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坂新村村民教育与收入调查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坂新村村民教育与收入调查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通过对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坂新村村民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情况、村民的教育理念等进行调查,通过对实地调查中所搜集的数据材料进行统计和分析,以便得出坂新村教育与收入的现状、问题和建议。调研主要围绕村民家庭收入、教育费用支出及教育理念动态分析、探讨如何调节家庭收入与教育支出间的关系,摸索建立适应新时期村民收入与教育费用支出间的合理调节。中国农村家庭在经济上处于不利地位,随着学校收费制度的改革,教育费用与支付能力相脱节,必须寻求政策扶持,保障农村教育费用支出。目前教育成本增大、农民收入与城镇职工收入差距较大,广大中国农村教育基础薄弱、文化理念陈旧,特别是在农村中因“因教返贫、因考返贫”而引发的社会问题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必将长时间存在于广大的农村中。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进程加快,提高农村教学质量、村民文化素质已成必然态势,如何合理引导村民重视教育投入,都将成为新时期农村城镇化的关键点和难点。

关键词:收入水平;教育程度;教育支出;政策扶持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2

一、目前农村教育现状

今年七月下旬,笔者来到了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的坂新乡,进行千村调查活动。在当地村官的参与和协助下,笔者从村委会主任和村文书那里得到了坂新村的大致情况。坂新村(经度24.77纬度117.65)目前有常住人口1976人,总户数为428户。其中男性村民1075人,占比54.41%;女性村民901人,占比45.59%。本村村民的主要就业情况为本地务农和外出从事制造与餐饮类工作,村民人均年纯收入为0.583万元,在长泰县中处于中等水平。本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比较齐全,村内设有多个医疗诊所和文化设施、储蓄所、超市杂货商店,道路铺设、自来水和通信网络也相对较为完善。但是,坂新村村民的教育程度相对偏低,与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协调。学历结构为:小学(902人,45.65%)、初中(550人,27.83%)、高中及高中以上学历(461人,23.33%)和一定数量的文盲人口(63人,3.19%)。

此次下发进行调查的问卷中涉及家庭成员基本情况、就业经历、健康和社会保障、子女教育、住户家庭基本情况、2012年住户家庭收支及资产情况等多个调查内容。在分发问卷并进行填写指导,到最终问卷的回收和填写情况(详见入村问卷)的初步分析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村民都十分积极和认真地参与了这次的调查活动。由于一些村民,如:农忙时间闲暇不多、部分具体情况了解、文化水平较低、家中主要劳动力不在家、担心信息泄露等客观和主观因素,一些村民并没有将问卷中的全部数据都能得以提供。因此在对数据进行初步的筛选和分析后,笔者决定从村民填写较为完整的家庭收入、文化水平和子女教育方面入手。一方面,这几部分的数据较为完整,由此分析得出的结论也有较高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笔者也在这几部分的数据中发现了其反映的现象和问题,值得由此再进行探究。

此次分发的返乡入户问卷共有15份,随机分发至了15个不同的家庭,参与填写问卷的村民共有17人次,其中教育层次为小学的有2人(11.76%),初中有9人(52.94%),高中有1人(5.88%),中专3人(17.65%),大专1人(5.88%),大学本科1人(5.88%),基本反映了坂新村教育层次主要集中在小学和初中的现象(小学和初中人数为11人,占比64.71)。于此同时,这15户家庭中在有子女共计22人,其中学龄前幼儿园子女2人(9.09%),小学子女6人(27.27%),初中子女7人(31.82%),高中子女3人(13.64),高职、中专、大专和大学子女4人(18.18%)。

从入户的走访结果来看,虽然参与问卷调查的17人中受教育程度有很大的差异,但对子女的教育认识较为统一,15户村民的17个的子女都正在或者已经接受了教育课程,对于正在接受幼儿园或者小学教育的子女家长也均表示,至少会让子女完成初中的教育课程。首先,这反映出国家推行的九年义务教育政策已经得到村民的普遍熟知,国家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补贴和费用的减免也能在其中体现。其次,村民的教育理念随着经济的发展,也有相应的提高。其中上小学的6名村民子女的人均教育费用为1241.67元(最高为5000元,最低为200元),除去个别到外地私立学校就读或其他情况外,教育费用基本在200元~600元间浮动;初中7人次的教育人均花费为2000元。对于这样的费用,不少村民在接受调查时表示九年义务教育的费用支出相对较低,是可以接受和承担的。因此,笔者认为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对于农村子女接受最基本的教育教学是一项很有必要的举措,能够让更多的学龄子女接受教育,降低文盲率。但是调查中也发现职校、中专、大专和大学的教育花费则较高,一般花费在5000元~10000元间,这对于人均纯收入为5830元的坂新村家庭而言的确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因此在一户开布料杂货店中进行问卷调查时,女店主曾对调查员表示她准备让她的女儿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后就停止子女的继续教育,原因即为高中和大学的学费花费太高,家庭收入无力承担。这从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摘要中所提到的“中国农村家庭在经济上处于不利地位,随着学校收费制度的改革,教育费用与支付能力相脱节。”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农村家庭的支付能力在面对较高的高等教育费用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在研究完教育程度和教育的问题之后,还有一个需要进行分析的问题,就是探究家庭教育水平与家庭收入之间的关系。在这里,笔者将参与问卷调查的15户共计17位村民分为两组,以九年义务教育作为分割线,一组以教育程度在高中以下(小学和初中)的家庭为群体,另一组以教育程度在高中及高中以上的家庭为群体。从调查的数据统计后计算的结果可以的得出,前者的家庭人均收入7630.43元,后者的家庭人均收入为22261.90元,即家庭主要劳动力在接受过更高程度的教育后其组成的家庭在人均收入上要远远高于仅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家庭。但两者均高于村书记给出的5830元/人的坂新村人均收入。由此可以说明,在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之后,村民可以是其人均收入基本达到甚至超过本村的人均收入。同样也说明人均收入高低与受教育程度之间存在着正比关系。在调查中,一受访男性村民所说的一句话值得深思:“只要有能力,就一定会让孩子继续读把书读下去”。因此在坂新村进行调查时,村文书曾提到过本村的学龄儿童基本都在接受教育,本村兴办的坂新小学完全能够容纳本村村民的子女上学,子女家长一般也都让孩子前往学校读书,即使是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也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是村委会进行监督。

从以上到坂新村所了解的现象和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坂新村目前的教育程度相对较低,但村民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还在不断的提高,不论家庭的经济状况如何,家中父母都会尽力让子女接受教育。但受制于教育成本的逐年上升的制约,村民子女所能接受的教育层次也不尽相同;另外,从村文书的口中笔者了解到,因为受生源、国家政策等因素影响,农村拆、并初高中的后遗症正在凸显,坂新村中目前设有坂新小学,但无初中和高中,村民子女在读完小学后需要继续完成学业,需要到镇上或者外地就读,除了造成不便之外,还会造成额外的财力花费,这也是阻碍坂新村村民子女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因素之一。

二、新时期农村教育工作的重点措施

笔者通过分析前期调查结果认为,坂新村有多个方面需要进行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首先是要解决的也是从根本上需要解决的是村民的经济收入问题。只有村民的人均收入提高了,在吃穿住行不用担忧之后,村民才有能力对子女的教育进行长远有效的投资。从村委会主任那里得到的数据可以看出,坂新村拥有旱地2433亩、水田1700亩以及林地4159亩,本村主要的粮食作物为水稻、经济作物为蔬菜(茄子、冬瓜等),每亩的产值为8000元。但这样的收入显然不能支撑日趋高涨的教育投入,村民必须在旱地和水田充分提高使用率之外,务必谋求在种植领域找到提升经济的新的突破口。一是本村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地处于亚热带季风区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引进一些具有较高产值的热带亚热带作物,如热带性水果以及橡胶棕榈等经济作物,以取代本地较为低廉的蔬菜种植产业;二是由于目前本地村民主要的种植手段还是基本局限于旱地和水田,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在保护目前环境的前提条件下开发本村的林业资源,除了单纯的林木采伐和补种以外,可以引进一些珍贵树种以及花卉盆景等进行种植,将本地的林地充分而有序地进行开发和利用,另辟蹊径为村民增加收入。

其次,村委会的干部需要进一步对村民进行思想教育和观念引导。一些村民只注重眼前利益,放弃由于较为高额的学费而使子女进一步进入高等教育的机会。笔者认为各级政府及村民委员会的干部有义务也有责任向这些村民进行必要的利弊权衡分析,眼前较高的教育费用虽然会影响到部分村民的正常生活,但日后子女在接受完更高层次教育之后的回报可能要比之前的牺牲要大得多,因此需要让村民能够对这些情况有更深层次的了解,认识到接受教育的重要性而不耽误任何一个可能读书的子女。

最后,笔者从村委会了解到,本村村内目前还没有一家村内自办的工厂或者企业。笔者认为,坂新村有必要在征求广大村民意见、筹集足够的资金以及进行了详尽的规划后,合理利用坂新村在种植上的优势以及林地未来的开发优势,村内可设立农产品或林木产品深加工的工厂或企业,这里也包括通过招商引资搞合作项目。一方面,将原料进行深加工能够进一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为村民提高收入提供助力;另一方面,村内办厂的实行可以进一步吸纳本村村内的剩余劳动力甚至是外出的打工村民,让村民“有事可做”、“有活可干”;更重要的是,此举可以招募本村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进行管理和生产,有利于企业和工厂的进一步发展,而村民收入的提高增加了子女的教育投入,就会使得有更多具有高层次教育水平的村民加入到村办工厂和企业的建设和生产中,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让村民在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经济水平也不断的得到提升。

三、启示和思考

笔者通过这次千村调查中坂新乡的调查情况,以及对调查过程中搜集到了许多的数据资料,进行筛选、统计和分析,最终确定了从教育和收入作为切入点来反应坂新乡村民收入与村民教育投入中存在的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初步对这些发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以及解决的可能性途径。笔者认为,教育关系到民族的未来,而农村教育在中国又占据重要的地位。目前,在城镇化的推进历史关口,农村教育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教育产业化对农村教育的影响问题,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的农村教育将走向何方?另外,笔者也通过这次的调查活动,学到了很多知识,在了解当地风土人情的同时也对目前国内乡村的一些情况有了一些基础的认识和了解,而对问题的探究和学习也收获了许多经验和教训,这对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是极为有用的,希望下次进行类似的活动能够有更好的表现和更深入的探究。

参考文献:

[1]刘灵芝,王雅鹏.中国农村家庭收入及教育支出状况分析.乡镇经济,2006(10).

[2]孙守强.我国农民的收入情况和农村教育.2007-8-23.

[3]林毅夫.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2004-4-22.

[4]杨阳,彭玲桃.农村收入与农村教育的思考.管理观察,2008(10).

作者简介:张 帆(1992-),男,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