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学生“回炉”热折射教育错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李子江2006年毕业于山东-所师范院校的计算机系,在经历了求职的多次挫折后,最终为自己选择了短期“回炉”,希望学点实实在在的技能,增加就业砝码。他告诉记者,计算机专业操作性强,但由于在大学里主要是学习理论知识,所以动手能力很差,离用人单位的要求距离不小。学校的培养目标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之间出现了一条空隙,这只能由自己想办法弥补。与李子江这样的短期“回炉”相比,还有一些大学生抱着全新“打造”自己的目标,主动放下身份,去技校进行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深造”。曾到山东冶金技术学院“回炉”的李达声,如今已是山东一家大型钢铁集团的班组长,月薪五六千元。他对记者说,自己当初上技校时也很无奈,本来大学毕业就想进大单位工作,但原来所学的东西在就业市场上没什么分量。经过几次面试,心里越来越发慌。“我是不得已才进技校的,但没想到柳暗花明,我现在不仅收入超过了很多大学同学,而且在企业也很受重用。”
如果说到技校“回炉”是大学生在现实就业压力下的一种主动选择,那么,大多数大学生到用人单位后,不管愿意不愿意,都要被再培训一遍.就可以说是一种被动选择了。山东一家集团公司的董事长黄鸣对记者说,每年招收的大学生到企业后都要进行“回炉”,少的一两年,多的两三年,才能独立适应岗位的要求。这种“回炉”是企业不情愿的,因为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有的大学生受不了这种磨炼还要流失一部分。他说:“一些本该在学校里完成的教育内容,却要等到社会上再‘补课’,这对个人、企业和社会,都是巨大的浪费。”
专家指出,大学生“回炉”热从根本上反映的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适应。这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结构存在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新型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目前,我国高级技工、技师占技术工人总量的比例只有3.5%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20%~40%的水平。从经济发达地区蔓延到制造业密集的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的“技工荒”,已成为影响不少企业发展的瓶颈。但与此同时,我国的职业教育却远远不能适应这一需求。其次,大学生“回炉”现象也反映出目前大学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欧美国家,大学都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行机动学分制,学生可以较自由地选择勤工俭学的时间。有的学生半工半读,用超过6年时间读完本科,等他们毕业时已经完全适应了未来的工作。而在我国,许多高校专业设置本身就与市场需求错位,教学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现象.导致毕业生不同程度地缺乏适应社会的能力。专家认为,大学生“回炉”无论对个人还是社会,都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因此,在调整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高等教育乃至基础教育,都应尽快从“惟分数论”转变到对学生素质综合培养的轨道上来。只有人才培养标准与市场需求接轨了,大学生“回炉”问题才会迎刃而解。(摘自2007年第3期《半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