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撕下“强迫”的标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撕下“强迫”的标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强迫症患者康复的最大对手,是自己。给自己去掉“病”的标签,是强迫症康复的第一步。

很多强迫症患者一方面为摆脱痛苦寻求治疗,一方面又深信自己好不了,在进行治疗的同时和心理医生对抗:“看,我说好不了吧。” 其实,强迫症的治疗并不难,真正让人觉得难的是患者不相信自己会好的信念,以及他们多年习以为常的负性思维及行为模式。

在强迫症的治疗过程中,以下六点尤为关键: 别把自己当 “病人”

经常听到有人说,我现在就是因为有强迫症,所以什么事情都不能做、什么事情也做不好,要不是有强迫症,我现在会怎样怎样……

诸如此类,很多人一看到自己有所谓的相似症状,就给自己贴上强迫症的标签,然后拼命找一些“证据”来印证,给自己加重心理负担。

在潜意识里,大家理所当然地都会认为“病人”是需要特殊照顾的。如果一旦给自己贴上“病”的标签,不自觉地就会认为自己是一个“病人”,需要看病,需要特殊的关注和照顾。这种认知上的错误,是阻碍强迫症患者康复的最大障碍。

正常地工作和生活

经常听到有很多朋友这样问:医生啊,我的病什么时候才能好啊?我想做事情,可是现在这样子我什么都做不了,如果我好了我就可以好好去找工作了,好了我就可以去谈恋爱、去考研了……

其实这种心态是不正确的。如果要坐等到完全康复了才去做这些事,那么那一天将会非常遥远,也许你永远看不到那一天的到来。

虽然不可能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经历强迫症,但我相信大部分人对困扰强迫症患者的焦虑紧张、恐怖、抑郁等情绪都有深切体会。实际上,真正困扰强迫症患者的也正是这些负面情绪。

正常人带着这些负面情绪可以去正常地生活、工作、学习,强迫症患者也依然可以做到。当你像一个正常人一样去生活的时候,那些困扰你的负面情绪会自然慢慢淡化。

勇于承担责任

相当一部分强迫症患者认为自己的问题都是他人造成的,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而且认定只有他人做出改变,自己才能好转。

这样的患者大多独立性比较差,往往对于改变自己持消极态度,期望通过大环境或者他人(主要是父母)的改变来带动自己的改变。

确实,童年时期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环境等因素会对我们的成长有所影响,但过去发生的事情并不能决定我们的现在。如果说当我们小的时候,受制于父母,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当长大后,就已经有了拒绝和选择的能力,不能将一切都归结于父母。无论如何,自己的独立性、决心、耐心、行动力是从强迫症中走出来最关键的因素。要学会客观归因,勇于承担自己应承担的责任。

多关注好的那一面

“医生,我怎么还会想那些事情呢?”“为什么那些症状还是存在?”

陷入心理困扰的人,总是希望自己能够尽快好转。有些人经过治疗,能够很快从心理困扰中走出来,但也有一些人却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时间。二者的显著区别在于,前者在治疗过程中,对自身情况的好转能及时给予自我肯定;而后者总是将注意力更多地去关注自己不好的一面,从而陷入一种不良情绪之中。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对自己症状的过分关注,会致使我们的视野狭小,感受不到自己积极改善的一面,从而把自己整个生活都陷入不良情绪的笼罩中。相信自己会好,并且每天都关注自己好的一面,就不会陷入不良情绪的恶性循环。

转移注意力

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上去,自然就没有精力再过多关注自己的症状,这样有利于强迫症的康复。

转移注意力也不能刻意,需要一种自然的状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就会在自然的状态里走出心理困扰,以享受的心态适应环境、面对生活。

接纳自己

强迫症患者一般追求完美,对自己要求比较严格,并且坚信只有自己各方面都很优秀,才能取得成就。他们坚信“木桶理论”,拼命地去加长自己比较短甚至是最短的那块木板,希望能与最长的木板比肩。这种处处追求完美的心态,结果常常弄得自己疲惫不堪。

实际上,决定我们成就大小的往往是最长的那块木板,加长较短的木板不如立足于我们最长的木板。过分地追求完美,反而会导致不完美;认同现在的自己,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反而可以成就自己完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