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简介:杜菲,女,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应用心理系大三在读,曾参与大学生创新项目进行品牌延伸等相关研究。

摘 要: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以及沙洛维和梅耶的情绪智力理论并称为现代智力理论。这是相对于以智商为测量标准的传统智力理论的革新。其中由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一经提出,便获得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本文将就多元智能理论的产生原因、理论结构、评估方法、现存问题及影响进行论述。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评估方法;现存问题;影响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于1983年在《智力结构―多元智能理论》中提出的,迄今为止已有30年的历史。该理论革新了我们对已有智力概念的理解,挑战了传统的教育理念,也让人们对传统教育的本质进行了深刻反思。所以,理论一经提出便在心理学界与教育界引起了严峻的挑战和深远的影响。

1.简述多元智能理论

1.1多元智能理论在古代中国

提起多元智能理论,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所提出的理论。但其实早在我国曹魏明帝统治(公元227年-239年)的时期,当时的思想家刘劭也对智力与能力进行了探索,并著书《人物志》。其中,刘劭根据当时已有的智能相对独立论为根据,也就是认为智力与能力是两个独立概念,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提出了四种智力论,并在后来的演变发展中,形成了十种能力论和十四种智能[1],在这里不再进一步赘述。可见,多元智能论是古之已有,也可以看出古代中国教育家和思想家在对人的教育方面的发展所作出的探索和努力。

1.2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的原因

加德纳幼年时生活窘迫,但出于其对音乐的喜爱,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支持他学习钢琴演奏。这也成为后来他能构建多元智能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自幼对艺术特别是音乐的喜爱所赋予他的启迪与灵感[2]。

加德纳本人是美国应试教育中的佼佼者,在1961年成为哈佛大学的学生后,正赶上哈佛大学进行通识教育的时代。所谓通识教育[3]就是指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尽可能综合的、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教育,使学生在致力于学习特殊、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全面的了解。也是这样的通识教育,给了加德纳跨学科的视野和对学科交叉研究的兴趣和实力,使他进入了大脑神经学的研究领域[4]。

1.3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结构

基于多年来的大量实验研究,加德纳认为,所谓智能[5]就是“人类在解决难题与创造产品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又为一种或数种文化环境所珍视的能力,这些能力对于特定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是很有价值的,是一种生命的心理潜能”。据此,加德纳确定了每个人都至少拥有的相对独立存在且同等重要的最基本的七种智能:语言智能(linguistic intelligence)。逻辑-数学智(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空间智能(spatial intell igence)。音乐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身体-运动智能(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人际关系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自我认识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在提出以上七种智能的十年后,加德纳又提出了八又二分之一智能[6],所谓的第八种智能就是博物学家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所谓的二分之一指的就是存在智能(existential intelligence)。

2.多元智能的学生评估方法

“学生必须尽可能地学习相同课程,并尽可能以相同方式,将这些学科的知识传授给所有的学生”。而可以测试学生通过这种学习所达到的水平就是纸笔考试。加德纳反对这种被称作“学校教育统一观点[5]”的理论,他认为这样的测验方式无形中给每个人贴上了标签,并成为了判断人短处和弱项的重要手段。多元智能的评估方法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已演变成较为重要的两类,多元智能评估问卷和课堂评估项目[7]。

对于多元智能的评估,我们始终应该遵循三个原则[8]。一是评估的多元化原则。二是评估的真实性原则。三是评估的发展性原则。

基于这样的评估原则,我们发现问卷形式的评估方法使用起来经济,简便,适合对大规模样本同时施测。但就目前来说,还没有适合于幼儿园儿童和小学低年级学生水平的问卷,题目的设计还不能有效的符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9]。

对于课堂评估项目的评估方法来说,还可以再分为四种[10]。1.智能多元评估是从个体智能差异入手,细化对每一种智能进行评估。2.智能展示评估用于发现个体的长处。3.作品及评估,也被称作“档案袋”评估[11],用于关注个体的成长历程,这是记录丰富人生的有效手段,但对于这种手段的评估标准很难确定,且效率低,花费大。4.情景化评估,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但这种评估方法带来的经济成本过高,计分方法的主观性也过强。

通过对以上两种评估方法的比较,不难发现,两种方法各有千秋,我们需要将这两种评估方法相结合,将主观评价与客观测量相结合,灵活使用[12],才能对学生的多元智能作出既全面又公正的评价。

3.多元智能理论的影响

3.1多元智能理论的现实意义

多元智能理论的产生代表了智力结构的多元性已被人重视[13],是信息加工心理学影响下智力研究的一种新趋势[14]。该理论产生的初级阶段,有效的克服了西方主义、精英主义和测试主义三大不良视角[16]。它拓宽了智能的概念,揭示了个体间智力差异的内在本质,拓展了多维看待智力的方法,使智能观察和研究带有了显著的社会文化性[15]。它所采用的分层设计项目模式的评估方法,使评估手段更具一体化,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并且从时代精神来看,多元智能理论契合了重视差异与多元的后现代精神[17]。适合人们正确看待社会上的弱势群体、社会上的成功人士和名人的缺陷,也促使人们更加正确的看待社会上的行业问题[18]。

3.2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的积极影响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19]。”教育最主要的目的是在于发掘并引领学生的智能得到多元化的发展。而教育工作者首先要面对的挑战就是超越我们自己天生的优点,去了解我们并不熟悉的长处。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使教师更努力做到全面地观察学生的素质,综合客观的看待每一个学生。多元智能理论整合了现代教育理论多学科的研究成果,明确指出了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为学校开展学生智力开发的教学实践活动奠定了基础,不断形成了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和对症下药的教学观。伴随教学方法的改变,在教学中逐渐形成了个性化的课程观,并分化成“为多元智能而教”和“通过多元智能来教”两种模式,使学生的创造才能得以提高,这也因此成为了因材施教的心理学依据。

加德纳曾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智力测验的方法将来有一天不为人们所需要的时候,没有人会替它惋惜[5]。”所以,教师在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中选择了更为多元化和情景化的评价模式,有效地促进学生智能组合的整体提高。通过多元智能理论在学校中的实践应用,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深化对教育理论的体会提高了教学效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家长觉得孩子在知识的学习和情感的熏陶上都有了进步。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信心并且渴望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成绩。

4.多元智能理论现存的问题

自多元智能产生之日起,就被很多人看做是个天才的理论,是因为该理论本身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加德纳对智能的筛选缺乏科学性,各种智能很难用相应的智能测验方法加以施测,操作性差且测验方法的针对性也不是很强,这给人带来了不确定感。并且多元智能理论本身的文化视角不够彻底,让人分不清多元发展和多元智能的发展间的差[15]。

应用于学校教育改革中,并不是得到了所有学校的支持。配合改革的教师没有完备性的教学方案,极有可能因改革导致了学生在接受传统科目学习上的失败[8]。在对学生的评价中,教师的主观因素会为学生设立新的标签,很难避免个人的主观臆断行[13]。

参考文献

[1] 燕国材.评刘劭的多元智能[J].心理科学,2008,31(1):2-4.

[2] 沈致隆.跨学科的心理学家和哈佛的通识教育[J].江苏教育研究,2009,27-31.

[3] 李曼丽.通识教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8.

[4] (美)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二十年[J].沈致隆译.人民教育,2003(17).

[5] (美)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6] (美)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最新修订版)[M].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7] 边玉芳,任碧翔.两种多元智能评估方法的比较[J]教育探索,2004,11,19-20.

[8] 曾晓洁.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估理念及原则[J].比较教育研究,2003,6,36-39.

[9] 王月莲.幼儿多元智能测评现状分析[J].牡丹间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2,1,116-117.

[10] 李亚东,田凌晖.多元智能理论关照下的学生评估[J].全球教育展望,2002,9(31),27-30.

[11] 张其志.一元智力测验及多元智力评价管窥[J].2009,7(30),112-116.

[12] David Tzuriel,Dynamic assessment of young children: educational and intervention perspectives[J].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2000,12,4.

[13] 彭娅.浅谈多元智能理论的进步性与革命性[J].新学术理论战线,2008,2,187-189.

[14] 李建平.智能多元:挑战传统评价观念[N].中国教育报,2001-03-31(4).

[15] 曹欣.多元智能理论的启示[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18(3),5-7.

[16] 郭晓飞.多元智能理论的贡献、局限及对素质教育的启示[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3,23(5),103-106.

[17] 张玲.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的意义到底何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3,21(1),44-52.

[18] 兰茂景.论多元智能理论的现实意义[J].固原师专学报,2005,7,26(4),111-113.

[19] 原海霞.多元智能理论对心理学课堂教学的启示[J].教学园地,2009,6,182.

[20] Linda Campbell著.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M].王成全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21] 张冬梅.多元智能理论述评[J].新课程学习,2010,130-131.

[22] 佚名.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6,40-41.

[23] 冷英.加德纳的多重智力理论及其启示[J].心理学探新,2000,1.

[24] 杨丽.多元智能理论对学生评价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2,3,48-49.

[25] 张晓峰.多元智能实验:美国的实践与效果[J].全球教育展望,2002,31(9),31-34.

[26] 吴志明.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