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课改背景下电类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与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课改背景下电类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与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是学校创办最早、实力最强的老牌骨干专业。近年来,随着电子电器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专业课改革、选择性课改等课程改革的推进,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面临着突破创新和升格发展。本文介绍了浙江省云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浙江省“选择性”课改为契机,积极进行电类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与探索及取得的明显成效。

关键词:选择性课改 电类专业 理实一体化教学

一、电类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与探索

1.体现“选择性”,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在“选择性课改”的大背景下,电类专业根据学校推出了“三选三择”的课改实施方案,建立了“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拓展选修课程”的课程体系。电类专业以职业生涯发展为先导,以核心技能培养为宗旨,以职业需求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研究并确定本专业“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检测、安装与电路分析、计算及电子产品装配、调试”等核心技能要求,确定5门核心课程,制定专业核心课程标准,推出专业限定选修课和自由选修课,切实遵循“分类培养、多元选择”理念。开展“工学交替”的实践,除校内“理实一体化”课程与实习实训车间的交替外,还通过一年级企业专业体验、二年级企业学徒见习和第三学年的企业顶岗实习,实行学校学习与企业实践的多次工学交替,实现人才培养过程中能力和素质的双提升。

2.对接地方产业,开发“理实一体”拓展课程

为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电类专业结合当地小水电、轴承业、木制玩具业等地方特色产业,对选修课程体系整体规划,开发融合地方产业的专业拓展课程。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参与指导下,按照“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的教学要求,通过头脑风暴、分析开发、研讨确认、决策计划,进行了“实际工作典型工作任务学习领域学习情景”的课程开发实践,开发《趣味电子制作》《电动车仪表》《小水电运行》《机床电气改造》等专业拓展课程,极大丰富学生的课程选择空间。《趣味电子制作》课程,选编和设计了部分玩具声控、电控电路制作案例,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电子制作能力的同时,为今后从事木制玩具企业研发声控、电控玩具电路打下基础。《机床电气改造》的开发,在企业技术骨干参与下,编写了轴承制造和木制玩具制作专用机床的电气改造的教学案例,地方特色明显。

3.营造快乐课堂,探索“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立足教改,快乐施教、提升能力,是全体教师的追求。积极探索基于快乐课堂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以学生为起点设计课堂,通过内容的项目化处理,教学的理实一体化设计,任务的有效驱动,以及小组合作学习、导生制、微视频等多样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让“做中学,学中做”真正落地课堂,营造“快乐课堂”。

(1)项目化处理内容,理实一体化设计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来重置教学的起点与目标,将教材内容按项目教学的需要进行重构,创设知识与技能的应用情境,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吸收、消化和思考知识,实现专业思维的培养。对项目教学内容进行任务分解,设计多个“得分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发光二极管(LED)”的教学设计,是以学生感兴趣的“LED节能灯制作”为项目,基于普通二极管知识背景,将新知识的学习融入到LED的选择、检测、简单电路设计和节能灯制作等4个任务中,让学生在一个个挑战中不断收获成就感。

(2)多样化教学手段运用,全方位调动兴趣点。①引入小导师制度,深化学生合作学习。快乐课堂是人人参与的课堂,针对中职生高度“分化”的特点和教师精力有限、教学需要助手的现实,在推进课改的过程中,本专业创新引入“小导师”制度。在倡导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选拔3~4位学习比较拔尖的学生担任“小导师”,在课前先学习掌握技术后再指点其他学生操作,让学生教学生,让学生帮助学生。

②任务单的精心设计和运用。学生的“做”是需要引导的,为了使教学过程更为有序与合理,精心编制任务单,对教学的实施设计一条行动路线,实现任务的细化、导向和结果的导出,为学生完成任务保驾护航。

③信息化手段的恰当运用。通过微视频、同步直播等信息化手段的恰当运用,改变了课堂呈现形式,极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丰富教学资源,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为有效推进基于快乐课堂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教学资源的积累尤为重要。电类专业数字化资源建设依托学校教学资源库共享平台和张华燕名师网络工作室,遵循“做中学、学中做”理实一体化设计总要求,加强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

以自主开发为主。采取集体研讨与个人编制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对教研组成员进行责任分工。根据教师所长,合理分配任务,负责牵头其中一项具体工作。定期召开资源开发主题研讨活动,负责人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整合编制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课件、课例录像、习题库、微视频等实用性资源。

以整合资源为辅。利用张华燕网络工作室平台,整合资源,实现共享。挖掘第三方商业应用平台资源。如:搜集淘宝网、五一电子网的实用资源,实现共享。采集各级各类信息化教学评比的优质资源。如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电类专业课程“创新杯”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比赛、省级“创新杯”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比赛等资源。

专业开发作补充。借助公司、企业的力量,进行商业开发,提供技术保障,完成老师所不能的任务。

4.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改革评价模式

积极探索评价模式的改革,结合学校出台的《云和职技校学分制管理办法》,按照课程学分、德育学分、企业实习学分三大块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岗位技能、职业素养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评价。课程总学分由“过程学分”和“绩点学分”构成,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成每一个具体学习任务获得的学分,以及学习态度、课堂表现、进步情况等获得的激励学分一起计入过程学分。期中、期末考试成绩转化为绩点学分,实现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的有效结合,全面考核了学生,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课堂教学采用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个体考核与团队评价相结合等评价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性,有效培养了学生团队精神。