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木兰为何姓“花”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木兰为何姓“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有人考证,木兰姓“花”始于明朝。明朝著名文学家徐渭(字文长)曾写过一部杂剧叫《四声猿》。该剧一开场,木兰便登台自报家门:“妾身姓花,名木兰,祖上在西汉时,以六郡良家子世住河北魏郡;俺父亲名弧字桑之,平生好武能文……”木兰在这里,不仅有了姓名,也有了籍贯,连父亲的姓名特征也具备了,这在《木兰辞》中是没有的。

徐文长生活在明朝1521年至1593年,比诞生《木兰辞》的北朝(386-581)要晚一千多年,这期间并没有木兰姓“花”的记载。由此可知,徐文长让木兰姓“花”很可能是虚构的,并无历史依据。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的河南经典戏剧《花木兰》(作者是已故著名豫剧表演大师常香玉的丈夫陈)让木兰姓“花”,很可能是由徐渭杂剧借鉴而来。

那么,明代的徐渭为何给木兰选了个“花”姓,而不选用别的姓呢?

有人认为,根据古文意思,“花”,有用来迷惑人、不真实等义。给木兰安上“花”姓,等于含蓄地告诉人们,木兰这个人物是诗人和剧作家虚构的艺术典型。不仅如此,徐渭在他的另一部杂剧《雌木兰》里,还让木兰的母亲姓“贾”――贾者,假也。可能是暗示人们,剧中的人物是凭空虚构的。

《辞海・文学分册》中这样解释“木兰”辞条:

其姓氏或作花,或作朱,也作木。木兰之所以有这几种姓氏,从一个侧面说明古代女儿替父从军可能确有其事,木兰不一定就是某个具体的人,人们喜欢她,赞美她,便按自己的意愿给她按了这么多的姓,使她成了一个符合生活真实的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典范。

《辞海》这样解释有一定道理,但也有疏漏。近阅明代皇帝后裔朱国桢的《涌幢小品》,其中有一篇专门叙写木兰事迹的小品《木兰将军》,说法又和上几种说法大不相同。该小品开篇即写道:

“孝烈将军,隋炀帝时人,姓魏氏,本处子,名木兰,亳之谯人也。时方征辽募兵,孝烈痛父耄羸,弟妹皆稚呆,慨然代行……”

这里,木兰竟姓“魏”,籍贯成了安徽淮县(今亳县),朝代成了隋朝而不是北朝。后面写替父从军,奔赴疆场,英勇杀敌,凯旋入朝,不慕荣利,回乡省亲等情节,均和《木兰辞》大体相同。再往后记叙了木兰在朝廷上,被荒淫好色的皇帝看中,欲“纳诸宫内”作妃子,而木兰贤贞不从,自杀身亡,皇上惊悼感佩,谥号孝烈,予以厚葬,后人称其为孝烈将军,立祠纪念,香火不断,云云。

明人朱国桢叙写的这些情节,不知所奉为何,不仅和千古传唱的《木兰辞》的一些情节迥异,而且和同时代文人徐渭的戏剧情节也很不相同,尤其是木兰的姓氏、籍贯、朝代均不一样。现代人编写戏剧为何只依据徐渭的说法,而对朱国桢的说法置之不理;为何后人只有“花木兰”之说,而从未有“魏木兰”之称,至今仍是个谜。

《木兰辞》在给人留下了千古传颂的动人艺术形象的同时,又给我们留下了关于木兰姓氏、籍贯(有河南、河北、安徽三地之说)等有趣的话题。让我们不断研究、探索神奇的木兰之谜吧!

(作者地址:河南渑池县洪阳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