师生内心互动和情感交流的平台. 在批改作业时加上适当的评语,考试的试卷上也可写上评语,让无情的分数变得有情. 每次批完试卷,根据学生在这张试卷中的表现和平时的表现,以一种亲密无间的口吻写评语,似老朋友与他(她)倾心交谈,夸其优点,指其缺点,诱其进步. 学生拿到试卷后不仅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和不足,而且感受到了老师的关爱和温情.
比如我的学生试卷上有老师、学生、家长三种不同的评语.
例1 师:你真棒!应用题解得多好呀!这跟你平时上课的专心是分不开的. 欣欣,假如有关长度单位的题目你能联系实际想想,肯定能对的,那就没有遗憾了!你说是吗?
生:老师说我很聪明,可我为什么没有考到100分?连果山上有梨树两千米和电脑桌高约65分米都敢填出来,好傻!太可笑了!记住:这样的错误没有下一次了.
家长:能认识到错误这很好,下次可以避免这类现象的发生,希望你继续努力,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争取更好的成绩!
例2 师:哎哟!好可惜好粗心,单位是毫米,你量出的是2厘米,2怎么能直接写毫米前面呢?10分呀!遗憾.
生:我怎么老犯这种粗心大意的毛病,记住,一定要让这可恶的粗心远离我.
家长:是呀!粗心是学习上的拦路虎,快把它赶走!
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 人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学习的一切,常常掌握的迅速而牢固. 所以,作为教师应采取各种方法进行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的求知欲和认识兴趣得到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2]黄正威.数学课堂的幸福要素[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10(9).
[3]吉祝华.让数学作业变得更有效[J].宁夏教育,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