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材料作文“莠草”素材运用指导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材料作文“莠草”素材运用指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5年高考作文备考热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莠草,农人整个春天夏天锄它,然而它仍旧精力旺盛,田埂、牧场、田野、花园到处都有它。有人用卑贱的名字称呼它,例如猪草、苦艾、鸡草;也有人用雅致的名字称呼它,例如长生草、扶移、雁来红。

阅读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名师题解】

这则材料,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大角度进行分析。两大角度之下还可以细分角度,使论证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角度一:莠草角度

1.天生莠草,必然有好有坏,“天性”不可改变,生命可以选择,也可以找到自身生命的价值。所以人正确认识自我,给生命合理的定位,才能活出生命的独特价值。

2.莠草有害,农人锄它而后快,但莠草仍能坚强地自我展示,对于莠草而言,评价于它只是毫不相关的外在,它必须在赞美与恶评中寻找到自己,坚守自己的价值,发展自己。所以人坚守自我,不因别人的态度而放弃自己的人生。

选材小贴士:可以列举古今中外那些“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人物,例如但丁、布鲁诺等;包括中国历史上那些特立独行的人物,例如魏晋名士、竹林七贤等,均可以有效地证明上述观点。

角度二:认知角度

1.任何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不因外人之看法而成立。因此,必须对每种生命的独特而唯一的价值,给予平等的尊重。避免单向度的价值观,不以己之好来除却世界的“杂草”,尊重差异、多元共存,这应该是我们认知世界的态度。

2.认知差异源自价值冲突。人们对于事物的认知是基于不同的价值视角而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这样必然导致价值认识的裂变与多元,这是正常社会的必然现象。弥合社会价值裂变的最好方法是:倡导与培养理性与宽容的精神。

选材小贴士:人与人之间的龃龉恩怨,社会的矛盾纷争,国家之间的对立冲突,多源自以自我为中心的认知狭隘,如果可以对不同事物予以尊重,世界将和谐美好。顺着这一认知,几乎所有领域都可以作为此论点的素材。例如人类对动物的虐杀、种族歧视、中美对立等。

现侧重从“莠草角度”列举高分素材并提供写作实例。

【高分素材】

名言素材:

1.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样,要有勇气在风言风语的社会中坚定地高举伦理的信念。

――爱因斯坦

2.别人看我是荒谬,我看自己是绝伦。

――徐悲鸿

3.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庄子

素材点拨:以上素材有正例有反例,使用时可以正反结合对比论证。名人名言类的素材本身就是佐证观点的利器,对于议论性强的名言而言,名言本身就是观点,可以直接使用。对于表述比较含蓄、观点比较隐晦的名言,在引用之后,宜加以分析阐述,有些类似于解答现代文“理解句子含义”,这些分析阐述的语言其实就是论证分析的过程,这样就可以使名言与观点联系紧密,并且使观点有说服力。

人物素材:

1.莫言拒绝出席各种活动

“今后大家最好不要邀请我,多么光彩的事我都不参加。第一不要邀请我,第二不要到我老家去,大家各干各的,我用我的新作回报你。”在获得诺奖后莫言不胜各种打扰,在第二届中国――澳大利亚文学论坛上,莫言在与2003年诺奖得主库切对话的场合说出这样一番话。

他还说:“我喜欢独往独来,才能冷眼旁观、才能洞察世态人情。大千世界人各有志,每个人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地位抬举太高是对作家的伤害。我没有政治家的兴趣和能力,只想安静写点东西,我是该回到书桌前写出好作品的时候了。”

素材点拨:莫言面对世界的喧嚣、功名利禄的诱惑,并没有迷失自我,像一些学者教授,一出名就游走于各大媒体电台之间,博取名利,而是守住本真,依然愿意一如从前,简单地生活,安静地写作。这个事例可以用来论证“坚守自我”“淡泊名利”“如何应对诱惑”“拒绝喧嚣”等观点。

2.徐悲鸿励志学画

一个外国学生冲着徐悲鸿说:“你别以为进了达仰的门就能当画家。你们中国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

徐悲鸿面对嘲笑,没有妄自菲薄,而是一如既往的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发愤创作。

后来,那个外国学生看了徐悲鸿的作品,非常震惊。他找到徐悲鸿,道歉说:“看来我犯了一个错误,用中国话来说,那就是‘有眼不识泰山’。”

素材点拨:徐悲鸿面对别人的讥讽嘲笑,不妄自菲薄,而是发愤图强,不仅获得个人的成功,也为祖国增光。那位外国学生先是傲慢浅薄,后来却能道歉,这种精神也很可贵。这则素材可以用来论证“不因他人的毁誉改变初衷”“爱国”“发愤图强”“坚持自己的理想追求”“知错能改”等观点。

【素材演练】

本心不改,我自菩提

福建南安国光中学 陈智瑜

莠草不顾人们如何称呼它,只是精力旺盛地生长着,最终长遍各地。福克纳在《我弥留之际》曾说:我们仍在苦熬,所幸的是在盲目中执着向前。在我看来:对别人的评价保持一定程度的盲目,执着向前,人生便能因此而不凡。

徐悲鸿有言:“别人看我是荒谬,我看自己是绝伦。”徐悲鸿刚开始画画的时候,饱受人们的非议。面对人们的质疑,徐悲鸿选择充耳不闻,而是将自己旺盛的精力全部投入到画作之中,终成一代大师。

顾城有言:“在别人的声音里生存,不是活着的目的。”诚然,爱有所及,便风雨兼程,不必在意路人的评价。因为你自己已经知道路在前方。徐悲鸿的高超之处正在于此。试想倘若徐悲鸿面对人们的嘲讽进行反击,他能够有时间投身画作吗,他能够成为一代大师吗?大师之所以成为令人仰望的大师,就在于他们总是用事实来回答一切对于自己的质疑。诺奖得主莫言亦言:“地位抬举太高是对作家的伤害。我没有政治家的兴趣和能力,只想安静写点东西。”相信对自己定位清晰的他必能保持本色,始终是文坛中的雁来红。

反观社会中许许多多的人,沉浸于声名之中而不能自拔,不禁让人叹息。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在获得巨大文学成功之后,改弦更张,醉心于物欲,转而经商,最终导致终生负债累累。亏得他最后重新审视自己,选择回归,再次回到书桌,否则世间便无 “人间喜剧”。

在人的生命中,总有思想指引我们以前行,当丧失了这份思想后,便不知道要执着于什么。高更有言:“身处深渊旁,而不落入其中。”在繁杂的社会中,犹如面对一个深渊,人倘若不能宠辱不惊,执着不屈的向前,就难免走向堕落之路,令后人叹息不已。

诚然,对别人的评价保持一定程度的盲目,并不意味着完全不听他人之言。对于他人的称赞或者是嘲讽,我们可以置之不理,执着向前,但面对他人中肯的建议和评价,我们应当虚心采纳,完善不足,方能走向精彩的人生。

对别人评价保持一定程度的盲目,宠辱不惊,坚强不屈,执着向前,不失为一种智者所为。《西华子》有言:本心不改,我自菩提。宠辱不惊,是我们在风雨之中前行。

【教师评点】

本文紧扣材料,立意精确、辩证,观点突出,很有自己个人的见解。

1.论据充足,论证充分。其中道理论证部分,即名言素材的运用尤为出色。文章先后引用了福克纳、徐悲鸿、顾城、高更、《西华子》等语言,旁征博引,充分显示作者阅读的涉猎面之广,也使得文章既有厚度又有广度,文章内容丰富又文采斐然,带有一定的哲思又略有禅意。道理论证能发挥到这样的程度,殊为不易。

2.在人物事件类素材论据的使用方面,引用了莫言、徐悲鸿及巴尔扎克的例子,中西结合,进行正反对比论证,也可圈可点。

3.不足之处在于,人物事件类的论据稍显不够丰富,表达上仍略带格式化痕迹,有些许生硬,不够灵活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