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国门”外包的生意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包括国门、41号界碑、红色秘密交通线遗址和红色旅游展厅等景观的满洲里国门景区被外包了,承包方是一个当时招标时并未取得营业手续的“空壳”公司,自国门被承包出去后,普通游客只要进入国门景区就得交80元的门票费,这个价格高于政府部门对景区内各景点的定价。
根据报道内容,可以了解到,2011年国门景区的收入仅为461万元,而承包出去后,每年的经营权委托金不少于2000万元,两个数字的差别,藏着一个清晰的逻辑链:国门景区收入低,但政府部门不能盲目涨价,于是企业出面承包,政府收取景区经营权委托金,企业不是慈善机构,转而从游客那里攫取钱财,“外包”让一切的不合理变得“合理”起来。
但满洲里市政府部门忘记了,承包出去的景点包含有敏感景区—即国门景区。国门是什么?按道理说,它可是国家的象征,是国家形象的窗口,是不可承包、无法承包的地方,它只是处在各种景点当中不巧也成了景点而已,它的政治符号标签要远远大于它的景点特征,用句通俗的话说,作为景点有它没它不是那么重要,但作为国门,稍有头发丝那么大点的闪失都是大事件,有关国门的事情开不得玩笑,更别说把它和其他景点一起“打包”给卖了。
说把国门给卖了不是句玩笑话,在从461万元到2000万元的价格飞跃中,国门的确是重要的一张牌,好在“购买”经营权的好歹是中国的私企,万一这家企业含有外资成分,这岂不成了“出卖”国门?。“国门这么庄严的地方也能承包?一旦监管不力,损失的可是国家形象。”“这个建筑可挂着国徽呢?这种做法有点欠妥吧?”“这个景区挂着国家领土象征的招牌,却在收高票价,似乎已成为私人企业牟利圈钱的道具。”—这样的异议,显示出普通民众的觉悟都比政府部门高,不知政府部门在决定为国门“招标”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地方政府缺钱时多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繁华城市靠土地出让金能赚得盆满钵满,像满洲里市这样的地方,也只有拿著名景区来充实一下财政。但殊不知,政府每年要从景区拿走2000万元,运营企业就要通过景区赚得更多,在赚钱方面,由企业出面比政府出面可要灵活多了,而且企业涨价有着冠冕堂皇的理由—首先要满足政府的基本收费需求,其次要满足企业的生存需求。这不,满洲里市委的一名工作人员也在为企业说话,“如果景区的票价过低,企业无法保证盈利”。说“国门”外包是钱权交易,可能构成条件不足,但这却是货真价实的打球,政府与企业从里面各取所需。
前段时间,深圳城管外包暴露了黑社会利用的弊病,闹出了一名带有黑社会背景的城管险些被追认为“革命烈士”的笑话,在嚷嚷了一阵子要取消之后,深圳城管外包制度最终还是被沿用了下去,这个现实告诉我们,在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约束下,政府通过管理权转让来转移责任、摆脱包袱、获得利益的动力就不会消失。警察权力外包、行政权力外包,各种带病运行的权力外包,一次次证实了公权力出让所带来的运行风险。
这次满洲里市的国门景区运营权被外包,和城管外包一样具有高风险性。这么说是因为,运营权很大程度上也是管理权的组成部分,本该属于政府部门管理的国门,一旦外包给企业,就难免产生企业代替政府部门行使职责的状况,比如门票涨价就是。企业先对景点有了定价权,下一步不一定会衍生出什么花招,但闹出笑话后,埋单的却是政府,但偏偏许多地方政府宁可为自己的错误决定擦屁股,也不怕惹出麻烦后被打屁股,归根结底,还是被“利益”这块猪油蒙了心,为了那点短期收益,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