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现代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与整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现代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与整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教育教学不断深化改革,现代教育手段的也是迅猛发展,从录音机到VCD,从幻灯机到投影台,从计算机到现在的多媒体、网络等,先进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各个学科。实践证明,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运用整合,极大的优化了了课堂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可切实提高教学实效,促进学生素质多方位整体发展,这一点在音乐教学中尤为突出。现代信息技术作为音乐知识的有效课堂传播载体,一举打破传统的“讲、听、说、练”的教学模式,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体验为核心。贯穿于音乐教学的过程中的这一基本理念为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和需不断搜索的问题: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应有机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然而传统的教学手段仅能满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潜移默化中的情感体验可能对生活在五彩斑斓的现代社会的青少年来说是难之又难,在实际生活中,电视、电影、现场演出、KTV等多种现代方式,对他们的视听觉已产生极大冲击,传统的课堂只会使他们觉得索然无味。如何更好地通过音乐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构建现代化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有效整合的课堂是一重要途径。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利用多媒体手段,不仅弥补了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化、生动化,将虚幻的形象直观化、具体化,以直观形象与视听结合的形式对音乐进行全新诠释,又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变成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共享过程,从而打开学生学习音乐的通道,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早在1997年,笔者所在单位就大力倡导实施现代化技术教育,正确引导教师大量使用现代手段进行备课与教学,一直处于全市领先水平的现代化教学理念和硬件设施,使自己受益匪浅,运用至今十几年期间,虽然教学对象、教学环境和教学要求等各方面发生了诸多变化,但这已成为学生们最为认可,最易接受的课堂教学方式和自己必不可少的教育教学有效途径。现就本人在现代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与整合实践,粗浅阐述个人观点。

首先,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可以增大课堂信息容量,丰满教学内容。

传统的音乐教学无法提供较为直观的音乐形象,尤其是面对复杂、枯燥的音乐理论,单靠教师的口授,学生是无法理解和接受的,往往需要通过大量的板书和反复的强调与练习,才能搞懂一两个问题,如果板书曲谱,花费的时间更多,经常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音乐综合课一般是一个星期两节,传统的教学方法也使音乐知识的更多传授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可以课前将大量信息直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有机地结合,使抽象、零乱、复杂的音乐理论变的形象化、条理化和简单化。例如《五线谱概论》一课,虽然是很简单的基础内容,但各音音名与唱名,以及各音位置极易混淆,而且只有一架授课钢琴,学生也无法直观看到钢琴上的各音与五线谱上各音如何一一对应,以往为了使学生有直观印象,需要在黑板画出五线谱上各组音阶和钢琴键盘,教师不仅费时费力,学生也听得是如嚼白蜡。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将此方面的内容完整结合在一起,笔者通过大屏幕直接向学生出示课件,当谱表上音符闪动,对应的琴键便自动按下发出相应的音高,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放大强调或缩小直观全盘,原来难以把握的、虚幻的音乐理论非常清晰的映入学生的脑海,并在此过程中切实感受到知识的真实、形象、有趣和实用。在习题练习的环节中,速度明显加快一倍,原本两节课的内容,现在可以融入更多的内容,或是巩固,或是延伸,使之更加丰满、充实。

其次,现代信息技术有效运用可以增强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与求知欲。

人的思维是最易受到外界影响的,当学生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时,自然不愿接受更多的相关信息,课堂上也会处于一种压抑状态或分散状态。相反,积极适宜的学习氛围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思维活动一直处于最佳状态,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从而被激发,更好地投入到有效的学习过程之中。

音乐是情感表达的艺术,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感受音乐,更好地把握音乐形象,需要创设一种与音乐情境相和谐的环境、气氛。多彩详实的画面、生动真实的声音具有较强感染力和吸引力,可以对学生产生视听觉的刺激,有利于开阔学生音乐视野,发展学生形象思维。在《青少年管弦乐队》欣赏课中,为了让学生能更快地了解西洋管弦乐队中各类乐器的形状结构和音色特点,笔者通过电脑分别展示每一种乐器的外形图片和15秒的演奏片段,使学生对每种乐器的形状和音色都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为以后欣赏乐曲做好铺垫,帮助学生在欣赏乐曲的过程当中,能较快的分辨出不同乐器的音色,从而更进一步地去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和情绪。乐曲的欣赏笔者选用的是西洋管弦乐队现场的演奏,因为曲子本身的创作目的就是帮助青少年了解西洋管弦乐队,每一个乐器组进行演奏时,都会给特写突出本组乐器,学生不仅从中感受到音色与形态,而且还能直观的了解这些乐器是如何使用的,乐曲的最后是结束在宏伟的赋格曲中,很多学生都被这反复出现的音乐主题和激情演绎的氛围所感染了,要求再次展示演出视频,有的同学竟已能模唱出一两句主题旋律了,对于平时只知道周杰伦、蔡依林的他们,能够表现出如此的课堂热情和收到的教学效果,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立下了汗马功劳。应该说,该手段有助于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多维信息空间,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学生思维,拓展学生的创作空间,为学生铺设了直接体验艺术美的通道。

第三,现代信息技术有效运用便于与其他艺术门类有机融合,更好地优化教学效果,激发教师的创作激情和成功教学的信心。

艺术是相通的,也是密不可分的,音乐综合课的要求越来越体现出与其它的艺术类别的共融性,戏曲、曲艺、美术、舞蹈等等都需广泛涉及,如何能把音乐与它们自然结合,确实给教育工作者又提出了新的课题。通过实践,现代信息技术能较好地把几者融合,并取得预期效果。

在构思欣赏课《梁祝》时,笔者开始的设想是结合西洋管弦乐器的知识内容,巩固加深学生对弦乐器的认识和理解,并用多媒体按故事发展顺序分段展示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感受由小提琴演绎的凄美爱情故事。由于学生对该故事并不陌生,而且乐曲本身优美、抒情、形象鲜明,能较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预期效果。但在实际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我感到这样的单纯欣赏乐曲,无法使学生全面的了解乐曲创作背景和素材来源,内容形式较为单一,学生可能只对乐曲主题或其中的某个乐段感兴趣。既然无法使学生对乐曲全面掌握,倒不如针对故事的某一个场景进行深层次、全方面的欣赏和分析。于是原本一节音乐欣赏课变成了一节艺术赏析课,最后的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学生在《梁祝》的主题音乐中走进教室,学生回忆讲述这段美丽的爱情故事,展示当代画家刘旦宅的连环画《十八相送》,播放越剧《十八相送》唱段视频,教师讲述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创作背景的来源素材,播放现场演奏视频,体现该故事多种艺术表现方式,展示黄梅戏该唱段的演出视频。正如自己所想,这节课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下课铃响后学生们还回味在其中,不愿走出音乐教室。

这一次的成功尝试也给了自己极大的激励,毋庸置疑,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为教师实现教学理想提供了自由的天空,激发了教师高度的创作热情,也使四十五分钟的课堂中,教学信息渠道的大量增加也促使教师再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获取内容进行艺术加工,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去进行教学设计,设想相应的教学效果等,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四、现代信息技术有效运用中的制约因素。

现代社会虽然发展迅猛,但也存在着地区间的不平衡,无论是软件水平还是硬件水准,都有一定差异。一部分教师接受过专业、系统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具有较高的水准,而很多教师都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摸索来进行,教学准备,使用过程和实际效果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另外很多教学信息的来源大多来源于网络,音质和画面通常达不到音乐专业品质,音乐本身是视听的享受,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到了教学效果。如果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能够提供大量的、专业的、优质的信息,确实是教师的福音。第三,现在的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完全依赖于全媒体教学,更有甚者,一节课堂只有开始和结束时的两句话,多媒体只是一种工具,信息技术也是一种知识传授的途径,应充分利用它为音乐教学服务,而不是让音乐课堂完全服从于多媒体,主次地位一定要分清并灵活运用。

综上所述,在现代教育日益发展的形势下,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内容,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已被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在音乐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广阔的前景,同时也给广大音乐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一位音乐教师应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切实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掌握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推动音乐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培养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善于发现美、享受美并创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