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皖南地区烟后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皖南地区烟后稻病虫害防治技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总结了皖南地区烟后稻前期栽培技术,并从秧田期、大田期及遇寒流期几个方面提出病虫害防治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烟后稻;病虫害;防治模式;皖南地区

中图分类号 S43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3-0153-01

皖南广德县是半山区半丘陵地区,常年水稻种植以一季杂交中籼稻为主。誓节镇处于县城西片,由于有优良的土壤资源,烟草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13年烟草种植面积约666.67 hm2。烟草一般在6月底至7月初收获,正好赶上种植一季双晚(当地简称“烟后稻”,烟后稻大部分与单季稻插花种植)。

烟后稻选择品种以粳稻为主,生育后期由于单季稻业已收割,病虫害集中到烟后稻为害,防治稍不留意,就会造成惨重的损失。为此,广德县誓节镇农服中心与县级业务部门通力合作,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出一套烟后稻病虫害总体防治模式。

1 前期栽培技术

1.1 品种及栽期选择

烟后稻宜选择生育期较短的早、晚稻品种,一般在115~120 d较合适。誓节镇近2年烟后稻大都采用抛秧方式,播期选择的伸缩性相对较小。因此,必须仔细地计算出茬口时间,以便催芽、播种。当地烟后稻最好选在6月底至7月初播种,秧龄在18 d左右抛秧为宜。

1.2 合理密植

密植规格以宽行窄株式栽培。当地抛秧密度一般抛33万丛/hm2。抛后20 d左右烤田,够苗后覆水后让其自然落干,使根系深扎,浅水孕穗抽穗,湿润灌浆,干干湿湿到成熟,防止过早断水[1-2]。

1.3 科学施肥

烟后稻的施肥原则是“基肥足,追肥速,穗肥巧”。基肥、追肥、穗肥的比例为6∶3∶1。整田时施基肥,抛后15 d内施好追肥,留下10%氮肥作穗肥。全生育期的施肥量掌握在氮磷钾比例1.0∶0.5∶0.5为宜。

2 中后期病虫防治技术

2.1 秧田期

烟后稻的秧田期正是7月的高温天气,塑料软盘在高温的炙烤下,温度较高。此时需要保证盘穴内泥土量、田间的湿度,最佳方案是采用无纺布育秧。在抛秧前3~5 d,秧田重治1次,带药下田,防治和预防二化螟、稻飞虱、病毒病、稻瘟病等。具体可选择稻腾(康宽)+吡蚜酮(吡虫啉)+三环唑(春雷霉素)等药剂。通过这几年工作的经验,此种方法成本少、费工少、防效高,持续长时间防治是非常值得推广的。

2.2 大田期

烟后稻一般于7月下旬抛秧,抛后5~7 d除草。在抛后30 d内,温度高,分蘖快。在此段营养生长阶段(一般在8月上旬)进行烟后稻的第1次总体防治工作,具体防治对象视天气和水稻品种等作相应的调整。如降雨量大、品种抗病性弱,则以预防病害为主,虫害以2代二化螟和稻飞虱为主治对象;防治药剂常选用常规、速效性药剂为主。

第2次总体防治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此时烟后稻一般处于分蘖盛末期至拔节期,气温高,水稻长势好。作为害虫选择的最佳食料,即将成熟的单季稻生长速度不如正旺盛的烟后稻。因此,害虫会集中向烟后稻迁移,造成烟后稻的集中为害。此时烟后稻防治以虫害为主,水稻上当家的三大害虫都要兼顾。按以往的经验,此时正是3代二化螟、六(4)稻纵卷叶螟、六(4)代稻飞虱的防治适期,是烟后稻防治工作中必须要仔细、认真完成的前奏。由于要多虫兼治,杀虫剂以高效、高端药剂为首选。此次防治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如果没有此次防治工作的铺垫,第3次总体防治很难取得如期效果。

第3次总体防治一般在9月中旬进行,一般情况下,与第2次总体防治相隔15 d左右。此时烟后稻处于孕穗期,是烟后稻整个生育期中最关键的一次总体防治。烟后稻由于它的特殊性,其病虫害发生量大,发生种类多,会在烟后稻穗期全面暴发,而此时正是防治或预防的最佳时间段,并且希望通过此次防治能安全维持到水稻收割。防治时间以病害来定,主要是以穗颈瘟的最佳预防适期来定施药时间,水稻破口前3 d(如是高感稻曲病的品种,施药时间可适当提前),必须兼顾水稻纹枯病。至于虫害,主要是稻飞虱、二化螟,特别是六(4)代褐飞虱、七(5)代褐飞虱,防治不当,造成“冒穿”倒伏,还有3代二化螟后峰,9月中旬单季稻收割,不管是二化螟的成虫还是幼虫,都集中向烟后稻田迁移,如防治不力,造成的结果仍然是倒伏。防治时病虫并重,配方的选择也要有科学性。防病药剂突出预防穗颈瘟的高效性,治虫突出药剂的长效性。

2.3 遇寒流期

在水稻抽穗期,要观察天气变化,如遇寒流要及时灌深水护苗,喷施九二,以确保寒流到来之前齐穗,否则将造成不抽穗或抽出半穗等,损失惨重。

3 结语

烟草是忌氯作物,因此在病虫草害防治药剂和肥料的

选择上,一定要充分考虑到下茬烟草的特殊需求。近2年,誓节镇在烟后稻病虫害防治上,一直采用此套病虫害防治模式,既有效地制了病虫害的为害,又节约了农本;既创造了最大的经济效益,又为环境保护、生态效益做出了贡献。当然,这套烟后稻病虫害总体防治模式还存在一些弊端,并且病虫害的发生发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待于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不断的改进、完善[3-4]。

4 参考文献

[1] 郑建荣.闽北山区烟后稻高产的制约因素和增产措施[J].杂交水稻,2010(4):44-46.

[2] 李安平.中低海拔地区烟后稻栽培技术[J].中国农资,2013(12):29.

[3] 邱宏彬.皖南烟后稻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9):75.

[4] 吴隆灿,陈燕萍.建阳市烟后稻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13(4):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