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职课程体系改革中的课程观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职课程体系改革中的课程观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课程是一个复杂概念,对这一概念的不同理解会形成不同的课程观,并深刻影响着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改革。从最根本上说,课程概念的理论基础是各种哲学理论。因此,应当通过对各种哲学理论的批判性检验,从哲学的视角上审视课程概念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课程观,辨明我们对课程概念和课程观的理解,使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改革能够建筑在恰当的理论基础上。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观;课程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19-0033-04

一、课程体系改革研究的成就及问题

课程体系改革始终是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的重大课题,人们对此开展了大量探讨,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一般认为,在课程设置上,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普遍存在偏重学术性知识传授的倾向,这种倾向表现为重视客观知识的传授,而轻视这种知识在受教育者个体身上的职业能力转化;在倾向影响下,甚至产生了直接照搬普通高等教育同专业课程的现象,使职业教育变成了普通高等教育的“降级”。

针对目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扭转课程设置偏重于学术性知识或客观知识传授的倾向,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培养生产型、科研型、学习型人才;在对受教育者的评价方面,采用学校理论成绩评价和企业实践技能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这种观点主张应该避免“三段式”课程设置(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所造成的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弊端,强调实践教学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1]。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对现代主义的高职课程理论进行解构,以建构后现代主义的高职课程理论,并超越后现代主义的高职课程理论而加以重构[2]。这种观点尽管使用了“现代性”和“后现代性”这样的名词,但其强调的仍然是实践的重要性。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应将知识分为两种体系,一种是学科体系,一种是生产体系。所谓“学科体系”,从考察对象来说是客观现象,从考察目的来说是追求真理;所谓“生产体系”,从考察对象来说是生产项目,从考察目的来说是实现价值。由此,这种观点主张解构“三段”式学科体系的课程设置,而重构“生产过程”的课程设置,也就是说,应该从生产过程出发,以培养做事能力为目标[3]。实际上,这种观点仍然强调的是实践能力对于受教育者的重要意义,强调的是恰当处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关系。不过,这种观点的确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提供了很好的启发。还有一种观点是在将知识分为四种类型的基础上,将课程分为四类。所谓“四种知识”:“一是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又称事实知识或‘知事’,其包括事实、描述和信息;二是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又称原理知识,也称‘知因’;三是知道做某事的知识(Know—how),又称技能知识,也称‘诀窍’,是关于如何行动的知识;四是知道什么人有什么知识的知识(Know—who),又称人力知识,也称‘知人’”。研究者认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中也应包含这四种知识,由此构成四种课程模块:“一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即素质课程模块;二是有利于学生就业上岗的岗位技能课程,即岗位能力课程模块;三是有利于学生在特定领域创新和发展的课程,即专业知识课程模块;四是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培养的课程,即拓展性课程模块。”[4] 这种观点可以说比较全面地提供了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构想。

当然,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设置的研究有很多,这里不可能一一详述。这些研究既揭示了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种种应对措施,对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确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然而,仔细审视目前对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设置的相关研究,其中仍存在一些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如:人们普遍把“课程”这个概念看成是一个习以为常的、自然而然的、无需加以考察即可使用的概念。但实际上,当谈论课程体系改革的时候,我们不得不追问:所要改革的“课程体系”中的课程”,究竟指的是什么?我们是在什么意义上使用“课程”这一概念的?再进一步,当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使用“课程”这一概念时,其背后的理论依据又是什么?这些问题涉及的其实是有关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中的课程观问题。很显然,有什么样的课程观,即有什么样的课程设置,也即有什么样的课程体系改革;也就是说,课程设置以及课程体系改革,总是在某种课程观的指导下实施的。因此,对于“课程”这一概念的考察,以及对各种课程观的考察,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设置,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

二、对课程概念的认识

从汉语词源上看,“课”字的本义是指按规定的标准考核、考验。从这一意义可以看出,在“课”字中含有考核、考验的标准、目的、内容,以及准备通过考核、考验的各种活动的内容。考核、考验显然是针对某种事情或人的某种活动而实施的,正因为有考核、考验,所以对人而言必然会产生来自于外部和内部的督促,以便完成规定的事项或活动,所以“课”字又有督促的含义。通过督促,人能够掌握考核考验所规定的内容,完成考核考验规定的活动,以便能够通过考核、考验,而这是需要通过教与学来实现的,所以“课”字又可引申为按规定的内容分段教学或学习。教者将有关内容教给学者,学者掌握所学的内容,都是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的,所以“课”字又有指教学的时间单位的意义。教学必有内容,而这内容即是教学的科目,如果把这些内容写成教材,则成为教材中一个一个的段落。

“程”字的本义是指一根头发直径的长度。由于其含有长度的意思,所以后来用作“度、量、衡”的总称,具有称量、计量的意义。由具体的称量,又引申指抽象的衡量、估计、品评。由衡量的标准,又引申指法则、法度、规矩。既然有法则、法度、规矩,则人当效法,所以又有效法的意义。人的活动要能够符合法则、法度、规矩,能够经得起称量,是需要一个过程或步骤的,所以“程”字又引申指事物发展的经过或步骤。而事物发展的经过或步骤是在时间中完成的,所以“程”又指一段时间[5]。

将“课”字和“程”字复合在一起,就是“课程”。由此可以看出,课程是指一种有目的、有标准的教学或学习活动,这种活动是在一定时间内按照规定的内容逐步完成的。课程的实施有相应的法则、法度、规矩,人们通过课程的实施,对人的行为进行衡量、估计和品评,并判定人能否符合按某种规定标准所进行的考核、考验。从这个意义可以看出,构成课程的基本要素包括:课程的目的、课程的标准、课程的内容、课程实施的方法、课程实施的过程、课程的评价。

虽然从词源学的角度上可以把课程看作是一种由六个要素构成的活动,但在现代教育实践活动中,人们对课程的理解仍然是丰富多样的。张立昌在《课程与教学论》一书中将人们对课程概念的理解归纳为三种类型[6]。其一是把课程理解为学科:从广义上看指的是所有学科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从狭义上看指的是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这种理解存在的问题在于“把课程内容和课程过程割裂开来,片面强调内容,而且把课程内容仅限于源自文化遗产的学科知识,其最大缺陷是把课程视为外在于学习者的静态的东西,对学习者的经验重视不够”。其二是把课程理解为目标或计划。从课程构成的六要素来看,这种理解显然是存在缺陷的。这样理解课程是“把课程视为教学过程之前或教育情境之外的东西,把课程目标、计划与课程过程、手段割裂开来,并片面强调前者,其缺陷也是忽略了学习者的现实经验”。其三是把课程理解为学习者的经验或体验。这种课程观肯定了学生的直接经验在课程中的中心位置,“从而消除了课程中‘见物不见人’的倾向,消除了内容与过程、目标与手段的对立”。但这种课程观的问题在于其存在着忽略系统知识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积极意义的倾向。

三种类型的课程观反映了价值观对于课程观的决定性影响。如第一种类型的课程观,肯定了对客观知识诉求的优先性;第二种类型的课程观,肯定了成人社会诉求的优先性;第三种类型的课程观,肯定了受教育者的诉求在课程活动中的优先性。实际上,人们总是在不同意义上表达自己的课程观。这导致课程观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征。

正是课程自身的复杂性——课程种类和课程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复杂性;以及人们在课程观上表现出来的复杂性,提醒我们注意:我们究竟是在什么意义上谈论课程的?对于一个课程体系,究竟要改革的是什么?我们是以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观在谈论课程?这就是说,课程的设置、课程的实施以及课程体系的改革,都是基于某种课程观而来的。因此,在课程的实践活动中,确立正确的课程观对于指导课程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课程的理论基础

某种课程或课程体系是建筑在某种课程观基础之上的,而某种课程观的形成,又是以更基本的理论为基础的。一般认为,与课程观有密切联系的基础理论包括心理学理论、社会学理论和哲学理论。在这三者之中,又以哲学理论为最基本的理论。所以,探讨课程的哲学基础,便呈现出重要的基础性意义。

在不同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会形成不同的课程观。就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而言,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占据主流地位。这一思想崇尚“人与天道合一”的圣人境界,所以在教育上强调道德人格的建立,以圣人的言行为最高标准,以达到圣人境界为最终目标,因此,传习圣人经典、进行道德践履,便是在这种哲学思想下的极有价值的课程。就西方纷繁复杂的哲学思想而言,可以说在每一种重要的哲学理论基础上都会形成一种课程观。如,理念论哲学认为理念是唯一真实的存在,于是,对理念的把握便成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同时,因为对理念的追寻是一件十分崇高和严肃的事情,所以发展人的品格也成为理念论哲学的重要教育目的。反映在课程上,则以培养理性思维的学科和文学、艺术为最有价值的课程。实用主义哲学重视经验和过程,主张在经验和过程中掌握知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目前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中主张的“行动导向”观点,其背后的理论基础,正是实用主义的哲学思想。

存在主义和现象学是现代西方哲学的两个重要流派。存在主义肯定作为个体的人的存在,其对教育和生活的影响,即在于它重视个体的可能的发展,引导学生探究与生活有关的问题,将人的可能性作为教育的目标。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构建一个美好的、可能的生活世界,而学校也应当成为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愿望做事情的自由场所。存在主义者认为个体的存在是有差异的,反对对个体进行无差异的教育,反对雷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主张教育应该多样化,这种多样化不仅存在于课程当中,而且存在于教学方法当中。

现象学是胡塞尔建立起来的一种哲学方法。现象学认为每一个现在都是从过去走过来的,而每一个现在又蕴含着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人是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重新界定自己并朝着新的方向奋进的过程中得到成长和进化的。正因为人是历史性的,人的发展是开放性的,所以“现象学教育者希望建构教学方法,为他们自己和学生打开通往世界的窗口。”[7]。根据这种观念,课程的建构需要在教师在了解学生的需要和感知世界方式的基础上完成。

实际上,作为教育和课程观理论基础的哲学思想还有很多,但从上述若干哲学理论足以看出哲学对教育及课程观的深刻影响。因此,当我们在谈论课程、课程体系改革及课程观的时候,我们不能不先反思它们背后的哲学基础。毕竟,种种哲学理论都是人类建构的产品,其中既含有深刻的洞见,也必然含有种种的缺陷。所以,对于各种哲学理论进行批判性检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程这一概念,更好地建构适合于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课程体系。

四、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建立什么样的课程观

这是一个难以回答、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一方面,对课程本身的理解具有复杂性;另一方面,职业教育所针对的职业门类具有复杂性。所以,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一个复杂过程,其既需要厘清对课程本身的认识,又要把握职业门类的要求。尽管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但是,高等职业教育毕竟仍然是教育中的一种类型,其仍然不能脱离一般教育的本质。然而对于什么是教育的本质?仍有诸多理解。不过,将教育看成是人类社会传承文化、发展自身能力、实现完美人格的活动,则可以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因此,尽管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但从教育的本质来看,学生的人格实现和其他生活能力的培养也是不容忽视的。如果片面理解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则有将人当作工具来对待的倾向。毕竟事情是由人来做的,职业技能也是通过人发挥并起作用的,所以对人的全面培养必定是本质的。就课程而言,从课程目的上看,应当考虑是否有助于学生实现其可能的发展,是否有助于学生实现理想的人格,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有助于学生获取生活的意义。从课程方法上看,应当考虑是否能够使学生在从教师创建的适宜的教学环境中认识其发展的可能性。从课程内容上看,多样性的课程内容有助于不同的个体发展其可能性。从课程实施过程上看,以行动为导向的课程显然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学生主动把握知识,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职业教育有自身的要求,这个要求包括职业所属行业的一般职业要求和不同企业的具体职业要求;但是,不论是什么样的职业要求,都将被转化为课程内容,融入学生的生活经验中,而且它们也将有助于学生获取生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二苓,贾春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问题与对策浅析[J].成人教育,2010(2):51-53.

[2]闫智勇,毋丹丹.金融危机背景下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准备的三次革命[J].职教时空,2009(4):46-47.

[3]李华,齐武福.变革观念,科学构建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J].中国地质教育,2008(3):60-67.

[4]张旭翔,等.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设计研究—知识管理的视角[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44-48.

[5]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课”字条与“程”字条[Z].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

[6]张立昌.课程与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4-5.

[7]石中英,邓敏娜,等,译.教育的哲学基础[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144.

Analysis on the Curriculum View in the Reform of Curriculum Syste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UANG Liang

(Shangha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City Management, Shanghai 200438, China)

Abstract Curriculum is a complex concept, and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to the concept of curriculum can form different curriculum views which have profound impacts on the reform of curriculum setting and curriculum system. The theoretic foundation of the concept of curriculum is various philosophical theories. Therefore, we should review the concept of curriculum and the curriculum view based on 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ilosophy through critical examination on various philosophical theories, so as to clarify our understandings on the concept of curriculum and make curriculum setting and curriculum system reform be built on proper theorie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um view; curriculum system; reform

收稿日期:2013-05-22

作者简介:黄 亮(1964- ),男,江西南昌人,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中国哲学,教育哲学,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