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职院校‘S―ESE’人才培养模式”在预防医学课程中的探索实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职院校‘S―ESE’人才培养模式”在预防医学课程中的探索实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贵州省安顺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医药系 贵州 安顺561000)摘要: 在预防医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了我院“高职院校‘S-ese人才培养模式”中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的“三共同、三循环”,把产学结合、校企合作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学生从了解到熟悉、理解,再进一步掌握预防医学课程的内容,巩固了学生的专业思想,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出了社会真正需要的技术技能型实用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S-ESE”人才培养模式; 预防医学课程; 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R197.32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362-011 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方法和途径,贵州省安顺职业技术学院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内涵建设,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特点,创立了具有特色的“高职院校‘S-ESE’人才培养模式”,该研究课题成功申报安顺市科委2009年度重点科研课题获得立项并已经于2013年结题。从2009年9月以来,为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以8个高职专业作为试点,努力探索和实践“高职院校‘S-ESE’人才培养模式”,2013年以来,为了加强内涵建设,全院所有专业全面推广实施了“S-ESE”人才培养模式。

“S-ESE”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S),学校(S)和社会、企业(E)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来说,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到学校与企业“三共同、三循环”。“三共同”是指学校与行业、企业参照行业职业标准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的标准和要求,共同建立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企业专家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实现校企双方在合作中互惠、互利、共赢,培养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三循环”是指第一层循环(了解层):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周等时间,到行业企业参观了解所学专业,初步形成专业思想,学生制定自己的三年学习计划;第二层循环(理解层):将相关教学课程的实训前移到行业企业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并在各寒暑假要求学生到行业企业开展专业见习和社会实践,并逐步修正自己的学习计划;第三层循环(掌握层):将综合实操课程(毕业实习)安排在行业企业进行综合实操技能学习训练,从而做到“S-ESE”――教学的主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实施教学-实践-再教学-再实践的工学循环,整个学习过程在学校与行业企业之间交替进行,使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呈螺旋式上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得到不断提高。

2 预防医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实践

预防医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学院的要求,进行了“高职院校‘S-ESE’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2.1 在三层循环中的第一层循环(了解层)中,我们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周、周末、课外活动时间等由专业组组织学生到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校外实训基地参观了解所学专业,观摩工作情境,采用观摩讲解、集体讨论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使学生初步形成和树立专业思想,并了解预防医学课程的学习内容,针对预防医学课程让学生制定并撰写出自己的学习计划。参与第一层循环的教师主要由学校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校外兼职教师共同担任。

2.2 在学习预防医学课程的第二层循环(理解层)中,理论课内容在校内完成,实训课内容除了在学校的实验室开展实训项目而外,还分组组织学生到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校外实训基地继续进行课岗对接,讲解和训练学生核心职业技能,采取“教、学、做”一体化方式教学,在临床一线进行实景教学,突出技术技能的培养、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及执业考证等打下坚实的基础,主要采取理论加实践的方式进行,理论课主要由校内教师进行,实践内容由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理解预防医学课程的内容,巩固专业思想,再次进行预防医学课程学习计划的修正和完善,参与第二层循环的教师主要由学校专业课教师、校外兼职教师、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共同担任。

2.3 在学习预防医学课程的第三层循环(掌握层)中:学生在教学(实习)医院、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以医院实习医生的身份在带教老师的直接指导下,通过完成实际的工作任务来加深对预防医学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实现对核心技能的熟练应用,牢固树立专业思想,按照与企业共同制定的教学计划安排用40周时间在实际工作岗位上进行综合实操强化训练(顶岗实践),深度整合学生职业技能,利用行业企业的优良实训设施设备,与职业岗位(群)零距离接触,培养学生实际工作的能力和积累工作经验,完成学生向医务工作者的角色转变,一毕业即可上岗,为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终达到学生满意就业,企业满意用人的目标。参与第三层循环的教师主要由校外兼职教师、专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和校外辅导员担任。

“S-ESE”人才培养模式把产学结合、校企合作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学校与企业双方有机结合,建立互联互动的合作机制,共同培养人才,校企共谋发展。该模式的核心思想就是企业(行业)与学校共同育人,通过企业(行业)与学校通力合作,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技能型实用人才。我院在将“产学融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S-ESE”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企业为依托的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机制。合作共建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可以同时有效地提供服务临床病人、行业企业人员的培训和学生相关专业课程第二层循环和第三层循环(实操课程综合训练和顶岗实习)的问题,将专业实操课程的教学和考核前移到行业一线,实现了“共建共用、共建五赢(学生赢、家长赢、企业赢、学校赢、社会赢)”。深层次的校企合作,达到了与行业企业在资金、场地、设备、技术、人力资源等方面的高度融合和实质性的合作,实现了行业企业与学校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建“五赢”。

学生通过在合作企业实训基地的各种岗位上综合实操,锻炼、提高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懂得了劳动创造价值,父母赚钱的艰辛,他们的服务服从意识、时间观念、合作意识、沟通能力都得到了增强,为今后就业、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许多学生在职业岗位上发现了自己知识的不足和欠缺,回到学校后更加努力学习了,那些厌学的学生也感觉到了知识的重要性,变得好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