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找到自我比重走青春更重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追寻自我不是逃离现实,而是停下来、静下来、坐下来就好,完成与内心的对话,真正找到让自己纠结和焦虑的具体细节,因为找到自我本是一个向内的探寻而不是向外探寻的过程。
电视荧屏上,一部《北京青年》,几个单身青年,放弃稳定的工作,离开熟悉的家庭,踏上重走青春的旅途,让秋意渐浓的时节着实多了一点点躁动。网友们有些蠢蠢欲动,却大多空有想法,而没有勇气。其实,青春的模样未必只有轰轰烈烈地走出去才能看得到。
重走青春只感想不敢做
男主角何东有着一份稳定光鲜的工作,多少人羡慕着,唯独自己忍受着生活的一成不变。他说“我受不了那方形的楼,方形的办公室,方形的格子间,方形的电脑,再干下去,我都快成方片了”。
这简直就是都市白领的一个生活写照,他们几乎分分秒秒都在抱怨,叫嚣着要改变这样的日子,但是,他们的身体却没有听从召唤,一刻也没有离开办公室的座椅。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把椅子对自己的吸附力似乎越来越强,更无从挣脱。大多数人做不出像何东那样悔婚、离家出走的决定。
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沈政说,从脑科学的角度讲,人在做出一个决策的时候,首先需要对现实环境有一个认知的过程,包括记忆、思维、思考,认清了环境对自己的利害关系,然后才会出现各种情绪和动机,有了动机,才有决策的结果。
而这个过程是从脑的后头部向前头部传递的,大脑前额叶就是负责决策、动机的执行和监控功能的。不过前额叶也分为内侧和外侧,外侧前额叶主要负责对外部环境的认知和思考,内侧前额叶则是控制情绪和动机的,所以,是否可以抛弃一切重走青春的决定,就像是内侧前额叶与外侧前额叶的一场博弈。如果内侧前额叶控制的情绪冲动更强,那样的人就会选择去做,相反,外侧前额叶更强大,这样的人可能会对周遭顾虑更多,而迟迟下不了决定。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事业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尽管对现状不太满意,但要重新开始,成本就增加了。家庭也是同样,结婚有了子女,需要承担更多责任,角色变化了,需要更多从现实生活去考虑问题。”沈政说,对大多数人而言,生活的经历和经验让他们对现实环境的认知和思考更多,压过了不满情绪本身,外侧前额叶的控制往往超过了内侧前额叶。
青春的幻想改变不了人的内心
可为什么大多数人对现实环境的认知是妥协和接受而不是改变,在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林晓看来,这不是环境造成的,而是人的观念造成的。
一头几个月大的小象刚来到马戏团时,由于体型还小,所以只需要一根较细的绳子就可以将其拴住,可成年大象简直就是庞然大物,拴住它的绳子却没有变化,因为它已经习惯了被束缚。
“有时候这种习惯也可以成为一种自我的保护机制,毕竟任何改变都是有代价的,但是这更可能成为一种麻木的适应。”
她说,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教育,是按照一个统一的标准、模板去塑造自己,要求个体努力去符合社会的要求,机械化培养的人才,不会思考,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是在别人眼中度过每一天。
“辞职、旅行,这些大多数人所关注的、向往的,只是青春的一种形式,即使环境变化了,依旧改变不了内心。”
华夏心理网资深心理咨询师荀炎也认为,观众沉浸在导演勾画的那个无拘无束的、童话般的生活状态下不愿出来,可以理解,但这恐怕只是年轻人逃避压力的一种想象而已,并不现实。
寻找自我并不是割裂现实
“其实,比重走青春更重要的是找到真实的自我。”荀炎说,它与时间无关,因为内心的自我并不是停留在一个点固定不动,然后等着人们回去寻找的,自我是在不断成长、变化、成熟的。
找寻自我的办法,并不是逃离现实,而是停下来、静下来、坐下来就好,完成与内心的对话,真正找到让自己纠结和焦虑的具体细节,因为找到自我本是一个向内的探寻而不是向外探寻的过程。
“但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容易走入一个误区。”她坦言,人总是更愿意把内心的自我和现实的我割裂开来,任性地觉得一定存在一个完全不同于外在表现的另一个自我。事实上,这是因为人们往往对于现实的自我太过不满,因此,才期待找到一个完全不同的、想象出来的真实的自我,而这恰恰是自我分裂的表现。
其实,与其说是找到自我,不如说是整合自我,首先得学会接纳现实的自我,然后才能看到自己内心的部分,把内在的和现实的自我协调起来。
林晓也认为,在很多年轻人看来内心的追求与现实的冲突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不可调和,这完全取决于你如何去平衡。
现今许多人都拥有多个职业,有的唯物,用来养活自己;有的唯新,用来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或者周末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一个电脑程序员,平日里埋头枯燥的工作,私下可以学武术、淘古董,用这些来弥补工作不能带给他的精神满足,不也能活得很快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