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读书“心”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读书“心”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清代文学家张潮曾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的确,步入中年,用心体会,虽然书读得不多,但对阅读的理解感悟与少年时又已不同,细致梳理,于是就有以下的“心”路历程。

功利心

儿时对读书很是向往,以至于没到上学的年龄我就经常跑到了学校。说起最初的心,和大家一样都是爱读书的,也正是因为曾经那么喜爱读书,一步步走来,今天才有机会在一起聊起读书的话题。上学后,我读书很用心,当然这与父母的叮嘱不无关系,他们经常说的就是如果不好好读书,将来会怎样怎样,我当然不想像他们说的那样,因为当时农村人不好好读书只能在家种地,我不想种地,所以就好好读书吧。于是读书成为一种生存的需要,通过读书才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读书成为华山一条道,后来很幸运考上了师范,才有了今天这样一份工作。其实那时用心读的就是数理化,我的数理化也是非常好的,后来当上老师,我首选就是教数学。

痴 心

K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读过一二百本书。我深有体会,因为我真的曾经这样痴心地、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尽管那些书中有不少是武侠小说。初中和师范时梁羽生、金庸、古龙的书几乎看遍了,当然盗版的也看了很多,或许很多人和我有一样经历,那时男生看武侠,女生看三毛、琼瑶。武侠小说中最佩服《天龙八部》中的扫地僧,功夫极高,却自甘清苦,不显山露水。看得多了总感觉自己很像那个又笨又傻的郭靖,所以特想学那个潇洒耍贫的令狐冲,以致现在一直喜欢听那首《沧海一声笑》。现在想来痴心于武侠,或许是年轻时豪情侠气的一种寄托与需要。

潜 心

工作后,分配到一个偏远的乡村小学,当时乡里的教研员很厉害,他对教材特别熟悉,评课时他能说到哪页有哪道题,哪儿有哪句话,所以你跟这样的领导在一起,如果说你自己还不在教材上花功夫,是要经常挨训的。所以在那个时候,我就是踏踏实实去读教材,去读教参。熟读了教材、教参以后,领导经常告诫我们,这两样是我们教师在讲台上的立根之本。那时一般所教的那个年级的第几页第几题全能记住,后来教材改版,单元多了,一般内容就只能对到哪个年级哪个单元。时至今日,这个习惯一直伴随着我,复习时我经常会说到多少页第几题,哪张试卷上见过这样的题,学生一翻看果真如此,就在那一瞬间还是挺有成就感的。读教材是因为工作的要求,但我觉得教材是我们做教师一辈子都需要读的书。

2002年,我参加了县里、大市里的优质课评比,获得一等奖第一名,得以有机会推荐参加江苏省的竞赛,短短几个月实现了三次跨越。从一个村小走到省里,一切真的很突然,此时的我大有“十年磨一剑”的感觉,想想那么多关心和帮助我的领导和老师,我踌躇满志、暗下决心,一定要拿个一等奖回来。可到了省里上课时才发现,十三个大市十三节课中有七节上的是统计,俗话说得好,“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我的课就成了被比下来的“货”。没拿到一等奖自然很伤心,但也让我看到了自己的短板,从这节课后,我才意识读书学习的重要性,才真正感觉到我需要读书,所以从那个时候我就开始专业阅读。《数学教育哲学》《小学数学的掌握与教学》《数学教育心理学》《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我就是数学》《吴正宪与小学数学》《刘可钦与主体教育》等,越读下去才越发感受到自己的不足,越发感觉到需要学的太多太多。如吴正宪老师在书中介绍自己如何培养学生习惯的,时至今日,我一直还在学着用:“首先让学生听懂,第二要求倾听别人发言的时候,双目要注视着对方,第三,教师讲话不要嗦重复……”这些都是金玉良言,刘可钦校长提出的教师的三重境界:传授知识、启迪智慧、点化生命,如镜子般时时纠正我的言行,促我反省。很多关心我的师长都多次告诉我,一个教师要有长足的成长,阅读是必须要翻过的大山。那时都是白天忙完事,晚上回到办公室,宁静的校园里唯有一处灯光流淌,独有我一人浸在书中而物我两忘。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好几年,而那几年也恰恰是我专业发展上进步最快的几年,书读得多了,思考也多了,每年都会有十多篇文章发表在专业期刊上。

静 心

很感激我曾经的同事和领导,我只是做了分内之事,他们却给我很多的荣誉和掌声,鼓励我继续前行。而当度过了那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感觉自己发展遇到瓶颈,苦闷于不知何去何从,纠结于面对虚名自己逐渐浮躁无法从容,忙碌于学校事务如旋转的陀螺,于是在喧嚣的尘场渐渐迷失,内心再也无法安静,浮躁的心加上名利的推动,往往会自我膨胀,虽然还读书,但品出的味道却已不同。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走进一位尊敬的师长的书房,看着他那几千本藏书,数量之多,古今中外涉猎之广,真是平生仅见。而他每次读书还认真做笔记、摘抄、写感想,平时总见他谈笑风生、旁征博引,原来读书是这么用功,五十多岁的人,无欲无求,惟读书是乐。于是感叹自己的肤浅与盲从,真正明白读书不是为了功名,自此之后,读书由教学转向教育,由近代转向古代,由文史转向哲学,常看《道德经》、佛经,内心逐渐归于宁静。

2014年9月1日有幸调入北京市中关村三小,学校的领导和同事给了我许多帮助和宽容,可生命的河床一旦改变了方向,流淌漫无目的,不知去向何方。所以到三小后,尽管大家(包括我的学生)都热情帮我适应,但每到夜深人静,心里的思绪总是不断暗涌,孤寂、彷徨、焦虑,不断来袭,以至于我夜里总比白天还要清醒。睡不着觉,实在没办法,我就继续读书,读累了再睡,睡不着再读,一夜不知要经过几次折腾。读《庄子》《坡传》,一本《坡传》是我最喜欢读的书,读了多少遍,我都记不清了。坡曾经说过,此心安处是吾乡,所以我就想到了:安心是药,读书是方。读,是因为需要读。

心 得

我的心得:读书是一种生活。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张可久《黄钟・人月圆・山中书事》)相信大家都喜欢这样的意境,其实这样的意境你也可以拥有,因为“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选择了读书,就选择了一种生活。

我自己在乡下的时候,其实是很悠闲的。当时毕业的一些小伙伴,经常打打球,喝喝酒、晚上打打牌,日子过得非常舒服。那个时候,我为自己订了一本《青年文摘》,杂志为我打开了一扇向外看的窗,每一期总有一两篇文章让我非常感动,从中总能找到向上的力量,所以直到感觉自己不再年轻的时候,我才没订那本杂志。而今每当晚上万籁俱静,月光辉映,一书在手,烦忧皆忘,思接千载,视接千里 ,茗茶一杯,书味飘香,虽身居斗室依然怀揣教育家的梦。

现在的我,每次到外地学习或培训,都要去逛书店淘书,没事总喜欢问别人读什么书,上网也总喜欢去淘淘书,总觉得不断读书才能更好地教书。林肯说过,四十岁以后,要为自己的长相负责,我总说买书就是为四十岁以后的自己买化妆品,买书、读书、藏书,如有机会还会写书。于是自己的世界因为书而变得纯粹与简单。

心 愿

很希望读书能成为我的一种习惯。

读书是幸福的事,可以舒缓与放松我们粗糙而又紧张的心灵,能让我们在风驰电掣的节奏中变得从容与坚定,更能让我们在喧嚣不堪的尘世中变得清醒与宁静,为我们前行的方向指引光明,但成为习惯注定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每当想买书时,不得不盘算那点工资去掉衣食住行后还剩几多银两;

有时工作真得很辛苦、很累,每每晚上拿起书时,总想合上眼睛;

有时自己真得很懒,每每想读,总说明天还行;

偶有点空闲,有时真的无法抵御键盘和鼠标的邀请,抽空就想在网上冲浪个不停,还时不时想看看手机微信上谁又分享了什么东西……

于是感叹不是没时间读书,而是自己习惯没养成。阅读是一段孤寂的旅程,需要信念,但“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难成”,阅读更需要有志同道合之人陪伴。一个人可能走得很快,但一群人走,可能走得更远,希望大家共同阅读,相互促进,互相激励,让阅读成为我们每个人的习惯,让我们在阅读的路上走得更远。

古人说:“百年人家无非行善,一等好事还是读书。”那就让我们用最初的心,做最好的事,一起读吧!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