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个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美术课程一直被视为小学教学中的重点课程,因为它不仅不可满足学生们兴趣爱好,还能够挖掘孩子的潜力,培养他们的基本素养。在小学阶段开设的美术课程对于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并且能够以此实现对小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针对孩子的个性培训授课。
【关键词】小学美术;个性;培养;教学
现阶段的美术教育课程,老师应该着重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思维技巧和创造力,不仅要做到对孩子书本知识的教学,还要教他们掌握美术技巧,培养他们的兴趣。当前的美术教育对孩子的习惯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一、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让学生积极学习某门课程的前提,尤其是针对小学生。当前许多学校都是相对重视文化课程的教学,认为美术教的再好也没什么用,因此在此方面的投入较少,从而导致学生对相关课程也不重视,认为是可有可无的课程,根本无法提起主动学习的意愿。针对这个问题,美术老师首先要从学生的思想观念开始转化。老师要做的主要就是要让学生对这门课感兴趣,“心甘情愿”地去学习。比如教师可以选择当下孩子们比较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讲解,并教他们绘画,不能将授课范围总是置于较大的范围,例如国家、社会等,导致学生根本不感兴趣。老师应该让学生明确学习并不是一种压力,而是一种兴趣,一种爱好,要从学习美术中得到快乐,让学生从心底对美术感兴趣,而不是将美术课变成一种负担。
二、对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旦学生对某种事物有了兴趣,在做那件事时就会尽其所能地发挥其创造思维。创造思维是与生俱来的,尤其是针对小学学生,在这个阶段,学生心中没有任何压力,没有任何负担,心灵是非常纯洁的,因此在想象事物的时候总会有和大人不一样的视角。在这个阶段,小学生的创造思维非常活跃,他们对一切事物保持着新奇的感觉,因此他们的想象力也是非常丰富的。但是由于小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思维具有差异性,有时候老师也许并不明白学生画的是什么,甚至认为他们是在乱涂乱画,就对他们加以批评。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孩子的天赋往往就这样被扼杀在了摇篮里。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问题,对它们的创作出来的东西予以肯定,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要明白小学生都是比较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可,老师在这方面予以鼓励,可以让他们增强自信心。充分发挥创造力。
三、拓宽学生视野
小学的美术课不仅仅是“画画课”,在小学所有的课程中,美术课是最能拓宽学生知识面的一门课程。因为古往今来,关于和艺术相关的大师或者是名人数不尽数,他们又都有一些辉煌的事迹。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可以对这些大师或者是画家的身世进行介绍,或者在课堂上介绍一些名人小故事,这种授课方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还能拓宽知识面,了解更多的资料。在上课时可以选用多媒体教学,通过播放视频或者是音乐进行教学,因为视频往往能虼锏揭庀氩坏降男Ч,学生对这方面也相对感兴趣,这样做也能让学生在学习之余体会放松。
四、张扬学生的个性
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由于学生在阅历、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方面的影响,可能对老师在美术课堂上教学的内容无法掌握。有时老师认为很简单的问题学生却怎么也想不出来。因此在美术课教学的过程,除了要培养孩子相关方面的兴趣爱好、创造思维等,还要培养他们独特的审美技巧。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美术教学也不再像过去那样死板,教育趋于多元化。在课堂中老师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他们展现自己的机会,比如积极鼓励他们踊跃发言、上黑板画图等,给他们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在独立观察或者是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就能够产生个性的表达能力。美术老师在教学思想上一定要有所改变,要知道美术课教学不一定是要把孩子培养成美术专业从业者,而是要将自己的思维方式传授给他们,为孩子们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活化课堂教学
传统的美术课教学较为死板,也是许多学生对相关课程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以前,老师教学往往缺乏创新,课堂缺少活力,过程也相对乏味。作为新时代的美术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改变当前的现状,要积极活化课堂气氛,让同学都参与其中并体验乐趣。老师也要改变相应的授课方式,不能总是机械化的教学,要带动课堂气氛,让学生从被动走向主动,全身心投入到美术当中学习。
六、培养学生将康的人格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老师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承担了家长和学校的过多期望,有时会对孩子心理造成影响,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对其情绪也会造成一定的压抑,因此在课堂教育中,老师不仅要教他们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巧,还应该对学生的情感、价值取向和相关素养进行培养,这样不仅对提高孩子品格有帮助,还能塑造他们健康的人格。学生只有具备了健康的人格,才能在美术学习中形成较高的审美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自身的个性。
一个美术老师要做到上述要求,离不开其自身的素养。老师要自己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案作为支撑,为孩子在这个阶段的培养工作做出努力。比如老师就可以通过搜集教学周边素材,并将这些素材整理成精美的卡片或者是道具,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应当明白,教学是分为“教”与“学”,是老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而不仅仅是老师授课的单向过程。老师要及时摒弃那些旧的思想和教学模式,将小学美术作为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的起点,作为一种启蒙艺术,而不是将他们专门培养成画家之类。因此在教学过程,老师要牢记学生为主题这一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充分调动起来。同时老师也要在教学中引入更多贴近生活的元素,具有真实感的教学才能真正体现艺术,并将美术概念运用其中,做到课堂和实际生活之间的完美衔接。
参考文献:
[1]刘琼.给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浅谈美术教学中的个性培养[J].新课程学习:上,2013(04).
[2]毛玉梅.小学美术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探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6(06).
[3]黄荣玲.新时期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