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元代玻璃莲花托盏鉴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元代玻璃莲花托盏鉴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甘肃省博物馆国宝级文物元代玻璃花托盏。元代玻璃器皿出土比较少,玻璃莲花托盏以精美的造型、亮丽的色彩突显出其强烈的时代特征和艺术风格。

[关键词]元代;玻璃莲花托盏;工艺美术

[中图分类号]K8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24-0028-02

3700多年以前,一群穿着红色衣服的水手正在地中海沿岸的贝鲁斯河上费力地划着一艘满载货物的商船,船上装载着他们称为“天然苏打”的晶体矿石。也许是货物太重,正值海水退潮,商船竟搁浅了。无奈之下,水手们只能下船休息,准备埋锅做饭。可是河边满是细沙,竟找不到像样的大石块,有个水手提议用船上的矿石,于是,几块“天然苏打”被搬来了。锅架起来了,熊熊的火光中,飘出了饭菜的香味。第二天,当水手们撤锅准备重新出发时,发现锅底下竟是银光闪闪的一片。这就是后来被人们称为“玻璃”的物质,它们在不经意中被发现了。于是,这个发现就如发自源头的河水,由小溪渐渐汇合成大川,奔腾流向东方。

这块玻璃的诞生地,地中海沿岸的广袤土地,在历史上注定是个动荡不安的地方:从最早的腓尼基,到埃及、迦太基,再到古罗马帝国,到蒙古帝国,每个占领这块土地的统治者都觊觎着这里的财富。同时,利用手中的资源换回自己的需要。他们的眼睛看中了东方,看中了丝绸。经过了漫长的沟通与交流,东西方的商业往来迅速增长,而古代玻璃技术也可能成为了这种交流最早的见证。

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也促进了古代玻璃技术的传播和发展。在公元前10 世纪左右,中外交流已形成丝绸之路的雏形,即北方欧亚内陆草原,游牧民族进行了来往,中国古代玻璃已参与了这种交往和交流,如玻璃制造技术和钠钙硅酸盐玻璃传至中国新疆地区,但规模和数量很小。西方古代玻璃制造技术在罗马帝国有了新的飞跃,主要是吹制技术得到流行,同时又发展了雕花玻璃、套色玻璃、绞丝玻璃等技术,罗马玻璃技术闻名于世,技术传至波斯帝国,特别在萨珊王朝发展了切割技术和磨花技术,形成了有波斯文化特色的萨珊玻璃,新型的玻璃制造技术通过中亚和南亚向东方传播。

中国自己的玻璃发展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战国和两汉时期玻璃器皿从西亚等地传入中国,而且持续的时间很长,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献对其有不同的称谓。“G琳”出现在战国时代的《尚书・禹贡》中,本义为美玉,古人借其称呼似玉的玻璃。“琉璃”最早出现在西汉桓宽的《盐铁论》中:“……而璧玉、珊瑚、琉璃成为国之宝。”这一名称一直沿用到明代,有些地区现在还在使用。而今“琉璃”一词多用于建筑琉璃瓦及瓦顶琉璃饰件。“药玉”出现于《穆天子传》中,晋代郭璞的注释为:“今外国人所铸器者亦皆石类也。按此所言,殆今药玉、药琉璃之类。”“药玉”,顾名思义,就像熬药般烧炼出来的像玉一样的玻璃。“玉”,根据《元史・百官志》记载,元代设玉局,为宫廷监制玻璃器的机构,故而玉局制造的玻璃称为玉。“罐子玉”,根据明代曹昭《格古要论》记载:“罐子玉,雪白罐子玉系北方用药于罐子内烧成者。若无气眼者与真玉相似。”可见是将玻璃称为“罐子玉”。“料”,明清时期北京流行的称谓。大概因为北京不产玻璃,需从外地购买玻璃料,之后再加工成器,因此将玻璃称为“料”,相沿成习,直到今天仍有这种称呼。

中国元代出土的玻璃器皿较少,关于这个时期的情况,上文所说的文献记载中,元代设立的“玉局”是官办玻璃作坊,但是产量很少。甘肃省博物馆保存了一件漳县徐家坪汪氏家族墓出土的元代玻璃莲花托盏,它精美的外形和艳丽的色彩非常吸引参观博物馆的人们的眼球,也备受文博界专家们的关注,是一件具有极高艺术品位和研究价值的文物。

这件玻璃莲花托盏为玻璃莲花盏、托各1件 ,以模铸法成型,高4.8厘米,托高1厘米,口径12.5厘米。其中盏由普蓝色玻璃制成半透明,口、腹部为七瓣莲花式,底为假圆足,底心微内凹,以尖锐的莲瓣组成口,整个器型仿佛一朵正在盛开的莲花;托的内圈为八边形,斜内凹,口沿稍扬起作八瓣莲花状;瓣尖亦尖锐,平底,颜色比盏略浅,尖锐的瓣尖成为其造型上区别于后代的一大特点。其器型较大,制作精巧,完整成套,造型华美,色彩艳丽,颜色高贵,是中国古代玻璃制品的瑰宝,极为珍贵,为元代玻璃器皿中的稀世珍品。

从更宽泛的意义上来说,玻璃器皿是玉润晶莹的一种象征,所以在中国古代是一种珍贵的物品,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它们最终流入高级寺院和贵族手中。这件玻璃莲花托盏可能具有佛教文化特征,在佛教问世后,佛教徒采取了以莲花为佛教的主要象征。据说后来成为佛祖的悉达多太子出世后,立刻下地走了七步,步步生莲。所以莲就成了他诞生的象征。莲花在中国也有深邃的文化渊源。唐代将佛教立为国教后,莲花备受人们敬爱。佛祖释迦牟尼的家乡盛产荷花,因此佛教常以莲花自喻。《本草纲目》载:“释氏用为引譬,妙理俱存。”佛国也指莲花所居之处,也称“莲界”。佛经称“莲经”,佛座称“莲座”或“莲台”,佛寺称“莲宇”,僧舍称“莲房”,架裟称“莲衣”。由此,莲花图案成为佛教的标志。佛教的建筑、装修、器物也都有莲花图案。

玻璃莲花托盏的造型也具有中国文化的特征,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是中华5000年历史的瑰宝。讨论中国古代茶具,也可以看到茶文化的历史背景。唐代中国的茶文化已形成相当的规模,这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有关。唐朝疆域广阔,注重对外交往,首都长安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茶文化正是在这种大气候下形成的。茶文化的形成还与当时佛教的发展、科学制度、诗风大盛、贡茶的兴起、禁酒等有关。茶道也是最早起源于唐代,唐以后茶道兴起和佛教有关,正所谓茶禅一味。古人有过午不食的习惯,茶是引发思维以助清兴的手段。在佛家看来,茶是禅定入静的必备之物。一般寺院专设有茶堂,法堂西北角设有“茶鼓”,茶鼓一敲先敬佛,僧人再开始喝茶。这样,茶的文化、社会功用已超出了它的自然使用功能,它也被文人视为一种陶冶心性、体悟人生、抒感的风雅之事。茶具是茶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中国人对品茶的茶具颇为讲究。中国的古典茶具主要以陶瓷为主(唐代饮茶之风盛行,茶具制作工艺有了很大的发展,茶具的质量也远远超过了前代。唐代瓷质茶具已相当精致,不仅胎质细薄,色泽柔和,而且造型优美,很有观赏性。延至明、清,虽然陶制茶具在社会生活中也占一定比重,贵族阶层还不乏使用银质茶具者,但总的来说,瓷质茶具一直是主流),玻璃茶具极为罕见。

玻璃器皿传入中国的时间虽然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但是一直以来中国的瓷器制造业都很发达,玻璃器制造始终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直到清初玻璃器也非常少见。随着考古工作的展开,古代墓葬和寺院塔基出土了大量古代玻璃实物,佛教壁画及绢画则提供了许多图像资料。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古代玻璃器的年代、国产或外来的判定、产地的推断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也有许多个案研究。从其外形特征及艳丽的颜色来判断,玻璃莲花托盏可能是从西亚等地传入中国的。元代玻璃器最重要的产地是山东益都颜神镇。在此地曾发现过元末明初的玻璃炉址与残品,经检验表明,其钾钙含量较高,含铅量很低,属钾钙玻璃,与唐宋高铅玻璃已显著不同。漳县徐家坪元代汪氏家族墓里出土的这一套浅蓝玻璃莲花盏托,以范浇铸而成,未见化验资料,不能确知其化学成分 。江苏苏州元末张士诚母曹氏墓出土了大量玻璃珠和一件玻璃圭。玻璃圭色涅白,长42.5厘米,是迄今所知元代最大的一块玻璃。玻璃珠经化验表明,属钾铅玻璃,可能是苏州本地所产。据《元史》载,“将作院诸路金玉人匠总管府”辖玉局,当是制造“罐子玉”的官办作坊,可能设于大都或颜神镇。新疆地区出土的玻璃瓶,以管吹制,浅绿透明,型制不规,可能是当地工匠吹制,这说明甘肃及新疆等地的玻璃器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与当时内地玻璃配方和成型上均有不同。 元初,统治者出于巩固政权的需要,采取了一系列有利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的措施,遂使传统的工艺美术也得以复兴和发展。元朝尊佛教为国教,梵像的传入及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吸收,均给元代工艺美术带来殊变。统治者们为了满足自己的奢侈生活和精神享乐的需要,将战争中掳掠来的欧洲、阿拉伯地区及西夏、金、南宋的各行工匠组织起庞大的为皇家服务的官办手工业。匠籍可世代相传,子承父业,便于积累工艺经验,提高技艺,使官办手工业人材荟萃,技艺精湛,生产出了大量高级手工艺品和消费品。这套玻璃莲花托盏从它精美的外性、秀丽的色泽来看,就充分反映了元代工艺美术的发达。所以,无论就它的历史价值还是艺术价值而言,被定为国宝级文物,都是当之无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