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近几年,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的研究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本文从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建设途径等多方面对此问题研究现状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

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由之路,是稳定辅导员队伍、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前提。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必须以一定的制度建设作为保障。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建设的重要性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深入贯彻中央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必然要求,是统筹高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必然要求,是锻炼造就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

辅导员最根本的出路是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要求,根据新时期辅导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进行专业化的建设,催生职业化的队伍。只有通过辅导员专业化,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辅导员的职业形象。提高辅导员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使辅导员工作成为令人尊敬和羡慕的职业。

二、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辅导员职业化意识淡薄

首先,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始终还未作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学校没有意识到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是一个全局性、根本性、终身性的概念。其次,辅导员缺乏专业自主发展意识。辅导员工作繁杂,强度大,待遇偏低,工作缺乏成就感,对自身身份缺乏认同感,导致辅导员对自身职业化、专业化的意识淡薄。

(二)辅导员专业化程度低

从一些统计结果和现实情况来看,这方面有两个问题:一是辅导员普遍年轻化,缺乏人生经历和工作经验,长期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辅导员的比例不高,总体职业素养不高;二是学科结构不合理,辅导员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偏少,非“科班”出身者仍占主体,这与辅导员应具备相关学科专业背景的要求有一定差距。

(三)辅导员队伍不稳定

由于传统观念和辅导员的岗位特点,大多数人认为辅导员职业发展空间狭小,职业寿命较短,尤其是现行管理体制带来的辅导员分流、归口及晋升空间上的限制,使得辅导员工作“非职业”、“难干久”的认识根深蒂固。有的辅导员只把岗位当成进入高校的“跳板”,把辅导员工作当作“临时”“过渡”及“短期”的工作。这些都导致辅导员队伍高流动性、低稳定性,常年处于“新手上路”的境况,根本谈不上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

三、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的途径

(一)明确辅导员的职责

关于辅导员的职责问题,有的理论认为其职责可界定为:1、辅导员应开展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学生德育工作,并从以教育为出发点的管理和服务等各个方面指导学生的成长;2、辅导员要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形势政策教育,道德法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发展指导;3、辅导员要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开展日常管理和服务育人工作;4、辅导员要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科学研究和方法。以创新精神研究运用多种新的工作载体,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二)提高思想认识,搭建辅导员队伍建设平台

辅导员队伍建设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和效果,关系到高等教育本质作用的发挥。因此,要引起全社会的支持和关注。各级党委、政府要积极制定相关的政策,加强政策引导和宣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切实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创建良好环境,为开展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提供必要的政策和经济保障。

(三)建立科学的辅导员管理体系和考核机制

高校应完善对辅导员的考核制度,定期对辅导员进行工作目标考核。高校要以辅导员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和学生满意度等内容设立指标,建立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考核体系,对辅导员进行全方位的考核评估。其中,工作绩效的考评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对辅导员工作状况最有评价权的是他直接的工作对象―――学生,因此,考核中要充分尊重和吸收学生的意见。同时,还要一并考评辅导员的学习绩效和研究绩效,因为个人的学习绩效和研究绩效可以从更高的视角去审视和指导实际工作。要将考核评估结果与其职务评定、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直接挂钩,做到奖惩分明。考核评估不合格的辅导员,需要重新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优秀辅导员则应在收入分配和职务晋升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甚至给予政策上的倾斜。严格的工作考核和奖惩结合的评价机制,将有效激励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

(四)健全完善辅导员队伍培训体系

根据工作需要,辅导员培训应重点做好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培训机构。根据当前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需要,高校应建立专业化的辅导员培训机构,及时制定培训规划,建立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做到先培训后上岗,坚持日常培训、专题培训、业务进修、学历提升、国外培训相结合。在培训中可以组织学员进行心得交流、骨干辅导员谈体会、学校党政干部授课、聘请专家学者讲学等活动。二是编制系统化的培训教材。辅导员工作需要的是多学科知识和技能,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事务管理、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等,因此,辅导员培训需要独特的教材体系。辅导员教材编写要立足对学生状态的把握,分门别类地进行。教材应以培养具有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党团活动、心理咨询、社会调查、职业生涯规划、形势与政策教育、安全教育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推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高校自身的共同努力。各高校通过长期和系统的建设,应逐步建立起“发展有方向、学科有归属、专业有依托”的学生工作运行机制,构建起一支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队伍,从而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作者单位:新疆农业大学机械交通学院)

参考文献:

[1] 黄洁,宋振超.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探析田扬州职业大学学,2012,16(01):52一53.

[2] 熊芬,张憬.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探索[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8(01):86一87.

[3] 刘兵.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

[4] 孟鑫.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职业时空,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