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马的分布与地理生态环境的关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马的分布与地理生态环境的关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马的分布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马的分布直接的或间接的受着地球上的经纬度,主要是纬度的高低所制约。纬度的高低,主要反映出温度和降水量的变化。地球表面的温度,在很大程度上是随着纬度的高低和海拔的高低而上升和下降的。据地理学家研究,纬度每增加1度,平均气温约下降0.55℃。另外,降水量的大小与季节性分布,不但影响植物生长,而且还影响人们选择不同的畜种结构、品种结构和饲养管理形式,从而影响马的分布。马的适应性很强,因而分布面积很广,属于分布在各种气候区域的家畜之一。它能在平原、高原、丘陵、沼泽与盆地生长,亦能适应干早草原、荒漠、半荒漠、沙漠、森林与草山草坡等生活环境。但马的生物学特性是喜冷凉而干燥的气候,嫌炎热而多湿的环境,故在降水量较高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马的数量就很少。我国马的分布特点,明显地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北属中、南温带气候的,包括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或者说在地理构造上的第二台地(海拔二000至2500米之间)和第三台地的北部(华北区、东北区)为我国马匹的主要分布区。其中以内蒙古自治区所产的马数最多,据拍8落年统计,约178.8万匹,其后依次为黑龙江省(135.9万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06.,万匹)、吉林省(8少.8万匹)、河北省(72.0万匹)、云南省(7:.7万匹)、河南省(64.9万匹)。’此外,产马20一59万匹的有辽宁、贪,州一音肃、青海、山东、四川、等省(区)f产马1一,。万匹的有山西、安徽、灰茜乏赞西、北京、天津、宁夏、江苏、杯北等者(市、区),1万匹以下的有湖南、福建省,而上海、浙江、江西、广东等省〔市),因马数甚少,历来不予以统计。马一直分布到我国的最北端,如黑龙江省的黑河地区在北纬50至53度之间有马5.6万匹;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盟在北纬48至53度之间有马招.8万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阿勒泰地区在北纬妈至49度之间有马10.78万匹。这些均可以说明我国马的分布界限一直可推进到北温带。马是适应高原的动物。因此马在我国西部的分布,一直可延伸到海拔5000米以下。如自治区的那曲地区海拔平均在4500米左右,年平均温度一3℃,降水量200毫米,养马7.湘万匹;阿里地区海拔在4500至5000米之间,年平均温度一10℃,降水量加一50毫米,养马数还有1.5万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喀什地区海拔在4000至理50。米之间,属暖温带荒漠,年平均温度八.7℃,降水量61.3毫米,养马有4.34万匹。这些均说明马对高海拔、寒冷、干旱有极强的适应能力。一般说,海拔5000米以上则很难再见到马匹。由于马不适应高温多雨和水稻田役作,因而长江以南、西南山地以东,马匹就渐少,其分布界限大体到北纬32度左右。江苏省北部有马,而南部就很少,镇江市(地区)有马500匹左右,苏州市无马。安徽省北部有马,南部安庆地区无马、巢湖、宣城地区各1匹。湖北省山地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56%,鄂西山地、鄂中丘陵养有一些马,荆州地区有马1.4万匹,恩施地区0.54万匹。湖南省有马3854匹,散见于靠近湘鄂边界的岳阳、常德地区。广西省地处中亚热截但有9胜2万亩荒山草坡,桂西的百色地t区肴鸟4.丽万西,桂北的河池地区有马2.0卜分匾望喃建看只有乌”打匹,散见于闽北山筐的建市地区,闽南山区的晋江地区。我国西南大部分为高原山区,地形复杂,有高山、平坝、浅山、丘陡和台地,海拔大多在580至3585米之间,季风气候明显,冬季盛行干燥的大陆季风,夏季盛行湿润的海洋季风,形成了特殊的高原季风气候,因而大部分地区夏季高温不过3。℃左右,年降水量在1。。o毫米以上,所以适于发展畜牧业。加上,境内交通因受地形、地势的限制,利用马骡驮载是一种重要方式,因而养马业颇为发达。全区有马181,1万匹,占全国总数16.5%。云南省养马很多,占全国第六,集中产于滇东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14.23万)和曲靖地区(10.9万)沁滇西的大理白族自怡州(5.65万)和保山地区(4.6)。贵州省的马匹,主要分布在贵西的毕节地区(18.98万)、黔东南州(8.4或万)、六盘水特区(7.08万)和安顺地区(6.48万)。四川省的马匹,主要分布在川西的甘孜藏族自治州(14.36万)和阿坝藏族自治州(9.31万)以及川西的凉山彝族自治州(5.9万)。其创!!中的平原养马很少,内江地区152匹,江津地区212匹,南充地区82匹。自治区的马匹,分布较均匀,以昌都地区(7.69万)、那曲地区(7.29万)和拉萨地区(3.29万)为多。

二、马匹的类型与生态环境关系

从世界范围讲,不同的气候区域内所繁育的马匹,其体型结构和生态类型亦有不同。现分述之:(一)干热气候区域在这个气候区域内繁育的马,体质细致干燥,气质灵敏,神经敏锐,皮薄毛稀,长毛较细而稀,皮下结缔组织少,肌纤维细,骨量小。体格较轻小,体躯短而窄,体型呈正方形,四肢细长,蹄质坚实。古代的“东方马”和现代不少乘用马,均出产于这种生态环境内。如阿拉伯马原产地带多沙漠,气候干早炎热,牧草生长不良,因而培育出以刻苦耐劳和富有持久力的马种。(二)温湿气候区域在这个气候区域内繁育的马,体质湿润而粗糙,神经迟钝,皮厚毛粗,长毛浓密,「•皮下结缔组织发达,肌肉丰满,肌纤维粗,骨骼粗而疏松。体格大,体躯长而宽,体型呈长方形,四肢短粗,胸深而宽,后躯丰满,蹄大多扁平,质地较疏松。古代的“西方马”和现代的一些西欧重挽马,均出产于这种生态环境内。如贝尔修伦马的原产地气候湿润,土壤肥沃,牧草丰盛,具备良好的饲料条件,加上引入阿拉伯马血液,因而培育出体高160厘米左右,体重700公斤左右的牧马。(三)大陆性气候区域在这个气候区域内繁育的马,体质结实粗糙稍干燥,皮厚毛粗,被毛厚密,长毛较多而长且粗硬。体格不大,体型呈低身粗躯,四肢较短,胸深腹大,蹄质坚硬。适应性强,耐粗饲,群牧性强,恋膘能力强。广泛分布于大陆性的草原、高原、森林、山地的马匹,均出自这个区域。如我国内蒙古自治区所产的蒙古马和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所产的哈萨克马。(四)岛屿或局部闭锁地区长期繁衍在一些岛屿、深山、峡谷以及局部与外界隔绝的少数村落聚居的地方马,由于环境条件的局限,气候因子中温湿指数高,饲料单一,或缺乏某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特别是闭锁群体的高度近交,致使马的体格矮小,生长发育受阻,繁殖率下降,习称“矮马”。关于矮马的记载,最早源出于我国。据《桂海兽志》上载:“以出德庆之游水者为最,高不逾三尺。”我国史书还曾记载,在四川、云南、广西也曾有被称为“果下马”的矮马。最近,在广西省马种资源考察时,发现一匹体高仅86厘米的矮马。1983年4一6月,西南民族学院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安宁河谷地带发现了一小批体高仅90厘米左右,外貌酷似“果下马”,取名,“安宁果下马”。{中国马匹的类型,按其自热分布及所处的生态环境来看,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北部牧区草地马在我国北部辽阔的草地、平原和一部分森林区域内,繁育有许多草原型马种。它们共同的,也是最难得的特点是:适应性强,耐粗饲终年群牧,即使在一40℃既无棚舍又无补饲的条件下,也能正常生活。这一类的马种有(表略):第二类:西北高原乌汽两卜’东以右牛我国西北高原海拔咸一气候很低。但夏季湿润,草甸牧草丰盛;冬季寒冷,降雪量莎“展速嗽,堆夔精黄孰靠锄雪舜食。r该一类的马种有(表略)第三类:西南山地马我国西南云贵高原,海拔虽高,但常年温和湿润,地形复杂,高山与平坝结合,多高山峡谷。历来靠马匹为驮运畜力,因而形成适应于西南山地的西南马。这一类的马种有(表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