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自来水之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自来水之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北京市民小赵刚从北城搬到了南城,第一次烧开水就把她吓了一跳,“烧开的水才放一会儿,底部就出现很明显的白色沉淀物,根本不敢喝!”

就在小赵为家里的水担忧时,兰州自来水被查出致癌物苯超标。

近期发生的大范围自来水污染事件不在少数:4月23日,汉江武汉段水质氨氮指标超标,30万居民、数百家企业用水受到影响;5月9日,靖江市因长江水源出现水质异常,全市暂停供水。

我们喝的自来水到底怎么啦?健康饮水何时才能实现?《经济》记者多方采访,寻找答案。

不敢喝的水

在北京,自来水烧开后有水碱,使用一段时间后的水壶底部和四壁便会生成厚厚一层水垢,这已经是一件公认的事。南城的问题似乎更严重,小赵告诉记者:“我在海淀住了4年,没有这么明显的问题。但南城的水接出来有漂浮物,泡泡很多,烧开以后还能见到粉状颗粒的沉淀物,太可怕了,我不敢喝。”小赵说,她搬家时同事提醒她“南城的水不能喝”。

对此,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有自己的解释。他们的工作人员说,俗称的“水碱”其实是因为地下水为碳酸盐型水质,钙镁离子较多,水在煮沸过程中,钙镁离子以结晶颗粒形态从水中析出所产生的。目前,没有任何直接证据表明自来水“水碱”对人体身体健康有影响。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事实上,水厂掌握可去除“水碱”的技术,但是这种处理技术会浪费大量原水,一般生产1吨纯水要浪费至少3吨原水,这与水资源紧缺的现状严重不符。

清华大学饮用水安全所所长刘文君告诉记者,身边七八成的人都会问他关于自来水水碱的问题,“我自己都是喝自来水,水碱是没有危害的,也是健康的。有些人还会给我看朋友圈转发的一些关于自来水污染、危害的文章,我看了都觉得实在可笑。”

但是,刘文君认为既然居民担心,政府和水务系统应该提高重视:“我们确实也注意到这个问题越来越多地困扰市民,所以最近也在进一步做科研,找出一个既去除水碱也不浪费水的处理工艺。”

北京自来水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14年年底前南水北调丹江口水库原水进京,将替代大部分在用的地下水水源,到时,水碱问题将会有明显改善。

自来水怎么了?

苯超标、氨氮超标、长江水源异常……几桩水安全事件发生后,林晓丽打开水龙头看了又看自己家的水。她觉得,小心一点总是对的,如果水有异常,作为饮用者应该是有感觉的。

然而,林晓丽的想法错了。

中国疾病防治控制中心专家鄂学礼表示,人们更多地关注“感官性状”的异常:颜色浑浊、气味难闻,或者饮用后导致人体不适,腹泻或是呕吐等。然而,人体无法感觉到的污染也有很多,并且危害也很大,比如苯。

美国环境总署(EPA)资料显示,美国1974年《安全饮用水法案》规定饮用水中苯含量的目标值为0,最大限度含量为5μg/L。人一旦饮用苯含量超过5μg/L的水,短期内会产生神经系统紊乱、免疫力下降以及贫血,长期则可能产生染色体畸变和癌症。

此次兰州自来水被检出的苯含量最高值为200μg/L,远远超出我国在2012年开始执行的、与欧盟标准接轨的新国标中“苯含量不得超过10μg/L”的规定。

然而,兰州市民也不必因饮用过苯超标水而过度恐慌。从美国2012年版的“饮水标准与健康建议”中提出苯的健康建议值―连续10天苯不得超过200μg/L来看,此次兰州被查出苯超标的样本浓度均未超过此健康建议值。

虽然此次的苯超标是“意外”事件,但是,在中国的一些城市,水污染却越来越困扰市民。江苏盐城就是其中一个,如果在微博搜索关键字“盐城、自来水”,你一定会看到民众多年来的“怨气”。其实,盐城的问题由来已久,2009年曾爆发全城水危机,原因是盐城水源地周边布满化工厂。

4月28日晚,盐城自来水再次出现异味,这已经是今年以来的第三次。盐城居民黄珊一家已经不再相信城市供给的自来水,“这次的水有一股腥臭味,并且黄色混浊带有泥沙,无法下咽,喝水、做饭都是从外面购买瓶装水和桶装水。”

记者致电盐城市汇津水务集团、盐城市环保局、建设局、市委宣传部寻问水质情况。汇津水务客服人员告诉记者此次水异常是因为连日下雨导致河底淤泥泛起,水厂消毒时氯气加重了,异味是氯气和泥土腥味的混合气味。而当记者追问,南方城市春夏雨水多,一直采取这种解决办法是否影响市民用水时,客服人员则推脱说不清楚。而后,记者又分别向盐城汇津水务集团的办公室和宣传部门询问情况,工作人员回复说他们有规定不能向除政府以外的任何组织和个人提供水质情况。盐城市环保局的工作人员直接告诉记者,他不负责自来水问题,让记者直接找市委宣传部。市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只是简单地告诉记者,2009年以后,水源地周边的所有化工厂已经全部迁出,并且建立了新的备用水源,但是建设需要时间,希望民众能够体谅。如此兜转,半个月以来,记者采访联系了若干个人,但最终也没有得到一个全面的说法。

在关系到民众健康的水源问题上,相关部门保持“神秘”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水务有漏洞

应急备案、监测能力不足是中国很多城市的“通病”,兰州的问题也出在这里。

兰州水质监测能力和水质检验标准品的不足直接导致应急滞后,耽误了向公众公布的时间。鄂学礼告诉记者,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尚不具备检测新国标全部106项标准的能力,应急储备水质检验的标准品品种缺口较大,需要从其他地方借调,监测水中苯系物的仪器设备数量更是明显不足。

关于“监测能力不足”问题,刘文君说,“在供水行业,这个问题的确存在,但也并不是要求所有自来水公司都能监测106项指标,而是根据相关规定,建立符合要求的监测实验室即可。新国标实施之后,我们的水质情况有了很大进步,但离公众的期望和标准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因此仍需付出艰巨的努力。”

另外,监测频率低也带来风险。鄂学礼表示:“非常规项通常隔半年监测一次,但是有些非常规检测项在有些地区发生率高、危害大,这个监测频率不足以保障安全,加大‘重点控制指标’的监测频率仍是供水公司与监管部门努力的方向。”

然而,按规定,周边有化工厂的水源地应当加强对化工污染物的监测频率。这些要求,各地的自来水公司照做了吗?相关的监管部门尽到了监管职责了吗?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沈大军指出,中国的水质有无问题更多地取决于水源,自来水的行业管理基本没有问题。刘文君对此持相同观点:“106项标准是在水源水质达标的情况下才有效的,不能说水源已经被污染了,但是污染物不在106项以内,你就说这个水是合格的,这很荒谬。”

目前,我国有40多个国家级城市检测网站,能够在区域内保障非常规指标监测。刘文君指出,要求每一个水厂都要配备一套可检测106项指标的设备也是不现实的,“一整套下来需要上千万,每个地区应当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度身定做’的细致检测,把目前要求的‘县级以上的人民政府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非常规指标中测试的项目,比如有的项目可疑性大,则要多测几次’科学地运用起来。”

外资也有错

自来水不安全的另一“舆论矛头”直指洋水务。

据悉,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的城市供排水都由政府统一管理。2002年建设部出台文件明确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方向和面向外国资本进行直接融资、项目融资的合法性,敦促各地加快公用企业的改革步伐。于是,2002年后的5年内,外商相继在深圳、遵义、昆明、兰州、海口、扬州、天津等地进行大规模的溢价收购行动,2007年达到顶点,外资水务一度在中国占据“大壁江山”,仅占全球70%市场份额的知名水务――法国威立雅一家就在全国50多个城市供排水,涉及70多个项目,可以称之为中国最大的水务集团。此外,在中国十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中,70%都由外资水务掌控,其中5个(北京、上海、深圳、天津和成都)属威立雅,两个(重庆、保定)属中法水务。

然而,洋水务没有带来高品质水。声称“要把接近西方水质的自来水带给中国”的威立雅从2007年至今,已经发生14起水污染事件。

对于洋水务掌控中国自来水供给的问题,刘文君认为,出于公共事业安全的考虑,由国有资本运营水务似乎是更为恰当的做法。他说,外资主要以盈利为目的,但自来水供给属于公共事业,不能以企业收益来衡量其价值。“水务是一个长期持续性的行业,如果在一定时间长度内承包给私有或是外资,在建设和维护时通常不从长远角度考虑;另外,在应急时,非国有水务甚至会跟政府‘讲价’进行应急补救,从而耽误应急的进程。”刘文君提出:“如果政府是水务的唯一的责任主体,他们会更有积极性去建设、维护并且一旦发生事故,政府责任不可避免。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民众也更有安全感。”

沈大军则持不同观点,“这怎么能是钱的错?实际上考验的还是政府的监管能力。”他认为,事情远不止在水本身,“老百姓一发现水不好了,就去找自来水厂,其实每一个环境污染问题都拴着一条链子:产业布局、经济发展模式……”

沈大军认为,权责不明和监管不当,是自来水污染事件的直接原因。他建议:“有一套明晰的权责和条例条款,加上落实到地的监管,不论谁在市场经营都要遵守。这样一来即便出现问题,也能找到责任人。”

无论国资独揽还是明晰监管规范市场行为,都能更好地给民众打下“强心针”。然而,事情并没有结束,由谁、怎样去管还需要更多的探讨。鄂学礼提出,水务行业牵扯的部门过多,由一个专门的部门来对行业进行监管,很多问题都会简单许多。另外,法律永远是监管最强有力的武器,可以效仿美国、英国等国家制定专门的饮用水法。鄂学礼举例说:“美国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水质也不好,但是之后国会通过了一系列从水源地到水龙头的立法,对任何水源污染、非法污水排放、水资源开发的行为都进行严厉监管,水质有了很大改善。”

万事俱备,只差“临门一脚”的执行。唯有各地方水务科学地、不遗余力地运用这些解决方案,才能最终让老百姓放心地喝水。期待我们早一点“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