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司马谈《论六家要旨》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西汉司马谈之《论六家要旨》是一篇重要的学术论文,是对先秦诸子思想和学术争论的总结性的批判文字,该文创造性地分诸子为六家并题名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并给予六家以全面而公正的评价,其论有若案断,虽百世不易也。同时,该文也是针对当时儒术独尊之政治思想路线而发的对抗性很强的一篇政论文字。

关键词:《论六家要旨》;道家;汉代政治思想;儒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5-0013-01

司马谈首提“六家之说”他在《论六家要旨》中不仅首次概括出春秋战国以来的重要学术流派――阴阳、儒、墨、名、法、道,还对六家分别论述,做了较为中肯的评价。

论六家要旨分为四段:第一段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第二段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畏”。第三段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曰“严而少恩”。第四段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

一、司马谈首列六家,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并提,而他认为道家居于六家之首

从严格意义上说, 对诸子百家试行分类的当首推司马谈。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之并提,是汉初的事。尤其是阴阳家,其源头可追溯到黄帝,但作为家派或思想家个人,《庄子・天下》、《荀子非・十二子》诸篇皆未提及。《韩非子・显学篇》曰:“今之显学,儒、墨也。”皆已提及。《韩非子・定法篇》论商鞅、申不害二子,而以定法为篇名,则战国末似已有法家之名,但未可断言。此外,道、法诸家,虽未明提,但在《庄子》、《荀子》之诸子归类上已现其端倪。所以,在战国多提某某子,举人而不分家数,至多只提及儒、墨,或将某几子并提,以示归类。真正系地划分学派、考镜源流,是司马谈以后的事。其《论六家要旨》云:

《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

司马谈的观点包含两层意思:其一,诸子学派的产生既然皆“治世”之需,则它自然是时代的产物。其二,既然天下学术“一致而百虑, 同归而殊涂”。这与《庄子・天下篇》所云之天下学术由统一走向分裂的观点似乎是对立的。在此,司马谈明确地将诸子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他还分析了各家的特点,认为诸子学说各有其短长和存在价值,其结论是道家居于六家之首,原因在于道家能博采众长:“应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

二、从《论六家要旨》看汉代政治思想的转变

经历了秦代的焚书坑儒,道教开始流行,西汉开始盛行黄老,文帝和景帝之际尤其是运用黄老精义的时代。然而,到了汉武帝时代,一切都改变了。汉武帝要进行变革,于是他“卓然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变“无为”为“多为”,变“无欲”为“多欲”,开始将儒家思想作为汉王朝的指导思想。司马谈看到汉武帝慢慢失掉了文景时代对于黄老精神的运用,出于对道教的维护,写下了这篇《论六家要旨》。他在文中对其它五家褒贬各半,而对道家是全面肯定,他对道家思想甚为推崇,然而,历史的车轮无法阻挡,到了汉代董仲舒在汉武帝的支持下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观点,他们不但要从经济上、政治上,而且要从文化上、思想上统一,儒学战胜道学,统治了思想界,道家的影响逐渐消逝,所以“独尊儒术”就成为西汉中后期的国家指导思想。

三、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对儒家的评价

在《论六家要旨》中,司马谈对儒家进行了客观褒贬。他肯定儒家是因为儒家倡导的严格的宗法礼治,在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上功不可没。他批判儒家则在于:首先,儒家以六艺经传为法式,六艺典籍浩繁理论高深,很难掌握事物核心问题。儒者即使终身致力于儒学,也未必有所建树。其次,儒家将君臣看作天下表率,凡事都要国君首先身体力行,臣民在后,这样必然使君主身心疲劳。同时由于儒家规矩礼仪甚多,这种对行为的限制不仅施用于百姓,还要求封建最高统治者践行,限制了君王的权利。可以推断:儒家学说与政治结合必然有一定难度。事实证明:虽然致力于“入仕”的儒者为了宣传自己的思想频繁地奔走于诸侯国之间,但最终的结果却不容乐观:君主未必接受自己的游说。因此,我们应该历史地、与时代相结合地分析司马谈对儒家的评价。

司马谈作为汉初盛行的黄老思想的代表,推重道家,却并不以道家为正统,别家为异端,反而强调阴阳、儒、墨、法、名诸家“不可失”、“不可易”、“不可废”、“不可改”、“不可不察”,足见司马氏多少认识到不同学派的争鸣和相互渗透,是丰富、发展“道”之大全的必要途径。司马谈的学术观点给我们以启迪,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发展也证明了此点:思想理论的多元、自由与平等是学术繁荣和发展的前提和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梁启超.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书后[A].饮冰室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9.

[2]司马迁.太史公自序[A].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

[3]卢钟锋.中国传统学术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10.

[4]司马迁.太史公自序[A].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

[5]钱基博.太史公谈《论六家要旨》考论[A].钱基博学术论著选[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4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