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地方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构建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地方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构建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

摘 要:信息共享空间(以下简称IC)是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一种创新,代表了图书馆服务发展的趋势。文章在全面分析本馆馆情的基础上,探讨了构建满足本馆用户需求的IC的做法。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3)04-0043-02

收稿日期:2013-02-11

作者简介:马晓军(1979-),许昌学院图书馆馆员。 1 许昌学院图书馆IC构建探讨

1.1 必要性分析

一是顺应时展的要求。网络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人们获取、利用信息以及学习、研究的方式。为满足用户多元化、开放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使用户方便、快捷、高效地使用图书馆各种设施和资源,图书馆有必要提供一个基于协作和自由交换信息的共享平台;二是适应高校教学与学习模式变革的需要。现代教育比较重视学习环境的营造和情景的构建,提倡交流和互动学习。大学生们需要安静独立的学习空间,更需要不同规模和形式的自由交流空间。IC的建设即是图书馆主动调整并适应这种变化而创新的一种服务模式;三是顺应高校图书馆发展的趋势。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IC实现了资源、服务、技术的优化整合,创造了一个新的、交互式的、富于魅力的学习环境和信息中心,能有效发挥图书馆知识导航的功能,是图书馆服务发展的趋势;四是在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方面具有十分现实的效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当今大学不可推卸的责任,在IC中,通过全面、专业、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和各种培训、交流活动的开展,能有效提升大学生搜索、鉴别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提高其信息素养。IC成为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第二课堂。

1.2 可行性分析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馆目前拥有近3万平方米的馆舍、完善的基础设施、丰富的信息资源、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和高素质的馆员,采用“藏借阅询检”五位一体的服务模式。已经初步具备了构建IC的条件。一是实体空间的可行性。我馆建设完成于2009年上半年,采用大开放、通透的空间布局,建成了比较完善的功能布局和良好的信息化、网络化环境。为适应IC的建设,需要对局部空间进行优化、调整;二是馆藏资源的可行性。目前,我馆拥有了比较丰富的信息资源和软硬件资源。根据IC建设的要求,需对资源进行进一步整合和合理配置;三是人员队伍状况。经过近几年的队伍建设,我馆已初步具备了一支结构合理、综合能力强的服务团队。根据IC建设对人员的要求,我馆需要多方协调,挖掘、整合人力资源,以确保建立高水平的服务团队;四是服务理念的更新。我馆秉承“服务育人 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在实际工作中,以人为本,科学管理,一切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满足用户的多种学习和研究需求。这与IC“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谋而合。

2 建设方案

2.1 建设目标

通过优化新馆的空间和设施,整合资源、技术和服务,组建IC服务团队,形成能充分互动的、富有吸引力的多功能学习研究中心,有效地提升全院师生信息素养水平,促进学校整体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

2.2 主要任务

2.2.1 整合信息资源

图书馆信息资源在内容和形式上是丰富多样的。IC的服务理念和方式决定了它所提供的信息必须能够全方位的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因此,要考虑多种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用户与资源的无障碍联通。根据我馆实际情况,整合信息资源,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①做好网络信息资源建设。要注重搜集、筛选、组织网络信息资源,建立网络资源导航;整合现有电子资源和异构数据库;对多载体传统文献资源进行数字化改造,建立数据库;将以上资源通过统一的平台出去,消除用户获取信息的各种障碍。②充分利用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平台。如calis馆际互借系统,Halis文献保障系统,加强跨系统和地区之间图书馆的交流,弥补馆藏资源的不足。③发挥地域优势和特色,注重特色资源建设。我馆正在建设《魏晋文化数据库》、《钧瓷文化与艺术数据库》、《许昌学院文库》等特色资源。建成后,将进一步扩大共享平台。

2.2.2 整合服务

马晓军:地方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构建探讨

马晓军:地方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构建探讨

图书馆服务整合的目的是使IC服务更加深入、便捷、高效地融入到用户的研究和学习过程中,促进并提高学校的教学科研群体水平。我馆的IC服务可以分为:①一般信息服务:主要包括图书馆和IC服务的基本信息。②用户培训:旨在培养和提高用户的信息素养和技能。③参考咨询服务:提供传统的及深层次信息咨询、学科专家服务。④学术沙龙服务:轻松、自由、开放的学术讨论活动。⑤媒体服务:基于IT设施使用的服务,为用户提供各种媒体资源和设备支持,提供使用指导。⑥休闲娱乐服务:提供休闲区域、咖啡屋等休息或社交场所。

2.2.3 加强服务团队建设

目前,IC服务人员主要由图书馆员、IT技术人员和学科专家组成。图书馆员主要提供基于图书馆的各种信息服务,IT技术人员主要提供计算机软硬件及其他设备使用方面的指导,学科专家提供深入的专业咨询。它们共同构成了IC服务的重要人力资源。

一支训练有素、结构合理的服务团队,是一个成功IC的必备条件。面对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环境和快速变化的用户需求,加强工作人员培训,提高和扩展其工作技能是非常重要的。具体做法:①制定工作人员系统的培训计划。通过学习,不断了解用户服务的特点,捕捉用户需求的变化,掌握服务的新技能。②设法弥补人员专业限制和数量的不足。如:聘请院部相关教师作为学科专家、邀请学生助理参与IC服务等。③注重跨部门与学科之间人员的协同与合作,培养共享、协作与互助的服务文化。

2.2.4 空间布局调整与优化

根据我馆的实际情况和读者的现实需求,对我馆IC服务区的设置、优化和调整做如下设想:①信息服务台。设置在二楼大厅入口醒目位置,配备咨询服务台和专职咨询人员。首要任务提供图书馆及IC服务的基本信息。其次,要针对用户个性化需求,指引用户到能满足其需要的服务区中。再次,还要负责与其他服务区的协调。②研究小间。拟设在各阅览室、书库。每间可以容纳4~8人,配备电脑、网络设备、桌椅等,需考虑阅览区的动静隔离问题。③数字媒体区。设在电子阅览室。配有电脑及设备,安装各类常用软件。④参考咨询区。设在参考咨询部门。配备高素质的参考咨询馆员和学科馆员。主要为各层次的研究提供多种形式的信息资源和参考服务。⑤专家导引室服务。设置在图书馆七楼。配备电脑、有线接口和无线网络、沙发、饮水机、消毒柜等,绿色植物美化环境、艺术作品营造文化氛围。由专家、教授、指导老师组成专业咨询组织,提供专业咨询服务。⑥学术沙龙服务。设置在图书馆会议室,与我校科研处合办。用于举办轻松、自由、开放的学术讨论活动。⑦复制打印服务区。设置在一楼阅览室旁,配备自助复印机、打印机、扫描仪等设备。学生使用校园一卡通即可方便、快捷的享受此项服务。⑧休闲区域设置。a休闲交流区:拟设置在图书馆三楼走廊两侧。配备休闲座椅或沙发,文化屏风隔断,无线网络覆盖,摆放少量休闲报刊。为用户营造轻松、舒适的休闲、学习、交流环境。b咖啡书屋:目前设在图书馆一楼外独立空间处,但仍是图书馆整体建筑的一部分。环境优雅舒适,无线网络覆盖,拥有不少时尚、休闲书刊,提供咖啡、茶水等各种饮品和小点心。用户在此可以休闲放松,也可以学习交流。⑨开放式学习区。设在各普通阅览室。配备网络接口和无线上网条件。为用户集体学习提供的方便。

3 我馆在IC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注重建立服务协调机制

在做好服务协调机制时应注意:①注重服务人员、服务区域之间的协调。要制定良好的沟通策略,加强图书馆员、技术专家、学科专家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解决好IC服务空间中各服务区的沟通与协调。②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做到不浪费、不误工。③解决好空间布局中安静区、讨论区及休闲区的划分与协调的问题,保持开放学习区与讨论区的独立性,安装较好的隔音设备。

3.2 建立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是保证系统有效运行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服务质量的保证,图书馆要采取多种途径邀请用户参与评价,促使不断改进服务方法,提高服务质量。

3.3 加大服务宣力度

IC空间的建设弥补了目前我校存在的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图书馆要通过多种形式如网络、海报、讲座等加强对IC服务的宣传力度,提高服务利用率,将服务和资源充分融入到教学科研中去。

参考文献:

[1] 吴建中.转型与超越 [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

[2] 王娟.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策略[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2(4):62-67.

[3] 吴惠茹.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现状[J].情报资料工作,2009(3):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