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在阅读中质疑 在质疑中发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阅读中质疑 在质疑中发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语文教学应该重视以发散思维的开放性,引导学生到更广阔的天地去探索,去摘取新的认识之果,获取创造的能力。本文探讨了在阅读质疑,在质疑发散的思维培养问题。

【关键词】思维培养;阅读质疑;发散思维

语文课既涉及古今中外许多观念性的东西,也涉及人的思想感情的东西,好多问题不是从一个角度或几个相对角度就能定论的,有时甚至存在着相反的认识。抓住这类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往往能取得突破性的效果。小学语文课文《司马光》说的是“司马光砸缸”救小孩的故事。这一篇课文,新课改之前的旧教材中也有之,可见,编教材者所见略同,对该课文可能给于孩子们的思维开发、智慧启导、品德教育等方面的价值,是较看重的。

然而,近来,由故事的可信度引发的对教材收入该篇的非议颇多,而且颇能激起众多的共鸣。非议者的论据有二:一是根据历史(包括野史)考证,司马光小时并不聪明,甚至很笨,不可能有砸缸救小孩的事发生在他身上;二是缸的大小和落入的可能、石头的大小和小孩的力气等诸多的疑难,都可以否定故事的真实性。

我不能苟同这些非议。我认为,恰恰因为这些“考证”、这些“疑难”,课文才更有“教”的广阔天地,更有“教”的高度价值——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这里说的“发散性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一种不受教本、师范、固有认同、现实原理等等一切常规约束,寻求改变、标新立异,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这种思维形式的最本质的特征是,随时随地要求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角度)、从各种不同的方面(界域)思考问题,时刻准备重组更新眼前的信息和记忆库中的信息,寻求多面性和多样性。发散性思维是人类创造活动的主要成分之一,科学的发现、技术的发明、物质财富的创造、精神文明的创新、制度体制的改革……,人类的进步、发展,都离不开发散性思维。新一轮的教育改革,要求我们的教育为学生的明天着想,为他们一生的全面素质的可持续发展着想,为人类的进步、发展服务,从小学就开始培养人的探索、创新思想,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讲究点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那么,我为什么说,“恰恰因为这些‘考证’、这些‘疑难’”,课文的教学才更能“充分激发、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呢”?

我不只一轮地教过这篇课文,回顾而反思之,恰恰是我们教师用“紧箍咒”制约了学生的脑袋,扼杀了他们的发散性思维的正常的生长,阻碍了他们的发散性思维的正常的发展。

一、关于司马光是不是聪明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自己是按照传统观念认知的,而且又是按照我们自己的这种认知要求和教会学生认知的,习惯的、往常的教学,是教给学生“司马光聪明”;“考证”者则“考证”出“司马光有些笨”,而企求让学生别相信有“司马光砸缸”救小孩这件事。殊不知,习惯的、往常的教学,和“考证”者的“考证”教学,偏偏都以常规的“聪明观”看待“司马光砸缸”,殊途同归地了发散性思维。落水救人,常规的聪明办法是,把人从水里捞上来,如果想放干河水救人,那就笨得可以;维护财产安全,尤其是保护自家的财产,砸缸是破坏,很蠢,但从人命关天的价值比较看,从道德情操论,便又很划算,高尚,当然就聪明。砸缸救人,本身就跳出习惯规范,或者说违背常规,怎么能以约定俗成的“聪明”、“愚笨”来说清楚呢?砸缸救人,是小孩子发散性思维成功的典范,也体现了发散性思维的真谛!是不能用聪明不聪明的说教或考证了得的。爱迪生的亲身用体温孵小鸡、神农氏和李时珍的遍尝百草……中外许多著名科学家、发明家、学问家的逸事传闻都存在着 “聪明”“不聪明”的考较问题,也都不是我们简单的说教或考证了得的。

基于这样的反思,我以为,以“考证”结果的“司马光不聪明”来“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是浮躁的(反过来,甚至这“考证”结论的正确性也值得怀疑的) 。我们的任务不在于弄清史实中的司马光是否愚笨,给学生一个“正确”的交代,也不在于促成学生认知故事中的司马光必定聪明,更不在于发现故事的虚构性而对学生阅读泼冷水;我们的任务在于解放教师自己的思想,从而解放对学生的思想的束缚,激发、诱导学生走出常规“聪明”的樊笼,展开真正意义上的发散性思维。设计引发学生探究“砸缸救人”的做法聪明与否的问题或问题情景,是必要的,拟定“为什么说是聪明的”、“为什么说是愚蠢的”之类的刨根举措也可以尝试,但进行清规分明、戒律森严的谁对谁错的评判,就大不必然。

二、学生对于故事情节发生的可能性的质疑

正如非议者熟举的例案一样,学生质疑的大致有:“小孩掉进去会淹死的缸得有多么大、多么高?!”“这么高大的缸,小孩够不到缸沿,怎么掉得进去?(在里面爬不出的,在外面也掉不进!)”“这么高大的缸,要砸破它,得要多么大的石头?!”“这么大的石头司马光拿得动吗?”还有“放着这么大的缸有什么用?”“石头到哪儿找?”……。这些质疑,大多出于学生对“教本”的固有见识不满足,希图自出新招,……,也就是说,是学生发散性思维启动的表现。有此经受质疑的机遇,老师幸甚。

然而,如果我们的老师,都像非议者一样,对学生的质疑太易满足,不作多面性、多样性、超常规的再“发散”思考,轻率地附和某些学生否定“砸缸救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结论的话,那么,就不仅仅是浮躁问题了,那简直是对学生刚刚启动起来的发散性思维的另类扼杀——兴致勃勃地探究、思考、研讨,花了这么多精力,结果竟然是书本胡编乱造糊弄大家,那以后还去“研究”个啥?!还“读”什么书?!这样,不仅将学生正自跃跃欲试的发散性思维打了回去,而且还使学生对教材的信任扫除得荡然无存,学习兴趣荡然无存!

当然,如果教材课文确实错误百出、确实没有学习价值,我们还是要毅然废止不教的。问题是,由于我们某些教师的思维上的缺失,使课文《司马光》蒙受了“冤屈”!——只要我们的教师学科知识广博一点、生活经验丰富一点、思考问题周密一点,学生上述质疑问题,是都可以转变为有效的发抒性思维的。

例如:关于缸太高,人太矮,在缸里爬不出,怎么掉得进缸里去问题的自我探究的诱导方法,有:①设问,人在四周壁陡的深水池边,能掉进水池里去吗?那么爬得上吗?②设问,人在悬崖下凭空爬不上去,人在悬崖上掉得下来吗?为什么人在楼下很难凭空沿墙壁爬到楼上,而如果围栏齐腰高或者不到齐腰高,楼上站在围栏边的人,却一不小心就会掉到楼下?③介绍见闻或自身经验——学校的操场,要经过上二楼的楼梯才可以到达,现实中有之,因为教学楼依山而建,操场平山而成;房子地基高,后檐台阶边放着大七石(“石”是量词)缸(完全可以淹死小孩)接屋檐水用,台阶低于缸沿不到半个小孩高,甚至与缸沿持平……,这样的情况,在乡村旧院落中,并不少见;……这些都是小孩落缸的充分条件情景。④实验,一口盛了水的杯子,杯子一侧临近用泥捏一演示性假山或平台、台阶,在假山或平台、台阶低于杯口处放一小布(泥)娃,使杯口与娃半“人”高处持平,吹气或施其它方式的微力,使娃落进杯子。

关于淹得死小孩、小孩爬不出、缸外小孩够不着捞的缸是否一定比小孩高许多问题的自我释疑,可以启发学生思考:①落水后和平时的判断力、行为效果是不是一样?②头朝下时手够着缸沿,手得多长?③人横卡在缸里、屈卡在缸里,还有那么“高”吗?④能从缸里捞人和够着缸沿相比,小孩的手还得长出多少、力气还得大多少?

至于砸大缸得多大的石头、司马光怎么拿得动大石头、石头到哪儿拿之类问题,同样可以用教师自己的生活实践、身历体会、社会见闻、模拟实验(甚至真实作为)激起学生的灵感,得到满意的答案。譬如,三岁的小男孩,提着五近装葡萄酒不停息从后门口走到前门口的事例,我就见过多个;缸破不光由缸的大小决定;石头砸缸的效果,不光由石头的大小决定(还要看、甚至更要看石头棱角的尖锐程度);五斤砖足可以匝破七石缸;……。

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就突破了常规语文学习的局限,扩展到物理、数学、心理等等其它学科的综合考虑上了,融进了生活经验,延伸到社会实践之中。这和大语文教育理念,和世界教育改革“教育回归儿童生活、回归学生经验”的潮流,和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正好不谋而合!

三、学生普遍具有的发散性思维萌动为教师的有效培养创造了机会

通过对《司马光》一文的价值争论和教法反思,可以明确:学生普遍具有发散性思维的萌动。我们教师应当抓住机遇,带动和激励质疑,触发学生发散性思维的产生;撩拨和鼓动学习兴趣、思考兴趣,促成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成长;诱导和玉成创新,推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提升;结合儿童生活、学生经验、社会实践,突破习惯的学科戒律,重视综合能力锻炼,实施大语文教育,争取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尽快成熟、巩固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勉.点燃发散思维的火花——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J].文教资料,2010,(27).

[2]王青松.语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的培养[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6).

[3]张志龙.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J].中学教学参考,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