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财政资金使用监督管理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财政资金使用监督管理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中国加入WTO后,我国政府的投资重点也发生了转移,政府把主要财力集中在为社会提供公共基础设施和大型项目的投资上,一个地方政府的财政性资金少则几亿,多则上百上千亿。因此,为了保证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就必须对财政资金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本文就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财政资金 使用 监督管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财政收支规模迅速增长,同时全社会对财政资金的作用效益关注程度日益增加。在这种发展形势下,加强我国财政资金使用监督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效用性迫在眉睫。

一、财政资金监督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财政性资金涉及的范围很广,主要包括财政预算内、预算外的所有经费性资金和项目性资金,但下文主要探讨的是项目性资金的监督和管理。国家为了人们有更好的福利,将财政资金投入到公共设施和大的项目当中,促进财政资金的普遍使用。财政支出的目的就是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资金使用主体的不负责任或对国有资产的觊觎,都有可能对资金安全和使用效率构成威胁。倘若没有有效的监督管理措施,从而造成国家利益的损失,事后的补救总是微不足道的。因此,财政资金的监督和管理有其必要性。尤其在新时代的要求下,更要做到对财政资金有效地监督和管理,在保证国家利益的同时也让百姓得到实惠。

(一)保持经济平稳发展的要求

在2008年全球爆发了经济危机,我国不例外也受到牵连,经济发展受到重创。促进经济发展是财政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对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政府加大了公共设施、低收入人群补贴等改善民生的投入,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监督管理,那么这些财政资金将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反腐倡廉的要求

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工作事实上是对党风建设、政风建设和行风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对各种建设的考验。新时代、新形势下,要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必须对财政资金的使用进行有效地监督和管理,在源头上杜绝,防止以往的建设与效益、投入与产出等严重失衡现象的发生。

(三)发展民生的要求

今年在北京召开的“两会”上,发展民生再次热点话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总理的报告中也体现出国家对发展民生的重视。据有关统计,仅2010年,中央财政安排“三农”的资金支出合计达到8183亿元,比上年增长12.8%。面对如此巨大的财政资金投入,就需要强有力的管理监督工作作为支撑,保证财政投入能得到有效的落实,真正做到让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

二、财政资金监督管理现状

目前来说我国的各级财政部门也在不断地改革创新,在加强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工作上下了很大工夫,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效果不是很明显。在财政资金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理财制度不健全,对资金的使用情况缺乏有效管理

由于对财政资金理财制度不健全,对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就很难掌握和控制,致使各种挤占挪用、虚列支出、虚报套取等违法违纪现象仍然存在。在财政资金的分配使用上,不仅原则、标准不明确,而且在具体操作中各项制度和机制也不完备。同时受重投入、轻管理的思想的影响,财政部门往往是根据领导签字的报告或文件及现金情况给予拨付,对之后资金的使用情况缺乏跟踪问责和有效监管,无法保证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管理效率有待提高。

(二)相关制度不够配套

我国的每项制度都在不断完善,但是制度之间却不配套。从总体来说,部门预算缺乏统一性和完整性,从而影响了部门预算的约束力。例如,有些部门需要二次分配财政资金,但是这部分没有纳入部门预算编制范围,并对其实行有效管理。我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中,支付的部分环节设计比较复杂,目的是为了严格管理支出,但如此一来预算单位办理拨款往来耗费大量的时间,影响了及时用款。政府采购机制不够完善,削弱了集中支付核算的监督优势。

(三)监督管理的力度不够

我国重支出、轻管理监督的现象大量存在,在资金使用的各个方面都有体现。在财政性资金分配时缺乏社会监督,缺乏项目资金绩效评价反馈体系;财政支出监督滞后,支出监督的方式方法落后。采用的监督管理手段中以突击性和专项性检查为主,日常监督为辅;重视事后检查,忽略事前和事中监督管理;对单一事项和环节检查居多,全方位跟踪监督较少。管理手段相对弱化,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力度不够,导致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低下。

三、加强财政资金监督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鉴于我国财政资金使用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刻不容缓。要不断深化改革,强化预算的约束力,实行政务公开,加强社会监督,推进绩效考评,完善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机制。具体的对策和建议如下:

(一)健全机制,强化监督管理力度

要深化部门的预算改革,制定科学、明确的财政资金分配体制,减少财政资金支出的随意性,减少人为因素造成财产的流失。加强财政资金内部制度的建设,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严格把关,规范操作流程,把风险意识贯穿和落实到财政资金运行管理的各个环节。定期开展财政资金监督大检查,有针对性地强化预防措施和完善管理制度,及时化解和消除资金安全隐患。同时要健全财政资金核算机制,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进行改革,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统筹和整合各种涉农补助发放,确保把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位。通过各项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强化对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力度,保证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强化绩效管理, 提高监督管理水平

强化绩效管理水平是提升财政资金监督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首先,要提高财政资金的绩效管理意识,为绩效考评体系的建立和推行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其次,建立绩效考评结果反馈制度,尤其针对重大项目支出的具体执行和使用情况,将评价结果公开、公示,便于社会监督。将绩效考评结果和预算紧密结合,加强部门绩效管理的激励和约束。再次,扩大绩效考评试点的范围,不断规范和完善绩效考评标准、程序和方法,逐步建立完善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并将监督检查与绩效考评制度相结合,充分发挥财政监督在绩效考评中相对独立和公正的优势,同时也强化了监督的力度。最后,加强财政部门自身管理绩效考评。应结合绩效考评试点工作和内控制度的不断完善, 探索建立对财政自身支出管理的绩效考评机制,结合长远发展规划,拟定下一年度单位的工作思路、目标和计划,对申报项目进行严格审核,考虑财力可能,按照轻重缓急,优先安排急需可行的项目。

(三)推进信息化,为监督管理机制提供技术平台和保障

现在是信息化时代,财政部门要适应信息化要求,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来装备部门,同时建立与财政收支相关的信息系统,通过数字化合网络化手段,快速提升财政资金运行质量和效率。同时要充分利用信息化优势,实现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信息共享,为监督管理提供技术保障。不断运用网络技术,积极推进财政系统的网络连接和支出管理系统统一,实现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实行动态监控,支持鼓励专员办与地方财政、税务、人民银行等业务监管机构和财政资金使用部门的信息系统连接, 实现专员办对中央财政资金的实时动态监控, 有效地保证监督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加强监督检查,加大处罚力度

由于对相关单位和负责人的处罚力度不够,将直接导致监管效率的降低。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和手段,加强监督检查,加大惩处力度,以保证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强化日常监督和事中控制。建立财政支出对账制度,通过定期与国库对账来掌握财政支出、结余等情况。通过对项目单位资金收支、结余等情况,加强对项目资金的事中监控,并不断加强对重点部门、行业和资金的监督管理。建立严格责任追究制度, 加大对违规单位和相关责任人员的处理处罚力度。不断完善和健全利益追究机制,严厉惩罚违规获取和使用财政资金的行为。建立支出监管分析报告和公告制度。每年要对财政资金的支出监管情况、查处的问题和整改情况等进行分析总结,提出意见和建议,向有关部门通报和社会公告,提高财政部门监督管理的地位。建立监督管理信息披露和通报制度。各监督主体之间要建立广泛的沟通制度,实行监督信息共享,降低监督成本,避免重复检查。将监督管理的相关信息和结果加以公开公布,强化执行处理处罚决定和落实整改意见的反馈制度,并加大跟踪问责的力度, 确保监督管理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曹祥珠,张强干,周志霞. 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监督管理的若干思考[J].财政监督,2008;8

[2]陆有汉.探讨财政性资金的监督与管理[J].科技资讯,2005;26

[3]翟玮平.提升基层财政资金监管水平的思考[J].山西财经,2010;7

[4]王晓莉.县级财政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企业,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