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激活语文阅读教学课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叶澜教授认为:人是世界上最具丰富性的生命,要把课堂作为师生生命发展的载体,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要让学生主动地发展,要关注学生的潜在发展。自主探究,让学生的个性在阅读教学课堂中得到充分发展。
一、自告奋勇,主动实践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他们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总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并成为课堂教学中最活跃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过程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学生在活动中就能享有更充分的思维和行为的自由,获得更生动、直接的体验和更多的发现创造的乐趣……
1、敢于“自白”。每个学习主体都具有自我独立的心理认知系统,学习是其对外界刺激信息独立分析、思考的结果,具有自己的独特方式和特殊意义。曾有一位教师在教《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品味中感受到雷利失去父亲的痛苦和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结合课文二、三两个重点段帮助学生搭建了两个说话训练平台:活动一:大屏幕上先出示两张图片:一是在第二次海湾战争中牺牲的我国联合国武器核查专家郁建兴的家人及武警战士到机场迎接他的灵柩的情景;二是郁建兴遗体火化时,其家人悲痛欲绝的场面。然后设问:“让我们再默默地读一读2、3自然段,想一想,假如你就是雷利,在这样的场景中,面对爸爸那血染的遗体,你会说些什么?(在静静的氛围中,学生看图。默读课文、思考)。活动二:学习第四节时,播放第二次海湾战争给伊拉克人民带来灾难的录像片段,然后设问:“同学们,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呢?”这一阶段的学生已开始由平稳的童年期进入第二次“断乳期”,他们从过分关注自我转向对生活和社会的关注,力求用“自己的眼睛”来认识、发现世界,他们敢于直率地表露自己的喜怒哀乐。为了世界和平和地区安宁,我国驻联合国武器核查专家郁建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一事件也深深地震撼了孩子们的心。通过说话活动,让学生调动自己的情感,力求和作者想到一块、感到一块,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触摸到作者情感的琴弦,感悟到语言所抒发的情感。
2、享受“自由”。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其局限只是把知识的定论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看不到思维活动的过程,无法很好地解读文本。《匆匆》这篇文章,它没有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阐述了时间宝贵且易逝的道理。针对这篇文章的特点,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互赠书签”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感悟格言警句的魅力,规范自己的言行。在这个活动中,我首先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反复诵读课文后,从文中挑选一、二句格言警句或自己事先准备的格言警句写在课前精心绘制的小书签上,送给自己的好朋友,并说说送这句话的原因。这个活动情境完全与文本内隐的人文色彩相和谐,并且丰满了课文传递的信息。
3、怡然“自得”。教会学生开发、利用身边的语文课程资源并建立自己的新课堂。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学习状态,无论是以语言,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性资源。这一切都需要教师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同时也让学生学会倾听。如本人教《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根据文章是一篇说明文、内容比较枯燥的特点,把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丰富文章的趣味性作为教学的突破点。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资料,课上学生上台展示了地球在茫茫宇宙中的美丽可爱和异常渺小,以及人们破坏地球所造成的一系列灾难、危害,自配声情并茂的解说。以画面再现情境,以语言描述情境,以资料改造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去仔细读书、深刻感悟,产生要精心保护地球的共鸣:我们要为地球母亲做些什么?有位学生提议:设计一条保护地球的宣传标语。此时学生心潮澎湃,肺腑之言在笔端流露,争先恐后地上讲台向大家介绍自己设计的标语,我不失时机地把孩子们的标语作为板书的一部分粘贴在黑板上,其他学生评议,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学习中体会到学习之乐、参与之乐、创造之乐、成功之乐。
二、自食其力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决定了教学过程只有通过学习者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才能实现。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1、积极自学,自我建构。语文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主要通过学生自己去学、去练,进行听、说、读、写的各项训练。教师要把课堂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保证他们有充分的时间识字、读书、交往、写作,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积极的、主动的学习状态。《顶碗少年》一课教学中,着眼于学生的“学”,我先让学生汇报自己的预习情况后,设计了如:读,自由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语句;说,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写,写几句自己读后的感受;背,在五分钟内用自己拿手的方式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等等。学生通过读、思、议、说、背等途径,学得主动,学得投入。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通过学习,学生既读懂了课文,又掌握了学习方法;既积累了语文知识,又发展了思维能力。“想到可以让一个孩子逃离成人的世界的种种限制,去到他一个人可以拥有本领的地方,这简直是太迷人了。”——这是《哈利·波特》作者罗琳所谈的成功秘诀。
2、个性展示,自我激发。人的本性都有自我表现的愿望,也有标新立异的冲动,见仁见智的阅读必然能开掘学生个性中自由的天性,使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如《白杨》一课的教学,在预习后让学生汇报读书收获,理解了白杨的形象及品质;然后鼓励学生对课文进行创造性复述:白杨自述、爸爸的信、列车心声……创造性复述,创设学生个性得以展示的舞台,使读书成为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学生成了真正的学习主角。在激发学生自身潜能的过程中大胆显示出个性化特征,让每个人都得到全面发展。加拿大著名课程专家史密斯教授说过:“教师所关注的并不是教——即通常所谓的灌输条理分明的知识,而是要保护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道路的环境条件。”
3、尝试自编,自我开发。学生编写课本剧是学生对课文的再创作。它不仅需要对课文文字的理解,还需要对课文内容进行再深一步的挖掘,这些都需要学生深入地去思考。如教学《晏子使楚》,这是一篇学生比较喜欢的历史故事。学生在把这篇课文改编成课本剧时,增加了一个重要的故事情节。将晏子使楚前,楚王在密室和大臣们商议侮辱晏子的经过展现出来,找出了楚王让晏子钻狗洞说“齐国没有人”以及看齐人在楚国行窃被抓,这一个个侮辱晏子的真正根源:侮辱晏子,攻击齐国。晏子一个个有力的反击,既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又在楚王面前树立了齐国人的高大形象,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学生编写课本剧的过程,是一个对课文由浅入深的自我探究、自我创新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还得到另一个收获:写作知识远远超出作文课上、语文课中所获得的,大大提高了写作能力。
(作者单位 福建省南平市西芹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