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学教育的人文意蕴:解读与匡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教育的人文意蕴:解读与匡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育与人文之间不是耦合关系,而是合二为一的关系。教育最本质的使命是人文使命,在现实意义上,即是说教育要造就一个“人”,“立人”是教育的本体使命。教育存在的价值基础和意义空间,即在于以其文化世界的独特性来化育人之为人的可能性。小学教育的人文意蕴,是教育的人文属性作用于稚嫩生命个体上的最明显的表征,是引领其精神世界走向丰富、人性人格走向完善的集中体现。因此,小学教育须臾不可背离其人文性意蕴。然而,当下教育的功利主义导致人文意蕴严重流逝。因此,重释与捍卫小学教育的人文意蕴,不仅是紧迫的也是必要的。

一、 教育的人文意蕴与小学教育的人文意蕴:重新解读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中:“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即以“人之天”(人化世界)来化育“天之天”(荒蛮世界),最终实现人性向善、天下秩序。可见,“人文”的根本旨趣在于“化育”。因此,人文与教育之间自古至今都存在紧密的内在勾连,人文意蕴是教育的本体属性。

首先,教育的人文意蕴体现在教育目的上,要求教育坚定以“立人”为本的本体使命(在笔者看来,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存在,即human being,而以立人为本则强调人的生存,即being human)。教育最本质的价值就在于“立人”,在于由“自在之人”向“自为之人”的引领和深度关怀,在于“使人作为‘人’而成为真正的‘人’”的全程呵护与陪伴。不过,教育所立之人,不能偏执于抽象的人、逻辑的人、知识的人,而应是鲜活的人、完整的人、博雅的人。教育的人文使命不仅要塑造“工具性”的“外在安身”意义上的人,更要关照“终极性”的“内在立命”意义上的人,要追求人性的丰富与完满、人格的完整与卓越、精神旨趣的高尚与纯粹。也就是说,教育不仅要重视人的外在结构形塑,更要重视人的内在心理结构完善。同时,教育的人文性要求教育必须关涉人的本真幸福。诺丁斯指出:“幸福与教育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幸福应当成为教育的目的,而好的教育增进个人与公共幸福”[1]。总之,教育的人文意蕴要求教育将“立人”作为其本体使命,将造就具有完善人性、完满人格、崇高精神境界的会生存、会交往、会做事的人作为其核心诉求。

其次,教育的人文意蕴体现在教育过程上,要求教育在生活世界中实现教育“立人”的使命。生活世界并非普通意义上的日常生活世界,它是相对于抽象的理性世界、科学世界而言的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素朴的真实世界,即胡塞尔所言的未被提纯的、原初的、前科学的世界,是“在我们的具体的世界生活中不断作为实际的东西给予我们的世界”[2]。教育面对的是鲜活的个体生命,不是抽象逻辑的客观物,教育只有在生活世界中才能获得不竭的动力。“我们是置身于人的世界之中来探求其奥秘的,我们不可能把自己从人的世界中剥离开来,使自身成为一个纯客观冷静的他者,涌动的生活世界乃是人文研究者的内驱力。”[3]因此,在生活世界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以及受教育者之间只有通过交往、对话、沟通、关怀,才能建立情感丰富、伦理明晰、德性沉厚的适宜人性发展、人格成长的教育环境,才能促进孩子在爱中学会爱、在理解中学会理解、在包容中学会包容,从而获得人性的充分发展,实现教育“立人”的终极目的与核心旨趣。

概言之,教育的人文意蕴,既是一种思想又是一种行动,既是一个结构又是一个过程。那么,小学教育的人文意蕴又有怎样的独特涵义呢?

小学教育的人文意蕴,既具有教育人文意蕴的共性,也具有其自身的特殊属性。小学教育阶段是“立人”之启蒙阶段,是生命个体的人文性亟待引导又易于引导的重要阶段;同时,小学生活又是思想无邪、情感畅盈、精神朴素、德性初萌的纯真时期。因此,其人文意蕴有特殊的内涵。

首先,小学教育的人文意蕴体现在教育目的上,在“立人”之本体使命统摄下,更要注重对儿童人性的解放与养育,注重对儿童人格的陶冶与引导。人性初始展开阶段获得自由和解放,并得到积极有效的呵护与养育,就为人性后续健康发展与完善提供了可能性与基础,并为其人格的提升与完满创设了价值依据和意义空间。小学教育面对的是鲜活而稚嫩的生命个体,彰显“人文性”的小学教育关爱人、化育人、陶冶人、完善人,让孩子自幼就能感受到来自“人文”的情感关怀,并在其中形成“人文”的品性。而“功利性”的小学教育则将孩子过度抽象化、控制化、知识化、工具化,这完全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戕害。

其次,小学教育的人文意蕴体现在教育过程上,就要研究和尊重儿童生活世界的特殊性,以情感的呵护为中心,以爱为原则,以对话与交往为途径,来实现教育“立人”的本真目的。儿童的生活世界是纯粹且真实的,生活中的儿童情感丰富而脆弱,需要教师的精心呵护与指导,因为“在生命早期,如果有恰当的情感应答关系,儿童的正当情感需求得以顺畅表达,这种顺畅的情感经验带来的安全感、自我悦纳感和惬意感,对于人形成诚实、善良、宽容、敦厚的品质是至关重要的心理基础”[4]。因此,小学教育应当在情感舒畅、心灵温暖的教育氛围中,通过对话实现心与心的交流、灵与灵的碰撞,从而实现儿童人性与人格的健康发展,担当起启蒙教育的神圣使命。

总之,小学教育的人文意蕴与小学生个体的心理特性、小学生群体的生活世界以及小学生特殊的成长规律相一致,“人文性”是小学教育全过程必须具备的基本属性。然而,现实的小学教育其境遇却不尽如人意。

二、 小学教育中的“去人文化”:现实批判

检视小学教育的现实场域,我们可以发现其“去人文化”的深刻危机。

首先是教育目的的功利化、知性化、工具化价值取向。面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小学升入优质初中的压力增大,中学千方百计地从小学中选拔优质生源,很多中学以考试分数、竞赛证书为参照标准来衡量与遴选学生,致使小学教育过程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考试、竞赛和评比等。小学内部的竞争以及小学与小学的校际竞争等业已充斥着整个教育现场。在这种背景下,小学教育违背其核心使命,将知性化教育教学发展到淋漓尽致的境地:语文课的阅读、欣赏、涵濡性情等,被知识讲解、机械记忆、作文竞赛、考试呈现等所代替,语文的优美性与完整性被肢解得支离破碎;数学课的动态性、生活性、直观性,被抽象逻辑构建、重复训练、考试评比等所代替,使孩子们过早地厌恶数学。这种知性化教育模式,还体现在对儿童情感与精神进行呵护提领的知识的匮乏,“应试性知识”凌驾于人文性知识之上,基本上宰制了整个教育现场。儿童丧失了自己的独立个性,沦为了各种应试的工具。其实,即使抽象至“数”也内含着人文意蕴。最起码“数”是人进行逻辑思维的产物,是人与其周围事物相融合一的产物。巴克莱说:“数完全是心的产物。”[5]总之,小学教育的功利化、知性化、工具化价值取向,不仅造成小学教育人文性的严重沦丧,还造成儿童人性与人格的片面与偏执,背离了教育“立人”的本体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