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试论道德冷漠及其纠正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论道德冷漠及其纠正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道德冷漠是一种具备道德认识的前提下在特殊的情境中选择“不作为”的道德现象,在现今社会,道德冷漠呈现日益普遍化的趋势,本文试图分析道德冷漠形成的原因,从而提出其纠正对策

【关键词】道德冷漠;成因;对策

当今社会,作为一种特殊形式表达的规则,道德的标尺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冷漠是人们情感上的一种自闭形式,道德冷漠就是人们以一种自闭的形式产生的对善恶标准的自闭与不关心。

一、道德冷漠形成的原因

道德的冷漠,首先从善恶的标准来分析,简单的说,道德冷漠就是对善的缺失。万俊人先生指出,道德冷漠是一个道德心理学概念,“它是指一种人际道德关系上的隔膜和孤独化,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行为方式的相互冷淡、互不关心,乃至相互排斥和否定”。[1]万先生还提出, 道德冷漠不是感情的淡薄, 道德冷漠是人们之间道德这种情感意识缺乏沟通、道德心理互相感应的缺失、道德行为举止上的丧失。更有学者认为道德冷漠实际上是“援助意识减弱”、“责任分散”和“责任平摊”的心理行为。,这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所折射的结果。道德冷漠的行为实施者都怀有“也许其他旁观者会帮助受难者”的想法,进而阻止了自己对别人进行帮助的意识,由于在场的人越多,自己分摊的责任就越小,最终导致所有人都沦为看客。这只是道德冷漠的一种心理学视角上的表象化原因,这种解释没有对道德冷漠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进行进一步的深层次剖析,这就需要我们从另外的视角和纬度进行进一步的判断。

(一)道德不具备强制束力是造成道德冷漠的客观原因

道德和法律规范的对人们行为方式的规范存在区别,法律包含了道德行为规范的因素,同时又对人们的行为方式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道德虽然也具有规范人们行为方式的作用,但是道德规范不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道德约束力的实现主要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以及传统习惯,而法律约束力的实现主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强制性力量。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归纳:法律具有道德因素,道德是习惯法律。马克思主义伦理认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阶级和国家的消亡,法律在未来也必将被废除,而道德的作用将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日益发挥更大的作用。由于公德意识的缺失,目前社会上出现了很多的“见死不救”、“见危不救”现象,公德意识的淡漠逐渐导致了群体公德意识的群体冷漠。道德意识缺乏的群体冷漠使得社会风尚的低俗化趋势。这种现象的产生迫切需要政府强制约束力的实现只有社会道德公德的法律化,才能有效的阻止社会公德意识滑坡。由于自古以来的传统是社会公德意识的去法律化,使得社会公德主要以道德自律的形式得以实现,这种传统习惯导致了现代社会道德意识的群体道德冷漠。

(二)道德冷漠的历史性原因是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忽视和背叛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有扶困济危、救死扶伤、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传统美德。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现代社会的人们却放弃了传统优秀的道德文化,传统美德不再是人们社会生活的行为标准。随之就出现了道德冷漠这样的“社会毒瘤”。从传统历史文明的发展来看,近代以来人们盲目的摈弃传统文化和“破四旧”运动,使得我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文化的割裂较为彻底。我国社会传统优秀文化也被人们不分青红皂白予以抛弃。由于现代社会人们更加追逐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对社会精神文明予以忽视,使得社会公德意识的缺失,更加导致了社会道德冷漠的出现。

(三)道德冷漠现象出现的现实性原因是缺乏社会公正

在当代时期,社会阶层正悄然发生变化,占中国社会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和普通工人正在沦为中国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而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催生了中国社会结构中的贫富差距急剧加大。按照当前国际通用的基尼指数进行统计,当前中国社会中的贫富差距过大问题已经日益严峻。贫富差距过大又连带影响了中国社会发展,导致出现了“三农问题”、“农民工问题”以及“下岗工人问题”。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使得社会资源的分配产生扭曲,社会不公平问题日益突出。社会不公平问题的突出使得政府公信力下降,政府公信力的下降又导致了社会各行各业各领域问题的集中爆发。社会问题的集中爆发使得社会公众缺乏安全感,在物质利益的驱使以及社会生活不安全感的带动下,人们越来越追逐社会生活中的物质利益,同时也使得社会公德意识的缺失。面对社会上出现的越来越多的“袖手旁观”、“见死不救”案例,作为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以及社会主流价值意识的政府部门也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见义勇为者被讹诈,救死扶伤者被敲诈使得人们更多的采取了自我保护的防范意识,道德冷漠现象日益普遍。

(四)道德冷漠的直接原因是当代道德教育中存在着误区和空白

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社会家庭教育的主体是自我保护,这就导致了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主题教育的泛滥。当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学校教育的目标重视技能培训而忽视了道德教育。有的学校为了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甚至于大搞形式主义,大力提高学生的技能培训的同时导致了社会公德教育的严重缺失。理性教育的弊病使得道德冷漠现象的形式“大众化”、“合法化”。理性教育的后果使得人们的现实行为更加物质化和现实化。而道德教育的目的更加侧重于社会意识行为的理想化,这就要求人们要超越这种直接的现实存在而进入到可能世界,把人的现实行为置于理想的行为标准之下予以评价,以达到规范人们行为的目的。恩格斯说:“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结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2]以先进的意识形态引领人们的思想意识领域不错,但如果严重脱离社会实际,将适得其反,直接影响意识形态的功能发挥。而在道德领域方面的直接表现就是道德教育方向性的错失。

二、纠正道德冷漠,重构道德行为

在当今社会道德冷漠现象日益普遍的形势下,为了保守最后的道德底线,重构社会的道德行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强化道德教育,提高全民道德意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当今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道德教育。在世界上的最发达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中,道德约束都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前美国总统老布什在发表的美国国情咨文中明确表示要把道德教育纳入到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去,并且表示道德教育将是美国未来教育战略的重要基石,要把美国文化在道德教育中起到重塑美国精神的重要作用。美国的教育机构在1992年拟定了一份《阿期彭品格教育宣言》,宣言呼吁学校恢复传统的品格道德教育模式,“宣言”号召学校要向学生传授“尊重、责任心、可靠、关心、公平、正义、公民美德与公民素质”等道德教育。当代中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势头迅猛,但是我们应该积极吸取西方教育事业发展的经验教训,我们应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从一开始就狠抓道德教育,在对年轻一代的教育中,更应该把道德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首要事物来抓,“美德”教育一刻也不能放松,抓好年轻一代的品德教育才能使得道德教育生根发芽,才能遏制道德冷漠现象的社会普遍化。

(二)强化道德责任感,弘扬传统美德

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公德与法律义务、经济义务、政治义务结合更加紧密,同时也更加规范和明确,这就使得道德义务与传统道德在社会行为约束力方面有了很大提高。由于更加规范和明确,道德义务就对社会行为产生了指引作用,整个社会的道德行为更加规范有序,这也保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强化社会道德责任感是一个全社会范围思想意识行为规范,为此,在社会主义道德领域中,任何一个领域的社会道德只要是符合了社会主义道德观,我们都应该加以弘扬。在社会道德意识指导下的道德行为中,当有人出色并且超额地履行了他的职责(包括公民职责、工作职责、生括职责等),人民群众对他的道德行为的评价就越高,他也就可能因道德修养境界的提高而提高自己的道德义务标准,也就会形成道德义务责任感、使命感。弘扬传统美德目的就在于对社会道德行为的导向作用,当越来越多的人一社会主义道德观来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时,整个社会的道德玲漠现象也就随之消失。

(三)强化道德约束,创造优良道德氛围

道德要想达到约束社会意识行为的作用,除了要加强道德教育、强化个体的道德义务责任感外,还必须加强道德约束机制的建设,完善道德监督体系,健全道德制度,正如马克思所说 “‘思想’一旦离开了‘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为此,道德约束就必须以制度、规范作保证。

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加强道德监督、健全道德规范和制度是以道德规范促进道德约束的重要手段。要想对人们的善恶标准进行重新构建,就必须对善恶进行曲分与奖惩。道德奖惩的目的在于道德行为的引导,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才能使人们的社会行为规范有序,为善者做出善举有保障,为恶者“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作为社会综合事务的管理者,政府机构必须对见义勇为、救死扶伤者以保障和奖励。但是法律和制度也无法对社会生活中的全景进行监督,这就要求必须要加强道德监督,道德监督主要是通过社会舆论、法律惩罚、行政管理等手段健全道德监控并发挥其社会作用。在一个社会里,人们的道德水准是参差不齐的,要使全社会的人都自觉地履行道德义务,除了道德教育、道德奖惩、道德监督之外,还必须:建立新的道德规范,包括新的社会公德规范、新的职业道德规范、新的家庭伦理道德规范以及新的乡规民约等等;进行道德的制度建设,着手道德立法;坚持自律与他律结台,坚持 两手抓”(道德的硬件”与“软件”建设),着重“抓两头”(美德行为与失德行为),优化道德层次,促进人们形成良好的文明修养和良好的道德风尚,进而有效地提高社会总体的道德水平。

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律性道德。针对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道德冷漠现象问题, 除了要加强道德教育、强化个体的道德义务责任感外,还必须加强道德约束机制的建设,完善道德监督体系,健全道德制度,切实取得教育的成效。

参考文献

[1]万俊人.再说“道德冷漠”我们都住在神的近处[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86-87.

[2][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