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优化习题设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优化习题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现代教育观点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即思维活动的教学。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养成良好思维品质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在数学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而我个人认为,在小学中高年级,通过优化习题设计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最有效的方法。

一、设计对比性练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对比练习是数学练习中常用的一种练习,有些数学知识的抽象性需要通过对比来理解它,从比较异同中掌握本质特征。

例如:教学了百分数的认识后,可以出示这样一组习题:

(1)甲数是 80,乙数是100,乙数比甲数多百分之几?

(2)甲数是 80,乙数是100,甲数比乙数少百分之几?

(3)甲数是 80,乙数比甲数多20,乙数比甲数多百分之几?

(4)甲数是 80,比乙数少20,甲数比乙数少百分之几?

让学生观察,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进行比较。通过这样的比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和“求比一个数少百分之几”两种题目的数量关系和解题规律。在比较的基础上,还可注意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即百分数与整数的比较。如让学观察比较两个数多少的题目:

(1)甲数是80,乙数是100,甲数比乙数少多少?

(2)甲数是80,乙数是100,甲比乙少多少?

以上的比较,使学生看到:“求甲数比乙数多几”,与 “乙数比甲数少几”的解法是相同的,结果也相同。

再如下面两组题:

A ①一根铁丝长120米,第一次用去,第二次用去 ,还剩多少米? ②一根铁丝长120米,第一次用去 ,第二次用去米,还剩多少米?

B ①工人师傅要做790个机器零件,前3天平均每天做65个,以后计划每天做85个,完成任务还要用几 天? ②工人师傅要做790个机器零件,前天3平均每天做65个,以后计划每天做85个,完成任务共要用几 天?

在A组题中,由于②比①多一个“ 米” 字,在第二次用去的数量上就起了变化;在B组题中,也只是一字之差:①求完成任务还要用几天,而②求完成任务共要用几天。一字之差,解法和答案就有很大的变化。

通过以上不同的比较,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了概念,进而也便能够准确、熟练的掌握解题方法了。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他们分析、比较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思维的灵活性。

二、设计生活化练习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是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会大大增加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思维的活跃性。

例如:在学完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后,某教师指着窗外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说:“同学们,如果我要知道这棵大树的高度,请大家想一想,有什么好方法?”问题一出,同学们的思维一下活跃起来,有的说:“可以用尺子量一量”,有的说:“不行,这棵树那么高,怎么量?”有的说:“爬到树上量。”有的说:“你能爬到树梢上去吗?”有的说:“要是把树放倒就好量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但都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就在大家积极思索而又不知如何解决的时候,教师说:“同学们,用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能不能解决呢?”同学们一听,个个露出兴奋的表情,学习兴趣再次被激发,思维的火花再次被点燃。

三、设计变式练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思维定势是指人们习惯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它既有积极的方面,又有消极的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要引导学生克服思维定势的束缚。而设计变式练习就可以做到这一点。

比如,在学习完工程问题的应用题后,可以进行这样的变式练习:

原题:一项工程,由甲工程队修建,需要20天;由乙工程队修建需要30天,两队合修需要多少天?

变题:

(1)加工一批零件,由甲工厂制造需要20天,由乙工厂制造需要30天,两工厂联合制造要多少天?

(2)一批布可做20件上衣或30件下装,现要配套做,可以做多少套?

(3)一堆草,或可供一头牛吃20天,或可供一只羊吃30天。如果一头牛和一只羊同时吃,能吃几天?

上述例题和三个变题虽然情节、事理不同,但题中隐含的基本数量关系相似,解题方法也是一致的,这样不但加深了对工程问题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也促进了知识间的相互沟通,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运用变式教学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性、深刻性,通过变换问题的条件和结论,变换问题的形式,但不改变问题的本质,使本质的东西更全面,使学生不只停留于事物的表象,而能自觉从本质看问题,克服思维的僵化及惰性,为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设计开放性练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对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思考方向,使学生产生纵横联想,启发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 、一题多思,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如:甲乙两队合修一条长1500米的公路,20天完成,完工时甲队比乙队多修100米,乙队每天修35米,甲队每天修多少米?

这道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得出了不同的解法:

(1)先求出乙队20天修的,根据全长和乙队20 天修的可以求出甲队20天修的,然后求甲队每天修的。算式是(1500-35×20)÷20

(2)先求出乙队20天修的,根据乙队20天修的和甲队比乙队多修100米可以求出甲队20天修的,然后求甲队每天修的。算式是:(35×20+100)÷20。

(3)可以先求出两队平均每天共修多少米,再求甲队每天修多少米。算式是:1500÷20-35。

(4)可以先求出甲队每天比乙队多修多少米,再求甲队每天修多少米。算式是:100÷20+35。

(5)假设乙队和甲队修的同样多,那么两队20天共修(1500+100)米,然后求两队每天修的,再求甲队每 天修的。算式是:(1500+100)÷20÷2。

(6)假设乙队和甲队修的同样多,那么两队20天共修(1500+100)米,然后求甲队20天修的,再求甲队每天修的。算式是:(1500+100)÷2÷20。

(7)假设乙队和甲队修的同样多,那么两队20天共修(1500+100)米,也就是甲队(20×2)天修的,由此 可以求出甲队每天修的。 算式是:(1500+100)÷(20×2)。

这类题,可以给学生最大的思维空间,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探究数量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通过优化习题设计来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还有很多,而且,每一个方法和策略的实施,也都不可能是单纯的为培养哪一种思维能力而单独存在。作为教师,我们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小学生自身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并结合 教学环境,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引导小学生掌握数学思维的方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事物,用数学的思维来思考问题,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