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巴迪克 蜡染布艺的天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巴迪克 蜡染布艺的天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雪花般轻柔的木棉花散落遍地,铺满了那条通往皇家陵寝的阶梯。周遭林间,鸟鸣莺莺。这里是距离日惹20多公里的艾默奇里(Imogiri),位于圣山脚下,山上安葬着17世纪以来爪哇的历代国王。Sarjuni夫人的店铺就坐落于圣山右麓,我们第一站就去往那里。

Sarjuni夫人身材娇小,待人和蔼可亲,于己严谨自律。她自8岁开始画制巴迪克蜡染,现在已经是家族中巴迪克蜡染工艺制作的第四代传人,其精湛绝伦的技艺更被日惹宫廷所认可,并任命其家族世代为宫廷制作图丽巴迪克布料。这种布料为纯手工绘制而成,成品精工细作,产量极少,同时也价格不菲。在爪哇的核心文化中,巴迪克蜡染布艺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一种属于皇族的艺术。在印度尼西亚语中,巴迪克(batik)通常有两种含义:一是其独特的手绘蜡染工艺;二是用这种工艺制作出来的布及服饰。印度尼西亚的巴迪克,包括工艺、图案及其蕴含的文化艺术价值,于2009年10月2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巴迪克蜡染布艺主要以靛青、深棕和白色为主,这三种颜色分别象征了印度教的三大神:Vishnu、Siwa和Brahma。在过去,巴迪克蜡染布艺中的精品都会被送进皇宫,像深褐色配浅褐色这样经典的色彩搭配,以前只有皇族才能使用。巴迪克蜡染布艺上的每一种图案都对应着某种深厚的象征意义,这些图案陪伴爪哇人由生到死,与他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举例来说:怀孕7个月的孕妇就会穿着带有“babon angren”图案的巴迪克蜡染服饰。在她生产时,新生儿则会被包裹在印有“sido asih”图案(意为“爱的传递”)的巴迪克蜡染襁褓中。“wahyu fumurun”和“parang garuda”图案则是皇室成员服装的御用图纹……巴迪克蜡染制作的服装不仅仅是宫闱之内的众人之选,这座岛国之上的大小官员,以及婚礼上的新人也都会选择穿着巴迪克。今时今日,甚至连摇滚乐艺人和嘻哈舞者也都会选择巴迪克蜡染服饰,足以证明这一艺术的勃勃生机。当人们推开蜡染作坊的门扉,展现在他们面前的艺术就诠释了爪哇灵魂层面的一部分。

一项与佛思无异的工作

精美壮观的印度佛教寺庙普兰巴南寺(Prambanan)、婆罗佛屠寺(Borobudur),和它旁边风格简约的孟督寺(Menduf)距今已有1200年的历史。建造寺庙所用的深色玄武岩上雕刻着精美的繁花图案和几何图形,这些图纹被爪哇人魔术般地完美复制下来,并用在了巴迪克蜡染中。然而,这座岛国虽然赋予了这项蜡染技艺巴迪克的称谓,却没有人能说清这项从中国到埃及,可谓享誉世界的技术是什么时候在爪哇出现的。从事巴迪克研究与收藏40年的著名专家与收藏家Asmoro Damais向我们介绍说:“历史中对我国巴迪克的最古老记载,就是1807年《爪哇史》一书的作者托马斯莱佛士(Thomas Raffles)爵士从爪哇回到伦敦时,带去了一块巴迪克蜡染布料。”Asmoro Damais的母亲是一位爪哇贵妇,父亲路易斯查理·达麦斯(Louis-Charles Damais)是一位法国金石学家。就是她,在前不久携友人一起作为发起人,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将巴迪克蜡染技艺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而在此前,印尼的哇洋戏(一种传统木偶戏)和克里斯弯刀(一种传统波状刃短剑)都已经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印度尼西亚独立后,用巴迪克蜡染布艺制作的男士长袖衫和女士纱笼被定为印度尼西亚国服。其中,男士巴迪克长袖衫还可以代替西装,在正式、隆重的场合出现。苏哈托统治时期(1966年~1998年),巴迪克服装还是学生校服和国家公务员的制服。

巴迪克蜡染布料给人感觉严谨、感性、炫目且正统,19世纪更是到达了其黄金鼎盛时期。因其印染图案汇聚了来自中国、印度与荷兰的传统印染纹样,以及葵花图案、转经筒上的图纹、甚至是扑克牌的图样等各式各样的图形,所以,巴迪克蜡染可作为“爪哇十字路口”这一说法的现实例证。如今,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都生产制作这类印染制品,中国采用化学剂染色进行批量生产的印染产品占据了极大的市场份额。Asmoro Damais如是说:“我并不反对印染制作的巴迪克,但是问题在于,这种印制的巴迪克产品上并没有任何标注说明。应该将制作标签附于流水线作业的机制巴迪克产品上,用以区别于那些在乡间严格按照传统制作工艺手工制造的巴迪克制品。”日惹南部的村庄中,住着爪哇岛上最优秀的蜡染工匠。日惹是印度尼西亚著名的旅游胜地,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中南部,拥有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婆罗浮屠佛塔及印度教古庙巴玛南神庙、苏丹王宫水晶宫等著名旅游景点。日惹也是印度尼西亚最有历史的城市,是爪哇文化的摇篮和最大的城市,“日惹”是安详和平之城的意思,与世无争、祥和宁静也是这座城市的特征。虽说日惹是安详和平之城,但日惹附近的默拉皮火山则是全球最活跃的火山之一。这些村庄就坐落在火山脚下,散落于平原之上那大片的稻田与甘蔗田之间。根据印度尼西亚传统,纺织和蜡染等工作都是由女人们来完成。而一块巴迪克蜡染布最终完成,可能需要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村庄里的妇女会坐在自家门前的小凳子上,孩童、公鸡和水牛环绕身旁,在乡间的一片宁静之中耐心地操着一根蜡管(印尼语称“canting”)精准地画出图案,将一匹匹简单的moris棉布(一种本地产白色棉布)变成一幅幅艺术作品。巴迪克蜡染布以天然的植物色素、不溶性的染料“靛蓝”为主色。用来制作蜡染布的印模极为精细,花样也很繁复。蜡染就是用蜡油遮住不要上色的地方,依此方法在布上染出不同层次的颜色及缤纷的图样,多半以花草乌兽为图案,少数以人脸为图像。质地有丝质或棉布,色彩鲜艳、图案优美,颇具民族特色。“她们在绘制图案的时候需要全神贯注。她们的工作过程实际上与参悟佛道时的沉思无异,这也使得这些女性更显伟大。”作家Elizabeth D.Inandiak的话中满溢赞赏之情,她曾经在爪哇居住过将近20年,还亲身参与组织了在欧洲举办的巴迪克蜡染展览。她还说道:“这只是些乡野村妇,却从事着一项在过去只有宫闱女子方能接触到的皇族艺术创作,看着她们,不禁让人赞叹她们是多么的了不起!她们能够将创作内容与现实条件相结合,使得这种也许在外人看来从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东西,能够紧跟时展的步伐,反应出爪哇今时今日的真实现状。”

印度尼西亚,一个由17000个岛屿组成的国度,2009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为4.4%,拥有2亿3100万人口。本地人口中,多重信仰混杂,大部分居民为伊斯兰教徒。这个民族的古老信仰与古兰经的部分教义结合,在他们的信仰中,至今仍坚信万物皆有灵。已经下台的印尼前总统苏哈托身边就养了54名巫医,我们的导游Punto先生在忆述他们的往事时,就操着一口流利的法语跟我们打趣说“我们民族的人民是非常迷信的。”爪哇群岛一直以来都在苏丹(伊斯兰教国家中对君主的称谓)的统治管辖之下,整个国家对苏丹始终充满了崇敬之情。这样的一个岛国已经迅速成为了各种神秘学说和论调汇聚的中心,而中心的中心就是日惹。这片国土上,北部以Merapi火山为界,南部以红莲海上的Parangtritis火山为界,在这由南至北的广袤疆土与仍居住着哈孟古布沃诺十世苏丹的baton皇宫之间存在着一种隐形的神奇纽带,这个国家的每个人都深信不疑正是这一将王权与国土紧密相连的纽带,稳固着这个国家的秩序与安宁。更为世人皆知的是,在2006年Merapi火山那次可怕的爆发中,这座火山忠实的守护者Mbah Marijan老人就得到了火山的庇护,奇迹般地存活了下来。

在宫中,仆役被称为abdi dalem,往往为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终日身穿巴迪克服饰,总是必恭必敬地走向距离君王最近的那扇门,恭敬地面向大门蹲下来守候。对他们这种忠心护主的行为,也没有人会感到厌烦。由于居住在日惹的人民恪守着根深蒂固的民族传统习俗,所以日惹人的生活被认为是极具艺术气息的:这座城市所拥有的50所大学推动了当地文化的发展;水稻的种植保证了当地经济的稳定;但与此同时,日惹人还始终忠于本族的风俗信仰,保持着本地悠闲自得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模式也会将日惹人民的生活引向更美好的明天。

Topo先生是巴迪克蜡染中的印花工艺大师,这种工艺属于雕版印花的一种,往往用于制作较为复杂的布面图案;Suprapto先生则是使用天然植物染料制作巴迪克蜡染制品的创始人,用肉眼来看,其所作蜡染制品中的任何一种色泽都与化学染料染制出的颜色无异。在日惹旁边的这个村子中,Topo、Suprapto、Sarjuni夫人和手下的能工巧匠们,以及其他许多蜡染匠人们还在日复一日地辛勤劳作着。这一与这个岛国密不可分的技艺,就这样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伴随着国家的发展而生生不息。

巴迪克蜡染到底是什么?

爪哇语中的“巴迪克(Batik)”一词与意为“点”的词汇“fifik”词根相同。巴迪克蜡染布艺是一种集耐心与细致于一体的艺术,并非由流水线式作业的机器生产制作。其蜡染工艺需要先将想要印制出的图案画在布匹之上,然后将布匹上涂满蜡,将这层蜡除去后,布匹上就留下了图案的初色,之后通过将布匹放入水中浸染达到固色的效果。这一系列工序要反复多次,往往需要反复染色8次才能够将图案颜色真正染在布匹之上。最后一道工序,则是通过将染色后的布匹浸入沸水中,除去残留在布上的蜡。最传统的巴迪克蜡染布艺往往是双面显花,而制作此种蜡染布艺则通常需要4个月才能完成。为了加快制作速度,有时会使用烘干机。制作完成的布只能手洗,且绝不可置于阳光下晒干。巴迪克蜡染布艺及其制品以爪哇地区生产的最为精工细作,其珍品的价格能够达到上百万卢比(约合600元人民币)。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民着一方衣”,印度尼西亚各省市的巴迪布花色图案大不相同:有几何图形的,也有各种花鸟龙虎的;有讲究对称的,也有偏爱错落的;有抽象的,有写意的。总之,印度尼西亚各地的人们在巴迪克蜡染布艺的设计中,融入了自己的生活习俗、审美情趣、文化特色和宗教传统等,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许多印度尼西亚人以收集、穿着不同地区用巴迪克蜡染布艺制作而成的巴迪克衫为乐趣,朋友见面也常常以讨论对方的巴迪克衫出自何地为话题。

巴迪克衫既把印度尼西亚各地区人民凝聚在一起,又反映出地方特色和文化多样性。可以说,共性中有个性,个性中有共性。在正式场合,别人选择一身西装革履出席,而你可以穿着一身巴迪克衫。放心,这样做不但绝不失礼,反而相映成趣,极其符合当地的礼仪。印度尼西亚人就是这般聪明,早就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谙熟于心,既挣回了里子,也不失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